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割、创新要素流动与自主创新能力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f13098900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论上说,市场分割将影响创新要素的跨区域流动,进而影响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文章尝试构建创新要素流动的空间权重矩阵,采用1994-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验证市场分割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实施市场分割并不会以牺牲本地自主创新能力为代价,地方政府为创新而竞争存在时空异质性,区域内相邻地区的协同创新效应明显强于区域间相邻地区.研究结论有助于各级政府找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着力点,推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文章建立了一个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经济稳增长关系的分析框架,在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围绕中国经济减速和稳增长的主要问题,分析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于稳增长的作用机制.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推进制造业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企业品牌建设、促进产业绿色发展等方面.同时,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它与稳增长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研究表明,在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转变的条件下,仅依靠宏观经济政策实现稳增长的效率不高且难以持续,而依靠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来助力稳增长,将有
君子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携带着民族文化基因,滋养着民族文化血脉,历经数千年传承至今.君子文化以其蕴含的独特理想人格、精神追求和普世价值深刻影响和涵育着中华民族世代子孙.发挥君子文化的“以文教化”功能,对促进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具有战略性意义.将实践理路设计为文化传承的具体指向,师德师风建设规划的重点嵌入,文化建设的互动融入,师德特质群像的文化辐射,教育教学研究体系的重要视域,-以实现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探索.
城市化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载体,文章在全球视角下研究新时代中国城市化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政策导向.通过回顾和总结城市经济学中关于城市化研究的最新文献,文章将高质量城市化的基本空间特征归结为密度、速度和连通性.从历史经验和中国城市化的基本情况看,高质量城市化应当以提高人口和人力资本集聚程度为核心,以提高生产率、创新能力和宜居性为政策目标,不断增强密度、速度和连通性,推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生产功能和消费功能平衡发展;重塑空间效率、减少空间错配,建设紧凑城市;改革土地制度,控制生产生活成本;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和
文章基于社会认同理论,从员工的视角,检验了领导团队原型和程序公平对变革型领导和团队认同的联合调节作用.通过对4个城市59个团队375名员工的问卷调查发现,变革型领导正向影响团队认同;领导团队原型和程序公平在变革型领导与团队认同的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因此,领导者应该与团队契合并且积极推动程序公平,激发员工的团队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