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之“乐”的功能内涵及当代意义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ing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在创造音乐的过程中赋予了“乐”多种功能性内涵。本文阐述了儒家之“乐”圣人专权、国家行为、伦理规范的内涵,并分析了“乐”的社会、实用能、审美及教化功能。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儒家之“乐”促进身心和谐、改善人际关系、实现和谐秩序和突破德育困境的当代价值,对当前的精神文化和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儒家之乐;功能;内涵;当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儒家“乐”思想不仅在儒家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儒家之“乐”从其内涵发展和功能应用来看,对个人的自身修养和社会的秩序稳定均具有重要的价值,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道德之泉。当前,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强调自我发展和自我利益满足的不良风气,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而儒家之“乐”的深刻内涵和价值功能对于维持当前社会伦理秩序稳定、精神文明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儒家之“乐”的内涵
  (一)制“乐”是圣人的专权
  《礼记·乐记》云:“故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论语·季氏》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因此,儒家认为,只有圣人或天子才有资格制礼作乐,否则便属于“无道”。对于作“乐”身份有着“德”的要求,并非人人可以作“乐”,强化了国家各阶级的等级尊卑,所以说,儒家的“乐”体现并维护了礼的阶级性。
  (二)用“乐”是国家的行为
  《礼记·乐记》中有用“乐”的规范来实现天子制乐以赏诸侯的制度,如“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以及《论语·八佾》中“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充分说明了不同阶级用“乐”的严格规定,并把违反规定上升到是对王权的公然藐视与挑战,从侧面反映了用乐的严格,也说明了儒家的用“乐”已经上升为一种国家的行为,具有确立尊卑礼仪和维持邦国秩序的作用,其内涵也不可避免的带有强制性和稳定性。
  (三)行“乐”是伦理的规范
  《礼记·乐记》言:“乐者,通伦理者也。”“乐”的强制性和稳定性还体现在“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见于乐”的人伦规范,体现了一种社会的伦理秩序。“乐”的使用场合往往伴随统治阶层的参与,带有工具性,是统治阶级治国行政、社会交往的一个工具,所以“乐”具有政治规范性,是合于礼的社会伦理规范。
  二、儒家之“乐”的功能
  (一)儒家之“乐”具有社会功能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先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礼论》);“夫礼,国之纪也”(《国语·晋语四》)“先王以作乐崇德”《周易》。表明了何为礼?何为乐?礼为乐生,凸显了“乐”的社会功能性。也因此,使得 “乐”与“礼”相互依附,不可或缺,以至于自古以来形成了“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认识。所以说,儒家的“乐”,一开始便被赋予了政治的功能。“以礼乐合天地之化、百物之产,以事鬼神,以谐万民,以致百物”(《周礼·春官·大宗伯》)。礼乐教化,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百姓和谐,最重要的就在于乐与礼的共生性。
  (二)儒家之“乐”具有实用功能
  考古学发现,新时期时代的一些埙和骨哨类乐器很可能就是助猎工具,具有一定的信号功能,而“葛天氏之乐”、“阴康氏之乐”“九歌”都是祭祀所用的乐舞。从国代生产生活和社会组织意义上而言,乐的某种实用性功能与社会性功能两者之间具有着一定的重合意义。另外,乐的实用功能性还表现在欣赏、仪式、号令等功能。
  (三)儒家之“乐”具有审美功能
  先秦儒家认为,乐的基本内涵是表达人的快乐或者使人快。《礼记·乐记》云:“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人之道也。”可以看出,先秦儒家认为音乐和舞蹈是仁德性情中不可缺少的,是让人快乐的。而东周时期,金石之乐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人们慢慢从“礼”为主导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社会出现“礼崩乐坏”时,诸子百家对“乐”的认知也在发生悄然变化,孔子对《韶》和《武》就有着“尽善尽美”的评价,此时社会上的士人开始将音乐形式分为“古乐”“新乐”“雅乐”“俗乐”等,此时具有各自功能性的“乐”被人们肯定,逐渐呈现出专门作为欣赏、审美而服务于人的功能。
  (四)儒家之“乐”具有教化功能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礼乐教化的人文精神自古以来就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處的精神, 同时也是协和万邦、民族共存、文化交流融合并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动力。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乐的教化功能从西周时期就被统治者所看中。
  三、儒家之“乐”的当代意义
  礼乐的实用功能、教化功能和社会功至少在周代开始就已经具备了的,此时它亦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其所蕴涵的“德”性与规范性培育了华夏子孙的理性精神、仁爱精神和审美情趣,也引导着自古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当前,用现代意识挖掘儒家“乐”的功能和内涵中的合理因素,并加以传承和弘扬,对构建符合现代社会大众需求的礼仪规范和培育大众审美情趣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用促进身心和谐
  当前,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特别是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导致了社会矛盾的不断升级,社会仇富、羡富心理加剧,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个人价值观、人生观扭曲严重。很多人为了追求利益不惜损害亲情、友情、爱情,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是非不分、荣辱不辨,在人生价值和意义上迷失了方向,丧失了自我。针对这一身心不和谐的情况,儒家“礼乐相合”“以乐养心”的教化功能和审美功能有利于个人修养的提升和对正确义利观、价值观的树立。儒家之“乐”的使用从产生之处便和“至诚恭敬”紧紧相连,“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表达的就是“乐”对身心和谐、情意合一的强制性和稳定性。   儒家认为,修身养性的途径之一就是要身心和谐、身心共修,其修身的过程虽然是由内而外、由近致远,但亦讲求内外兼修、和合统一,而礼乐就是儒家一直以来所沿用的途径和方法:“乐”用以养成内在德性,“礼”用以规范外在行为,达到和谐性情,因此,儒家之“乐”的其旨向就在于调和人的内心世界。对于当前社会而言,可以利用媒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学、歌舞、影视等艺术作品,逐步净化、陶冶、充实人们的内心世界,從而悄无声息的完善参与者的人格,提升内在修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实现身心和谐。
