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来源 :阅读(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uhan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好,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本期“国学讲堂”特别甄选了儒学经典《孟子》中的一段论述。这段话高度概括了孟子这位儒家“亚圣”关于治国理政的核心思想。正是这样的思想帮助中国共产党攘外安内、所向披靡,最终建立了新中国。先来读一读原文吧。
  品读典故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1.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2.七里之郭:方圆七里的外城。郭:外城。
  3.池:护城河。
  4.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5.委而去之: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6.得道:实施正确的治国之道。孟子认为,“道”即“仁政”。
  7.畔:通假字,同“叛”,背叛。
  这段精彩的论述出自《孟子·公孙丑下》,阐明了孟子的核心观点:统治者能否施行“仁政”,从而取得民心,直接决定了他们能否在群雄逐鹿的乱世中生存下来。孟子的论述从影响战争的三个关键因素“天时(自然时序,包括季节、天气等)”“地利(地理环境)”“人和(人心向背)”之间的关系开始,他认为:就对战争结果的影响来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又不如人和。为了证明这一观点,他举了两个假设的例子:假使有一座城,内城方圆三里,外城方圆七里,被敌人包围攻打,却打不下来。能包围攻城的一方,必定是占了有利的天时,守城一方则占据地利。如此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换一种情况,守城方也可能弃城而逃。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也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草也不是不多。即便如此守城方还是逃走,说明地利不如人和。
  接下来,孟子开始进一步深入阐述。他说:“使人民安居而不逃跑,不能依靠严格控制边疆;使国家安定而不遭入侵,不能依靠险峻的山川河流;使天下都臣服于自己的威名,不能依靠精良的武器装备。施行正确治国之道的人会得到许多帮助,反之则很少有人帮他。后者得到的帮助少到极致,就连亲戚也会背叛他;前者得到的帮助多到极致,全天下都会顺从他。凭借全天下的顺从去对抗被自己亲戚背叛的人,自然是战无不胜。所以得道的君王要么不打仗,一打仗就必然能获胜。”
  拓展延伸
  作为战国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施行“仁政”,提倡“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是儒家学派仅次于孔子的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在后人看来,他所提出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不仅是对执政者的规劝和告诫,更是对千百年来无数历史人物成败得失的精辟归纳和总结。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得道者多助”,依靠人民的力量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历史。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反面的例子,一个由“得道者”转变为“失道者”,从成功走向失败的故事——
  齐桓公的得与失
  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他是春秋五霸之首,也是带领齐国走向强盛的君主,在位早期励精图治,得到了管仲、鲍叔牙等能臣的大力辅佐,成为令天下诸侯敬服的霸主。然而到了晚年,他开始听信谗言,亲近小人,逐渐变得昏庸无道,最终落得一个凄惨的下场。
  齐襄公时期,齐国的政治十分混乱,齐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在鲍叔牙的保护下逃往莒(jù)国,小白的另一个兄长公子纠则在管仲等人的护送下逃往鲁国。后来国内有人发动政变杀死了齐襄公,自立为君。没过多久,篡位者也被杀死,齐国的几股势力商议了一番后,决定还是立齐襄公的兄弟為新国君。于是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为了国君之位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最终还是小白更胜一筹,先一步回到国内,继位为齐桓公。
  在位早期的齐桓公宽仁贤明,励精图治,举贤任能。在鲍叔牙的劝说下,齐桓公不计前嫌,赦免了曾效忠于公子纠,还差点一箭射死自己的管仲,并拜他为相,让他主导齐国的改革。他们君臣同心,对内整顿朝纲,严明法纪,使齐国原本混乱的政治风气为之一清;对外尊王攘夷,存亡续绝,使诸侯们各安其位,维护了周天子的安全和尊严。在此基础上,齐桓公还开创了以诸侯身份主持天下会盟的先例,协调各国纷争,帮诸侯们平定内乱,甚至帮助王太子郑扫除障碍即位为周襄王,威望一时无两。葵丘会盟上,周襄王派大臣将天子车马赐予齐桓公,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正式得以确立。此时的齐桓公,正如孟子所说的那样,天下无不顺从。
  但到了晚年,随着管仲等一干能臣相继去世,齐桓公逐渐变得昏聩(kuì)无能。他开始宠信易牙、竖刁等一帮奸佞小人。这些人为了取悦齐桓公,背叛亲友,杀害幼子,所作所为令人不齿。管仲生前曾劝谏齐桓公远离这些人,但管仲去世后齐桓公将他的话抛之脑后,重用了这些能讨他欢心的小人。齐国的朝政被一帮奸臣把持,对外也逐渐失去了能令诸侯信服的威望。齐桓公病重之时,他的五个儿子为了争夺国君之位,各率党羽大打出手,国内一片混乱。而身为国君的齐桓公被他宠信的奸臣隔绝了消息,只能孤独地躺在床上等待死亡,甚至连饮食都无法保障。齐桓公去世后,没有人来为他收尸入殓,导致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之久,惨不忍睹。一代霸主最终落得这样的下场,实在是可悲可叹。
