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课外资源拓展有妙招

来源 :中华少年·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e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其中作为教学“例子”的教材(文本)更是可以作为文本课外资源开发的主要凭借。
  教师精心筛选拓展内容,悉心挑选拓展形式,适度控制拓展容量,准确把握拓展时机,对文本课外资源进行适当的拓展,把拓展融入文本教学的环节中来,可以取得最佳的教与学效果。结合一些教学实践,我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巧妙拓展文本课外资源的一些尝试。
  第一招:“添枝加叶”——深化阅读感悟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为语文教学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窗口,“超越教材”的口号深入人心。如果学生学习新课文缺乏相应的知识经验,就需要教师进行拓展,做一些知识性铺垫,为学生学习新知铺路搭桥,穿针引线,巧妙引渡。如果教材文本内容很单薄,教师可以进行挑选、梳理与文本内涵相似的课外资源给学生阅读。
  如五年级《灰椋鸟》一文,写的是鸟,赞的却是人。而且直到文末,作者才用反问句叩问:“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学生从群鸟归林的壮观场面一下转入体会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我们应该为他们的感情基调转换铺设一个台阶。这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补充有关林场工人植树造林的资料,如“植树英雄”马永顺一辈子义务植树36500棵,并受到朱镕基总理亲切接见和高度赞誉的事迹。再出示他的肺腑之言:
  “吃苦耐劳是工人的本色。我这匹‘马’不算老,还能‘拉套’。我只要还能动弹,就要上山造林,为实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多栽几棵树!——马永顺”
  鲜活的事例,生动的画面,质朴的话语,起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学生对林场工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真如春风化雨细无声。
  第二招:“顺藤摸瓜”——追溯经典原著
  著名作家吴伯箫先生生前十分关心语文教学,曾对语文教学提出过言之灼灼的忠告:“现在的教学把课文都讲‘肿了’,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阅读原文上。”现行教材中很多课文选自经典名著,引导学生追根究源,阅读原著,既可以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与思路,又可以全面透彻了解文中的主人公,从而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
  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后,导读原著《水浒传》。青少版的《水浒传》小说语言直白,情节精彩,通俗易懂,因此,我让学生在午间阅读时间自主阅读,可以在书上做适当的批注。教师相机进行精读与略读、速读与细读、摘抄批注等课外读书方法的指导。学生每天读两三个故事,两星期左右就能读完小说。接下来的一星期,为了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组成课外阅读研究小组。在组内交流研读成果,而后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有重点的汇报。教师在各小组汇报交流过程中进行研读方法的提升、指导。
  最后,组织一堂阅读成果汇报的读书沙龙活动,和学生一起全面解读梁山英雄好汉的形象。由“一篇课文”的阅读辐射到“整本书”的阅读,教师搭建平台激励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在班内掀起一股“阅读《水浒传》”的热潮。
  第三招:“移花接木”——整合其他学科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它要求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要运用这一工具,语文学科也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为学生学语文开辟广阔的时空领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课文中有些知识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以直接讲授,可以引导探究,也可以借助拓展材料降低难度、帮助理解。如教学一些蕴涵丰富科学知识的说明文,当学生对于其中的知识理解有困难时,可以整合科学学科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学科的观察与实验更是为学生观察作文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运用信息技术课程辅助语文实践活动,能开阔语文活动的空间,开放学生活动的心灵,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打开语文学习的另一片海阔天空。
  一些课文的教学则可以将音乐学科的文本课外资源巧妙“嫁接”到语文课堂上,使语文的外延不断扩大,内涵日益丰富。如教学《二泉映月》时,教师可先播放一段委婉连绵、沉郁顿挫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用美妙的乐曲创设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移花接木”拓展其他学科的资源,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可以亲近学科间的距离,实现多学科的共生共赢。
  第四招:“借题发挥”——发散原文课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让学生为课文重新拟定一个题目,并且说说理由。例如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文》一课,学生在通读课文之后,结合诗歌内容,质疑课题中的“绿色”一词,认为可以改为“红色”“黄色”“彩色”等,然而这时,教师顺势提出问题:“刚才同学们给课文重新拟定了不少题目,但作者为什么却要用‘绿色’呢?”教学自然而然进入精读阶段。
  教师还可以搜集与教材文本相似题目的课外资源供学生阅读,从中感受虽然题目一样,但由于不同的作者,展现了不同的体裁,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风格。可以就一个题目,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同题文章,感受不同的内容与文风。
  如教学《师恩难忘》一课后,推荐“中国童书王”的现代儿童文学家杨红樱写的《神秘的女老师》一书。将《师恩难忘》与《神秘的女老师》比较,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人物刻画方面,体会童话类小说故事可以虚构,环境可以假设,情节可以离奇等特点。
  第五招:“推陈出新”——加工现成文本
  有的课文教学后,可以让学生变换人称(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互换),变换角度(文中人物与人物,人物与动物)等方法进行对原文的再次开发,通过写作表达加工成新的“文本”,培养学生的创新与表达能力。如《滥竽充数》学后,让学生以“第一人称”写写南郭先生的心理活动;学了古诗词,可以让学生将古诗词改写成记叙文等。
  另外,从某些拓展的文本课外资源中,学习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读中学写,读中悟写,有效实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充分挖掘文本课外资源拓展的最大优势。
