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音乐之父

来源 :微型计算机·Geek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8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x
  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电影中有场隔离区大屠杀之夜的戏。已经陷入疯狂的德军正在残破的街道上搜索着幸存者,一个犹太人无意触碰到的羽管键琴打破了透露着死亡气息的安静,德军顺着声音蜂拥而去,军靴踏地声、机枪扫射声、女人惊叫声纷至沓来。在这段情节中,没有中弹的画面,也没有流血的场景,有的只是一段湍急汹涌又干净清亮的音乐,那就是巴赫的《英国组曲》中的第2号A小调组曲中的前奏曲。谁让理性沉默,又是谁让人类疯狂,巴赫的音乐给电影增添了足够的张力。而那传说中的古典音乐,其实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不信咱们就818巴赫的那些故事,说不定你早就在不知不觉中受了大师不少的熏陶了。
  
  三次跳槽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这个被奉为近代音乐之父的男人是从1708年开始崭露头角的,此前他在德国中部城市阿恩施塔特的教会里担任着琴键师。当琴键师的那一年他才十八岁,但这个十八岁的小伙就是爱创作爱音乐爱爱爱,就像咱这很火的那首歌老鼠爱大米一样爱。在他前往魏玛宫庭之前,就已经写了用两只手都数不过来的乐曲,比如《D小调儿托卡塔》。巴赫早年的这段音乐之路终止于一次小小的风波,因为这厮带着自己心爱的女孩跑到教堂里唱歌去了,结果城市议会觉得你这小伙子这么做影响很不好,巴赫自己也知道进退,索性主动辞退了这份工作。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一步便退到了巴赫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阶段:魏玛时期。
  1708年,巴赫出任魏玛宫廷安斯达公爵宫廷乐队的风琴师兼小提琴师,次年迎娶玛丽亚·巴巴拉为妻。据说这靓女就是和巴赫一起在教会里唱歌的那位,也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吧。但这种浪漫的故事看起来倒更像是后人的杜撰,有很多材料都记载着巴赫在阿恩施塔特的时候有点不务正业,曾经尾随管风琴作曲家布克斯特胡德学习而消失了四个月。旷工回来之后还创作那些前卫的音乐,使其不太受人们的待见,所以不得不寻找自己的下一站。到底哪个是事实的真相我们已经不得而知,可能人们更愿意去相信那些美好的故事吧。不管怎么说,巴赫选择了离开,在并不遥远的魏玛,开始自己新的生活。
  巴赫在魏玛一千就是近十年,在这段时间里,巴赫创作了一些有名的管风琴作品,这其中就包括神乎其技的《c小调巴沙加亚舞曲与赋格》。而在魏玛时期,还曾发生了一件令巴赫知名度大为上升的一个故事,那是在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的一场比试。比赛的双方是巴赫和一名法国的吹奏家,结果法国人似乎是怕了巴赫,竟然爽约了a这种放鸽子的往事似乎没啥含金量,但放在那时那刻却有点不得了。因为当时的德国政治分裂、经济落后,自然也就没啥文化,主导德国时尚文化的是法兰西风格和英吉利潮流,德国本土文化多少有点土包子,结果巴赫实现了本土人的华丽逆转,一时之间名声大噪。但名气的提升并没有给巴赫换来待遇上的更高提升,从1716年就开始空缺的宫廷指挥一职迟迟没有落到巴赫的头上,心生不平的巴赫开始寻找更优良的雇主,柯登的雷奥博王子宫廷乐长一职对他充满了诱惑。
  1717年对与巴赫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在摆脱了魏玛宫廷之后,他终于来到了柯登。雷奥博王子可谓是巴赫的知音,他从自己的财政支出中拿出了很大的份额为巴赫组建了一支乐队,而巴赫也用自己最富创造力的时光创作了大量的乐曲作为回应。《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平均律钢琴曲》上集等创作于当时的作品都彰显了他的大胆想法和优秀技法,这些也被当做是巴赫在柯登时期的代表作。柯登时期的巴赫除了创作,也未曾放弃旅行和学习,犹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样,音乐的创作也是在一次次的探索中得到升华。可就在巴赫在卡尔斯巴德旅行期间,他的妻子不幸去世,没有电话,也没有手机,巴赫直到返回柯登才得知了这一消息,面对着入土为安的妻子,不知巴赫的音乐之旅是否又增添了别样的滋味。
  不过生活还要继续,巴赫不久之后再婚,妻子的名字是安娜·玛戴娜,她有一项巴赫非常需要的技能:抄谱,而且和巴赫笔迹还很像。两人恩爱异常,在未来的日子里还创造了十三个生命。雷奥博王子也在不久之后大婚,可女主子王妃大人偏偏不喜欢音乐,王子沉迷女色也就无心音色了。无奈之下巴赫只能选择离去,他把目光投向了商业之都莱比锡,这里的风气相对来说更加自由。于是在1722年,当地的托马斯教堂收到了他的职位申请,当时巴赫还拥有两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泰雷曼和格罗普纳。莱比锡方面中意的泰雷曼本人无意这个职位,而格罗普纳也因故没能上任,于是巴赫以替补身份得以进入莱比锡托马斯教堂担任乐长,随后又担任了其他三家教会的音乐指导,负责着教学、作曲、指挥及监督教会的音乐活动等工作。巴赫拿着非常少的薪水,而且还不太受这个城市的议会待见,他们想找的是音乐老师,可巴赫似乎不太擅长教学。巴赫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直至逝世。在莱比锡时期,巴赫把宗教音乐推动到了一个新的层面,《约翰受难曲》、《马太受难曲》等作品都诞生于这一时期。
  