  纵观齐桓公的一生,从艰难继位到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再到称霸诸侯,充分体现了他“得道者多助”的一面;而到了晚年,沉迷享乐、听信谗言、宠信奸臣的齐桓公失去了“道”,自然也就失去了民心,失去了天命,以致于最后竟落得那样凄惨的下场。后世的史学家们在肯定齐桓公维护周朝稳定、凝聚华夏民族认同的功绩的同时,也无不叹息、痛恨于他晚年的“失道寡助”。
其他文献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了更好地了解党史,了解家乡的红色历史,星期天下午,爸爸带我去参观家乡的乡贤馆。  乡贤馆位于赣榆区和安湖生态公园边,一进入乡贤馆,看到墙壁上密密麻麻的人名,我就震惊了,想不到我们赣榆竟有这么多的历史名人,竟有这么多的英雄人物。  在红色展区,我首先看到的是大理石上镌刻的数字“2062”,这个数字是那么醒目,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他们是家乡各个时期留存姓名的烈士人数,“
期刊
《心灵奇旅》是迪士尼皮克斯工作室在2020年圣诞档期推出的一部动画电影,影片所表达的主题依然是迪士尼的拿手好戏——一个温暖的,关于成长和救赎的故事。  乔伊是一个中学学生乐队的指导老师,工作十分出色,很快就拿到了正式的教师编制和待遇。乔伊的母亲,一位能干的裁缝,为此十分高兴,并借机劝儿子放弃他那“不切实际”的梦想——没错,做教师不是乔伊的追求。他渴望成为一名爵士乐团的钢琴手,登上舞台,把自己的音乐
期刊
“党是太阳,我是花儿,没有太阳哪有我的芳华……”清晨的阳光照进车窗,我快乐地哼起了歌。今天,我们一家四口要去乡下的爷爷家。路上的风景真美,我的心情更美,哼歌的劲儿更足了!  刚下车,弟弟就迫不及待地喊:“爷爷,奶奶,我们回来了。”奶奶早早地就迎了出来,可是没见爷爷的身影。我问:“奶奶,爷爷呢?”奶奶笑着告诉我:“你爷爷啊,一大早就去地里啦,今天,生产队打水井抗旱呢,他哪能闲得住啊,这不,天没亮就起
期刊
乌龟赴宴  玲 珑
期刊
在我的眼中,我们党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存在,有时像母亲,衣食住行无一不处处关心着人民;有时候像战士,发出“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响亮口号。有句话说得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我们的党从弱小走向强大,已经经历了整整100年的历史。此刻我的心里五味杂陈,一是心疼那腥風血雨的漫漫黑夜中,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自由,秉承着中国共产党的信念,拿着简陋的武器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
期刊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我爱中国共产党》。我拿到书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书中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令我读得津津有味,为我打开了一幅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长卷。  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关于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战的革命历史。比如说,《我和姥爷有个约定》这篇文章,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洗礼,有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理想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九一八”那个悲惨的时候》
期刊
上周五我放学回家,刚下校车,就听到从我家那边传来阵阵鞭炮声。我心里直纳闷,这是谁家在放鞭炮呀?  拐了两个弯,就到了我家院门口,一抬头,“哇!”院子里停了一辆新轿车,银灰色的车身锃亮炫目,难道爸爸又买新车了?我迫不及待地跑进家门,家里坐满了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两个爸爸的朋友,我一一打了招呼,就急忙问妈妈:“这车是咱们家的?”妈妈笑着说:“当然了,这是爸爸给妈妈买的!”我简直不敢相信,拉着妈
期刊
小朋友们,写话难吗?告诉你们,用好、用活课本,写话其实并不难。我总结了两个方法,一是仿写,二是善用插图。
期刊
两千多年前,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下)》中这样写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两千多年后,位于重庆市歌乐山麓的渣滓洞集中营的第二号牢房的墙壁上,革命党人叶挺将军践行着“威武不能屈”的民族精神,写下了一首慷慨激昂的现代诗《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
期刊
百年前,中国人民还处在外御强敌、内抑豺狼的混乱局势中,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为了开创新中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豐子恺先生用漫画的形式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崇敬之情,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以及中国人民迎来新生活的喜悦之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