  (二)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
  秩序是社会存在的第一原理,儒家之“乐”具备较强的规范性和准则,对于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乐”的行使本身就是伦理的规范,并由人伦关系的协调原则推演到对所有社会关系的处理之中,“乐”与“礼”在相合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重视“礼尚往来”,强调自卑而尊人,倡导宽厚仁爱、推己及人。这其中的内涵熔铸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维系人际和社会关系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儒家之“乐”在融合礼仪准则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个人内心的自觉,倡导由内至外扩充全身,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通过得体适度的言行举止表达出来,协调人际关系。也由此,当前我们可以通过宣传教育、艺术感化等方式感染和熏陶大众,使人际交往原则、礼仪准则和行为规范内化为自我意识,外化为行为习惯,由仁成礼,以礼释仁,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三)有利于实现和谐秩序
  儒家之“乐”从内心感化、诱导人们对“礼”的由衷认同。采用礼乐配合,外部以礼修身,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内部以乐治心,实现人们内心的平衡,保持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的前提在于并不否认矛盾和差异,“冲和”“维齐非齐”“和而不同”等论点都包含异中求和的哲学思想。对于当前社会而言,可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用现代的科学理论深入探究儒家之“乐”之中“和”的思想,倡导崇尚道德、注重礼仪、以和为贵的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着力弘扬符合现代潮流的审美情趣,帮助我们解决价值取向、伦理道德和精神追求等意识形态问题,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和自然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有利于突破德育困境
  当前社会,出现了德育与生活疏离、目标功利化、世俗化的现象,无法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而儒家之“乐”的礼乐与俗乐均合于生活,融于日常,用于民生,避免了知性德育以道德思维培养为重心的德育模式,注重对受教者知、情、意、行各方面的涵养和培育,能够弥补知性德育的不足和缺陷,实现“乐”之生活德育对知性德育的超越。
  新时代,可以从内容贴近实际和紧密联系生活两个方面入手,充实德育内容,重视实践养成,将“乐”之德的内涵弥散在社会的每个生活场景中,“礼乐相宜”“乐德合一”从而使人们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并从中受到感染、引导,从而激发人们内心的积极力量,突破当前的德育困境。
  参考文献
  [1]项阳,陶正刚.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西卷)[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
  [2]项阳.功能性、制度、礼俗、两条脉——关于中国音乐文化史的认识[J].中国音乐.2007年第2期).
  [3]韩云忠.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06.
  [4]崔广庆.先秦时期乐文化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4.05.
  [5]张咏春.孔府的乐户与礼乐户.[Z].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5.
  [6]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33-34.
  作者简介:陈苘(1981—),女,汉,江苏无锡,中学一级,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其他文献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越来越重视与之配套的绿化工程,选择最佳绿化工程设计,是整个工程景观建设的关键。本文主要对高速公路绿化工程设计的招标方式进行了探讨。
本文阐述了以300MW机组为例,利用Fluent软件对单入口、双入口喷淋塔内烟气流程分别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双入口喷淋塔内烟气流场更加均匀,脱硫效率高,有效降低低温腐
面对日益严峻的太湖水上搜救形势,笔者从太湖水域遇险预警搜救系统的组织、机场、信息化装备、预警装置及搜救方案等方面提出完善太湖水域遇险预警及搜救工作的设想。
资源整合和整体开发是资源建设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本文通过对苏州市现有物流资源进行分析,论述发展苏州现代物流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苏州市物流业资源整合与整体开发提出了
钢吊箱作为高桩承台施工的临时阻水结构,在桥梁深水高桩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钢吊箱围堰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优、效益好等特点。本文结合南京长江二桥北汊
2005年元月14日,常州市公路学会2005年工作会议在明都四季度假村举行,到会58人。会议由秘书长李浩昌主持,特邀市科协副主席刘斌和学会部部长吴东康、发展部部长赵熔炼参加会议。
钙蛋白酶(calpain)是一类Ca2+依赖性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可参与细胞骨架重构、细胞分化、信号转导、胚胎发育以及调节神经递质释放等多种生理活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calpain在各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各学科教学的重要指针,一切教学变革活动均需围绕其展开。本文探讨了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指导下的课堂变革,在
招标评标方法是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过程中决定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标价是否适当和评标是否公正的关键。评标方法的制定需要结合多种因素来确定,不同的评标方法往往评标结果
在英语教学中,构建图式、提高认知能力能够促进语言习得,但这些方法现阶段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操作性不强。Word-map是基于上述理论的一种词汇教学方法。通过学习该方法,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