  音乐轨迹
  
  回顾巴赫音乐创作的三个阶段,作为一名音乐家他还是比较低调的,一生都在德国的城市之间奔波,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宅男。而他生活的轨迹,似乎也与宫廷、教堂分不开,这和当时的德国社会现状有着很大的关系,18世纪的德国正处于封建贵族割据分裂形态,一个城堡便是一国诸侯。领土还没中国一个省大的德国下辖350多个独立的小国,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巴赫从这个宫廷跑到那个宫廷。看似很风光的职业跳槽,其实也就是从这个县官的府邸跑到那个乡长那里。别看这帮国王公爵的领土都不大,可他们都很讲究排场,所以才会成立自己的乐团。巴赫这种民间艺术家为求生存,也就不得加入打工仔的行列,虽然巴赫也曾有过乐长这样的职位,但其社会地位其实还是比较低下的,这使得巴赫除了在迎合统治者创造那些贵族音乐的同时,也能关注很多民俗的内容。
  除了宫廷,巴赫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堂中度过的,这还是源于德国的分裂,使得教堂成为了低下等级人民的庇护所和心灵寄托地,在这里创作圣音也不乏听众。巴赫从15岁离家出走,靠的就是自己的歌喉和音乐天赋进入教堂开始工作学习的。作为一名虔诚的宗教徒,巴赫的很多音乐都在传递上帝之音。其他音乐家对主也许只是一种情感,而巴赫对主完全是一种信仰,他的宗教音乐是对上帝完全的歌颂,是与上帝沟通的手段和桥梁。无论是协奏曲也好,受难曲也罢,在巴赫活着的时候,都没能获得大众的认可和传诵,自然也没能获得显赫的地位和丰厚的收入,一辈子奋斗下来也就是个养家糊口的水平。
  贝多芬较早发现了巴赫的伟大,当他第一次聆听巴赫的音乐时就感慨道:“这不是小溪(德语巴赫是小溪的意思), 而是大海”,而当时代进入到了19世纪,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指挥上演了《马太受难曲》才让世人感受到了巴赫的不凡,时为现场观众的黑格尔就听了个泪流满面。门德尔松的音乐演出正式宣告了“复兴巴赫”运动的开始,巴赫开始受到浪漫乐派的推崇,并在20世纪之后伴随着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兴起,巴赫风格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地位大大提升。2011年,在中国大陆,也将奏响五场“完全巴赫”的音乐会,倾听巴赫的貌似都是那些上流社会的高雅人士,好像古典音乐就不属于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似的。笔者觉得古典音乐是上等人的爱好完全是胡扯,所谓的上流社会多半也是由下流的人组成的,聆听巴赫,需要的仅仅是一颗真诚的心,而巴赫的作品,虽然仿佛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上帝之音,但E帝之音正是要传播给人民的,可不是只有那些衣冠贵族。
  