其他文献
摘要:探索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新模式,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获取、处理、构思和表达的能力,通过网络手段评价和反馈的能力,通过教学手段的革新促进学生作文水平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基本特征 教学设计 协作学习     多媒体网络教室是集成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它既能呈现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又能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能够全面支持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实现多媒
期刊
摘要:学校教学应强化审美教育。初中生物学应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中的美育因子,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审美教育,以提升学生的发现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审美教育 生物教学    第斯多惠说过:“任何真正的教学者不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给予学生教育。”作为教师,我们期盼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和创造美,使自己变得更优秀,并把世界建造得更美好。在学校教学中强化审美教育,以美育人,以
期刊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把教育带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的引入,使教学工作走上一个新的里程。光标阅读机(以下简称OMR)作为计算机的附件,为标准化试卷评判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目前,OMR技术已被普遍使用在高考、中考、会考等大型统一考试阅卷中,从而迅速提高了考试管理部门的效率。不仅如此,OMR技术在日常教学工作和学校管理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用武之地。  一、用在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是学
期刊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要给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要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开阔幼儿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了解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  (一)在语言
期刊
情商(Emotion quotient,缩写为EQ)和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缩写为IQ)一样,是一种综合性的概念。情商是一种控制情绪的能力,是一种非智力性的因素。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德萨罗维(Peter Salvoey)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梅耶(John D. Mayer)教授首先提出“情感智商”这一概念,并解释了情感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情感是影响学生
期刊
美术教学和其它教学一样,在教学过程中,各级每个班都有极少美术差生(美术素质薄弱的学生)。美术差生也就是指由于受先天性遗传因素的影响,或是由于后天培养的缺陷,致使其创造条件、审美素质、美术知识技能等不如其他同学,对美术不感兴趣,在美术教学中暂时跟不上进度,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学生。这些学生由于美术素质薄弱因而产生一些心理障碍,影响着他们进行病态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也影响着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期刊
摘要: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其网络教学系统,是一种全新的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能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记忆,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的健全个性。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多媒体 现代多媒体网络化教学 创新素质    现代科技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素质教育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多媒体对实验教学的辅助作用,通过多年教学经验,认为只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优越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一定能更好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随着计算机越来越普及,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多媒体的应用为物理学科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的展示优
期刊
一、在课堂上,教师 “授之以渔”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我们教与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应培养他们的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获得技能才能终身受益,才是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的途径。那么在自然中学生接触的都是原始材料,如何从中获得知识呢?这就要教师授之以法,毕竟知识的传递是有限的,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自己分析、判断、处理原始材料。  二、增加课外书,让学生尽量多地阅读。  如果说电视
期刊
摘要:为满足当代社会发展和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势在必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改变学生对政治的厌倦的态度,从而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和质量。多媒体信息技术在优化政治教学中的作用:一、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原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学习情境,寓学习内容于活动,提高学习兴趣;三、用多媒体技术中实现师生的合体,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