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复发36例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LEY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肾气亏虚型)复发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36例经舍尼亭治疗后复发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给予补肾通淋汤水煎剂加舍尼亭,其中补肾通淋汤水煎剂150ml,2次/d口服,舍尼亭(酒石酸托特罗定)2mg,2次/d口服。另外18例为对照组,给予舍尼亭(酒石酸托特罗定)2mg,2次/d口服。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17人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13人明显好转,总有效率72.2%,治疗后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无变化。结论中西医结合(补肾通淋汤水煎剂加舍尼亭)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复发安全、有效。
  关键词:膀胱过度活动症补肾通淋汤舍尼亭肾气亏虚型
  [Abstract]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 Medicine combine in patient with relapse of symptoms of overactive bladder(Shenqi Kuixu type). Method:36 patients with relapse of OAB after tolterodine treatment were randomized to 2 groups. 18 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Bushen Tonglin soup 150ml bid and tolterodine 2mg bid.Other 18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olterodine 2mg bid. Result:After 4 weeks treatment period, there were 17 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s 94.4%, and there were 13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s 72.2%. The lab results did not changed after treatment.Conclusion: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 Medicine combine(Bushen Tonglin soup and tolterodine) to treat the patient with relapse of OAB is safe and efficiency.
  Keyword:overactive bladderBushen Tonglin soupTolterodine Shenqi Kuixu type
  中图分类号:R32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2-0059-03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常见的排尿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根据国际尿控协会将OAB定义为逼尿肌无意识收缩,前提是没有感染或其他明显的病理改变,表现为尿急,伴有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并且经常有尿频和夜尿症状。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经舍尼亭治疗后复发的部分患者对再次使用舍尼亭存在抵抗心理,重复使用舍尼亭疗效欠佳,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肾气亏虚型)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复发的安全、有效性。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共观察36例,均为2007年6月--2009年12月确诊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经舍尼亭治疗后复发的患者,年龄35-63岁。男性12例,女性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对照组18例,两组年龄、病程、病症等方面比较没有显著区别,具有可比性。
   1.2诊断入选标准(1)西医: 尿频:24h排尿>8次,夜间排尿>2次,每次尿量<200ml,常在膀胱排空后仍有排尿感;尿急:有突发的急迫排尿感而急于如厕;急迫性尿失禁:急迫排尿感未被抑制或未及时到达厕所而发生尿失禁,且常出现膀胱完全排空[1]。无明确病因,病程半年以上者。(2)中医:①主症: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尿痛;次症:腰膝盩软,尿线情况,排尿困难,少腹不适;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凡具备以上主症2项,次症中的任意1项,参照舌脉,辨证属肾气亏虚型。(3)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经舍尼亭治疗后复发者。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给予补肾通淋汤(生地、杜仲、巴戟天、菟丝子、山萸肉、旱莲草、党参、黄芪、山药、车前子、瞿麦、白芍、甘草)水煎剂150ml,2次/d 口服,另加服舍尼亭(酒石酸托特罗定片,南京美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02)2mg,2次/d口服,共4周。
   2.2对照组舍尼亭(酒石酸托特罗定片,南京美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02)2mg,2次/d口服。共4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治疗本病的药物。
  3疗效判定标准与结果
   3.1疗效标准临床痊愈:症状、体征减少≥95%;显效:症状、体征减少≥60%;有效:症状、体征减少≥30%;无效:症状、体征减少<30%。
   3.2治疗结果
   3.2.1安全性观察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大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ALT,AST,rGT)、肾功能(BUN、Cr)检查均无异常变化。
   3.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组别 总人数(人) 尿频(人) 尿急(人) 尿痛(人) 尿失禁(人) 夜尿(人)
  实验组 治疗前 18 18 18 8 5 9
   治疗后 18 0 0 1 0 1
  对照组 治疗前 18 18 18 7 5 9
   治疗后 18 3 2 3 1 3
   3.2.3两组治疗前、后24h排尿次数比较  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前、后排尿次数比较
  组别 总人数(人) 排尿次数(24h) 夜尿次数
   最多次数 平均次数 最多次数 平均次数
  实验组 治疗前 18 16 12 6 4
   治疗后 18 8 6 1 0.5
  对照组 治疗前 18 15 11 7 4
   治疗后 18 10 7 2 1
   3.2.4两组治疗前、后尿量变化 两组治疗前的每次最小尿量均小于100ml,经4周治疗后,治疗组每次最小尿量超过245ml,对照组每次最小尿量除1人为180ml外,其余人员每次最小尿量超过220ml。
   上述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的症状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也就是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都是肯定的,但是治疗组的疗效比对照组更为确切、明显。
   3.3不良反应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如口干等均为11.1%。
  4小结
   补肾通淋汤水煎剂加舍尼亭能安全有效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肾气亏虚型)复发的患者,疗效确切。
   分析:舍尼亭是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首选药物,但是部分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经舍尼亭治疗后复发的患者对再次使用舍尼亭存在抵抗心理,重复使用舍尼亭疗效欠佳。
   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肾气亏虚型)复发的使用意义较大。本病症病因不明[2],膀胱过度活动症尚无明确对应的中医病名,但可属于祖国医学“遗尿”、“小便不禁”、“淋症”等病症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症是因脾肾两虚、水道不利而致。脾虚则中气下陷,肾虚则下元不固,气化不利,不能制约水液;脾肾两虚,膀胱气化无权,则开阖失常,可出现小便失禁或遗尿,尿频等病症。故治疗本病以健脾益气,补肾固摄为法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金锡御,等.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指导原则[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5):311-313.
  [2] 期刊论文.桑螵蛸散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43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8/1/,25(8).
其他文献
【摘 要】多媒体的应用解放了教师板书的双手、教具、实物、模型等。但同时,多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教师应注意合理利用,真正让多媒体成为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道路上的得力助手。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多媒体;应用   随着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数学难度也上了一个大台阶。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接受高中数学内容,是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思考的课题。多媒体的应用打开了高中数学教学的一扇窗,不仅可以省去
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疾病、抢救及外科手术麻醉常用的方法。机械通气已经成为抢救危重患儿生命必不可少的仪器之一。特别是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衰竭、新生儿肺
目的探讨应用高场磁共振多序列综合分析诊断小肝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小肝癌17例的MR及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采用GE SIGNA 1.5 TMR行平扫+增强扫描。平扫大部
简要分析IP与ATM的相互关系,阐述作为两者融合的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技术实质上是:IP动态路由协议和ATM第二层交换(面向连接)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介绍了MPLS在光网络中的应用,进一步分析MPLS的优势、以
【中图分类号】R58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0a-01    糖尿病酮中毒昏迷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是由于胰岛素作用不足引起的组织细胞不能利用葡萄糖的严重状态。以代谢性酸中毒、水电平衡失调为主要改变的临床综合征。儿童糖尿病病情不稳定,易发生酮中毒昏迷。其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稍有疏忽即可造成严重后果。2005年1月~2006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