  代表作品
  
  器乐中的欢畅
  前奏曲、幻想曲、托卡塔与赋格是从1 6世纪就开始独立存在的音乐体裁,也都隶属于器乐。前奏曲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15、16世纪,常以管风琴作为一种开场白式的即兴演奏而来起到引入正题的作用。精通管风琴的巴赫继承和发展了这种体裁,使前奏曲与赋格、组曲、合唱等结合成整体出现,从而使其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被誉为“音乐圣经”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就是一套这样的作品,当然我们依旧可以从独立的前奏曲中听出率性和即兴的元素来;幻想曲呢,是一种形式自由洒脱、乐思浮想联翩的器乐,迪斯尼曾推出过一部影响力很大的同名音乐电影,一共收录了8支曲目,巴赫的音乐无一入选,不过这并不代表着巴赫在幻想曲领域没什么建树。在古典主义时期,幻想曲是以键盘乐器演奏的搭配着快速变换的赋格结构的曲调,而巴赫的《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托卡塔是一种富有自由即兴性的键盘乐曲,大多速度较快、节奏紧促,并对乐器演奏技术有所发挥,十八世纪在德国有了进一步发展,推动发展的人就是巴赫,他将托卡塔自由奔放的特点演绎的更为突出。而赋格则是类似卡农这种有着严格概念的复调音乐的一种固定创作形式,并不是曲式,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收录了四十八首赋格,是键盘音乐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我们前面所说的托卡塔有的时候用在组曲中也会和赋格搭配,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就是通过这种结合对比,进一步增加音乐的感染力。
  巴赫作为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人物,在协奏曲方面自然也有很深的造诣。他于1 72 1年创作给边塞领主拍马屁的
  《勃兰登堡协奏曲》就是其中的经典作品,那个时候也正是巴赫创作的柯登时期,这组作品是他自由发挥其技能的典范之作。巴赫单纯地为了创造纯粹的欢乐而进行创作,几乎动员了当时所有可能的乐器进行编制,最终酿造了充满喜悦感的六首曲子。虽然这是巴赫取悦贵族的乐章,但同样也感动了平民,至今还是世界各大乐团的保留曲目。
  
  声乐里的神圣
  除了器乐,巴赫还有许多声乐作品,这其中流传至今的就有200多首康塔塔,康塔塔是一种包括独唱、重唱、合唱的声乐套曲,一般包含一个以上的乐章,大多有管弦乐伴奏,这种形式就类似于咱们中国的大合唱。说到这种乐曲形式,大家可能就会想到教会里面的赞歌,不错,很多康塔塔正是被应用在德国教堂的众赞歌之中。巴赫的康塔塔创作相比前人更加突出独唱的作用,他大量使用独唱的返始咏叹调,甚至创作了独唱清唱套曲,比如说第82清唱套曲《我厌倦了》。巴赫还有一些比较传统的以合唱和重唱占主导地位的康塔塔,著名的代表有第4清唱套曲《基督背负死亡枷锁》。也许大家觉得巴赫创作了200多首康塔塔,这数量就已经够,惊世骇俗了,可和他同一时代的作曲家泰勒曼足足写了有2000多首。可惜如今回想在我们耳畔的还是巴赫的作品,唯有经典,才能得以传承。除了宗教康塔塔,巴赫也创作了不少世俗康塔塔,它们大多轻松活泼,有的作品干脆直接运用民间音调,充满了农村生活的情趣和城市生活的风情,代表作有《农民康塔塔》和《咖啡康塔塔》等等。康塔塔这种体裁都是带有歌词的,略一改编就是一个音乐剧,如果对德文熟悉的话,你会发现世俗康塔塔的对白有很多乐趣。
  在声乐的宗教音乐领域,受难曲和弥撒曲也是必不可少的。前者是从中世纪的格里戈利圣咏演化而来,主要是为耶稣受难的故事而谱写的音乐。巴赫的受难乐形式和康塔塔一样,但歌词取自福音书,叙述着故事的剧情。他的受难乐中一方面吸收了古希腊戏剧中合唱和意大利歌剧的因素,另一方面又继承了德国宗教作品和清唱剧的传统,具有非凡的感染力,这其中以《马太受难曲》和《约翰受难曲》最为出色。弥撒曲则是一种教堂日常祈祷所运用的赞美歌套曲,作为虔诚的教徒,巴赫用《B小调弥撒曲》表达了自己的忠贞信仰。插一句题外话,莱比锡的教会的唱班可是烦透了巴赫,这家伙的受难曲一唱就是三个多小时,严重压迫了歌唱者的喉咙。
  在其他体裁方面,巴赫也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组曲类的有《英国组曲》,奏鸣曲类有《小提琴奏鸣曲与帕蒂塔》,变奏曲有《戈尔登堡变奏曲》,清唱剧类有《圣诞节清唱剧》等等。巴赫也曾向名师求教,但从未获得过长期指导,巴赫的音乐带有很强的自学味道,体现出了很强的个人色彩。一旦你熟悉了巴赫的那种感觉,就能够举一反三的感触到巴赫的存在。
  
  并不遥远的
  
  上面的一大堆巴赫的代表作名称也许会令我们陌生,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其实早就渗入了不少巴赫的音乐。前言中《辛德勒的名单》的那段精彩的运用就是一个例证。在其他的影视作品中,我们也可以寻找到巴赫的身影。在知名电影《七宗罪》中,警察在图书馆里寻找犯罪线索,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响起,和昏暗的视线、老旧的书籍共同营造出浓重的情绪,令人不禁探究起原罪为何。在另外一部电影《英国病人》中,女护士汉娜在战争废墟中发现了一部钢琴,当时她弹奏的音乐就是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笔者记得导演在这里还幽默了一下,有个扫雷兵提示汉娜德军最喜欢在钢琴附近放置地雷,汉娜笑着说,如果弹奏的是巴赫的音乐,地雷就不会爆炸,因为巴赫正是德国人。《哥德堡变奏曲》在电影中的应用可不仅仅是这一次,《沉默的羔羊》、《想飞的钢琴少年》、《最后的城堡》等电影都曾采用过乐曲的片段。诸如此类应用,可谓比比皆是。日本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中,碇真嗣每次拉大提琴基本上都是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动画的主题曲《来吧,甜蜜的死亡》也是脱胎自巴赫的安魂曲“Komm,sOsser Tocl”,名侦探柯南的剧场版《战栗的乐谱》引用了一段《D4,调托卡塔与赋格》,王家卫的电影短片《我走过9000公里把它给你》用的也是大无,《北京人在纽约》中地铁里拉小提琴 的女孩演绎的是《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在不经意之间,其实我们已经被高雅的古典音乐浸染了好多回了’貌似高深难懂的音乐其实就在你我身边,它们有的缠绵,有的欢快,有的神秘,都是巴赫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对未来的影响
  
  1928年,德国《星期画刊》给爱因斯坦写信征询他对巴赫的看法,爱因斯坦没回信。编辑不甘心,再次致信,爱因斯坦回信说:“对巴赫的毕生事业,我只有一句话可以奉告:聆听、演奏、热爱、尊重,并且不说一句话。”爱大师自己就是一个小提琴高手,平时不少对别人的乐曲品头论足,这次却安静了一把。不过很多知名人士都曾评价过巴赫,肖邦对巴赫的《平均律曲集》倒背如流,他认为“巴赫是音乐的全部和终结”。而一手提拔了肖邦、李斯特和瓦格纳的舒曼则说:“巴赫之于音乐,正如创教者之于宗教。跟他比,我们都是半瓶子。”高尔基说:“如果用山峦来罗列伟大作曲家,那我认为巴赫就是其高耸入云的顶峰,在那里,太阳在雪白耀眼的尖峰上永远发射炽热的光芒。巴赫就是那样,像水晶一样晶莹透明。”
  
  Tips
  
  十二平均律
  这是巴赫确立的一种调音方法,他将音高相差八度的两个音符之间平均分为1 2个相等的半音,从而确定一个音级之内所有的半音和全音。此前键盘乐器均按“中庸律”调音,选调和转调几不可能,采用十二平均律后即可以自由选用二十四个调并自由转调,而转调,是音乐主题戏剧性展开的决定性因素。在巴赫之前,键盘乐曲只能有几个调,调一多,音就不准。贝多芬能够吸引到莫扎特的注意,就源于其弹奏的《平均律曲集》第—首C大调。
  巴赫得到的推崇是绝无仅有的。但回顾盘点巴赫的作为,我们发现巴赫并没有创立任何新的音乐体裁。他只是不断完善再完善过去的音乐体裁,使自己成为了一个西方音乐史上最杰出的集大成者。巴赫是巴洛克音乐的终结,在那以后,时代开始属于莫扎特、属于贝多芬,属于海顿。他们从巴赫的创作中吸收养分和灵感,更有许多人依幕演奏着巴赫的音乐成为了世界上一流的指挥家、大提琴家、小提琴家……
  晚年生活在莱比锡的巴赫却并不风光,他的收入勉强可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而由于童年时期常常在月光下抄谱导致巴赫晚年失明,在接受了两次无麻醉手术后,再也经不起折腾的巴赫于1750年7月28日结束了自己的音乐之路,享年65岁。巴赫下葬于托马斯教堂墓地南墙,因为妻子没钱买墓碑,就立了那么一个坟头。巴赫诞辰200周年的时候,巴赫学会想重修巴赫陵墓,结果找不到坟头在哪L又过了九年,教堂扩建推倒了南墙,找到了大量的棺材,人们根据下葬记录知道巴赫的棺材是橡木,由此才找到了遗骨,将其安置于教堂的地下室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托马斯教堂不幸被炸毁·到了1950年,巴赫的棺材再次进行了迁葬,这次埋于修复的教堂的唱诗班站台下,折腾了三百年,巴赫终于可以被埋葬到了自己也许最喜欢的地方,在这里,他可以听到由自己创造的宗教音乐。
  这最后的归宿,也许也正是大师所愿吧!
其他文献
由来    小男孩怀里的卫生巾是一种具备吸收力的物质,主要的材质为棉状纸浆和高分子吸收体,它是用来吸收女性月经来潮时自阴道流出的经血的。作为一名卫生巾售卖人士,小男生也曾向高人请教过卫生巾的由来。在卫生巾发明之前,世界各国人民也都通过自己的智慧用其他物品来替代卫生巾的功能。比如说中国女性是用一条长长的白色布条放在身下吸收血液,非洲女人是用柔弱的鸟类羽毛和布进行吸收的等等。这些方式共同的特点是不卫生
期刊
很难想像,盛产音乐家和水晶饰品的奥地利,居然有会有这样一只充满高科技色彩的“猫头鹰”(Noctua)。这只“猫头鹰”具有奥地利和中国台湾的混血血统,专注于设计、研发以及制造适用于PC、工作站以及服务器的高端散热器系统。现在,《Geek》就给大家秀一下这只“猫头鹰”的作品,看看它是如何赢得良好的口碑的。    NF-P12风扇    价格:120元  作为“猫头鹰”公司的明星产品,NF—P12的直径
期刊
当你在运动时,难免会有体力接近极限,马上想要停下来的时候。这时,一首Power Song可以让你突破极限,坚持下去。不过,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的Power Song也不同,就像有的人喜欢拉丁舞曲,有的喜欢爵士乐,有的喜欢Rap,还有人喜欢“运动员进行曲”……众口难调啊!所以大家还是选择好自己的PowerSongll,当然别忘记同时给自己挑一副合适的运动耳机。    声海阿迪达斯CX 680i
期刊
之前《Geek》介绍过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等文明古国的世界观,远方的说得差不多丁,这次我们把目光收回到身边,看看我们的近邻日本。虽然日本可考的历史比起四大文明古国来短暂得多,但作为偏居一隅的东方国度,古代日本的世界观自成一系,既借鉴了中国远古故事又有独到的创新,而且关于创世的神话故事完全是限制级的,充满了通奸、乱伦等各种奸情,令人耳目一新。古代日本的世界观在很多来自这个岛国的动漫影视作品中也有所
期刊
1933年的时候,倭国有个叫做立石一真的富二代,这家伙虽然不是什么发明家,但是却对新生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那个时候的倭国,虽然嚷嚷了好多年脱亚入欧,但是拥有x光机的医院并不算多。就算是那片儿的数一数二、算得上三甲的大医院有x光机,但是由于底片的曝光时间不好控制,拍出的照片不合格,医生也无法准确地进行判断,从而延误病人的治疗。立石一真听说这一情况之后,自告奋勇、亲历亲为,造出了一种带有计时功能的继
期刊
汽车除了引擎,面子也很重要,说到汽车的设计,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大师级的人物——GiorgettoGiugiaro(乔盖托·乔治亚罗)。他17岁进入菲弧特设计团队;21岁跳槽到著名的设计公司博通;27岁成为Ghia设计的主管;30岁时成立自己的设计公司——Italdesign Giugiaro。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他几乎跟所有世界顶级汽车厂商有过合作,他留给我们的不止是一辆辆汽车,更是一个关于设计的传说
期刊
印刷术的起源    读过历史课本的小学生,都能随口说出雕版、活字等印刷术的关键字。而印刷术的想法是从何而得到的启蒙呢?让我们把镜头转向西安。  在西安有个好地方——碑林。碑林里大概有1800多块石碑,上刻无数名家的作品。作为一个遵纪守法兼有素质的旅游者,你只能看着王羲之的墨宝流口水,却不能搬一块儿回去。实在想收藏也不是没有办法,碑林附近的大叔大妈会把一张张微微湿润的宣纸覆在石碑上,先用软锤敲打,让
期刊
智商高达187的谢耳朵童鞋曾经说过,地球上最厉害的图像处理器就是地球人的想像力。对于每一个地球人而言,大脑中总是会有无穷无尽的想像,有可能是胡思乱想,也有可能是奇思妙想。而有那么一群写科幻小说的地球人,想像的东东都基于一些科学原理或发展趋势,简而言之就是这些家伙大脑中所想像的与印刷在书本上的东东甚至已经超过了当时的科学技术。好比一个个预言家,对地球人的未来做出预言。既然是预言,咱们现在就来看看那些
期刊
     
期刊
这年头,各大健身馆的营销人员可谓无孔不入,不管街头巷尾,总能见到他們的身影,往往还派出一些肌肉男忽悠人,不外乎就是传达出这样的信息:想像我一样吗?快来健身馆吧!事实上大家都知道,这健身关键还是得看自己肯不肯坚持付出。所谓人前风光,人后遭罪啊!特别是各位宅男們,难道你們还没有从多年的惨痛经验中吸取教训吗?MM們要的是安全感啊,没有肌肉怎么行,难道你真的以为自己可以变身为XX侠吗?实在是toonaiv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