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医院财务管理也将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预算管理在医院财务管理中重要作用日趋明显,但目前县级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不容乐观。文章就县级公立医院如何编制医院预算, 预算执行与控制以及预算分析与考核、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预算编制执行 分析考核
医院预算是规范医院各项财务收支活动的重要手段,保证医院经营活动合法合规。医院要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就需做好以下工作:
一、成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职责
医院应设立财务预算领导小组,医院法人为财务预算第一责任人。负责拟订财务预算的目标、政策,制定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审议、平衡预算执行方案,组织审计、考核执行情况,督促预算目标完成;医院财务科为财务预算具体负责部门,负责医院财务预算的编制、审查、汇总、上报,跟踪检查财务执行情况,分析与实际执行情况的偏差原因,提出具体改进措施方案;医院各职能科室是医院预算管理执行部门,具体负责本科室业务涉及的工作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控制等工作,并配合医院财务科做好医院总预算的综合平衡,协调控制,监督考核等工作。主要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医院财务预算领导小组,并对本科室财务预算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二、严格执行预算编制原则
全面性原则:医院预算编制应包括医院所有的收入和支出;以收定支的原则:坚持以收定支,略有结余,不得编制赤字预算;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原则:是指医院执行预算时,应在保障重工作资金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好各项支出预算。
三、确定预算编制的内容
(一)收入预算的编制
根据医院的战略目标、事业发展计划、物价收费标准等因素确定。各项补助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并按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下达的核定的补助指标预计。
(二)支出预算的编制
在保证医疗业务正常运行前提下,坚持合理节约的精神,根据年度计划、人员增减情况、物价因素变化等情况编制。
四、执行预算编制的程序
由财务科根据上级管理部门的预算编制要求提出医院本年度预算编制要求;由财务科组织召开预算编制讨论会,由预算领导小组根据医院业务发展的需要,对下年度重大经济事项进行集体决策;各职能管理部门根据本年度业务工作开展情况申报所需预算;财务科汇总,并提出单位总体收支预算;初步审核后,按审批权限进行审批,形成单位预算草案,并提交医院预算领导小组进行讨论;财务科将讨论通过的单位预算,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收到上级主管部门预算批复后,财务科以文件的形式向各职能管理部门下达批准的预算。
五、预算的执行和控制
医院财务预算一经批复下达,预算执行科室必须严格执行批复的预算,没有预算的不安排支出;财务科及时将执行情况与拟订的预算定额进行核对,加强对具体执行中出现的若干问题的监控,查明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解决办法;医院各职能科室出现与财务预算不符的经济活动时,应及时向领导小组或院长汇报,以便及时解决,保证医院各项业务活动顺利开展;财务科定期向财务预算领导小组汇报医院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和执行进度。
六、预算的调整
医院依据发展战略和年度财务目标拟定的财务预算一般不予调整,除非政策环境,医疗市场,经营条件等重大影响发生;必须进行财务预算调整,需说明客观因素变化情况和财务预算调整幅度,并书面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七、定期进行预算分析和考核
完善预算分析制度,定期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检查。找出实际执行情况差异原因,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制定医院预算考核办法,成立考核机构:预算考核机构由医院预算领导小组、审计、财务、人事等部门联合组成,因审计部门不参与预算编制,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由其牵头考核有效地防止徇私舞弊行为;制定预算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确定考核指标(如预算完成率等),将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总额挂钩。
八、解决县级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县级公立医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对预算管理工作不重视;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预算管理机制不完善,预算管理效益没有得到发挥。
(二)县级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的对策
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办法,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落实预算考核办法;建立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至少应具有以下三种保障措施。
1、人员保障
一是医院领导的重视与参与;二是科室主任和部门负责人的支持与配合;三是预算专职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2、制度保障
医院不但要把《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医院财务制度》等法律法规作为医院从事各项财务活动的指南。并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本单位预算管理办法、预算分析制度以及预算考核办法等,从而使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了制度保障。
3、信息系统保障
医院要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撑,医院应加大信息系统软硬件的投入,并按医院财务内控制度规定,完善信息系统操作流程的设置、明确操作权限,从而保证预算管理工作正常运行。
(三)选择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
医院应改变 “基数加增长”的传统预算编制方法,选择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如弹性预算法、零基预算法等),根据医院业务开展情况和不同特点,充分考虑物价因素等变动对医院业务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预计医院各项收入总额或必须安排的支出数量,而不仅仅只是在修改上年数据的基础上编制计划年度的预算。
综上所述,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实现财务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其将作为财务活动事前监督、合理规避财务风险、降低成本等的首选措施。因此势必要求医院在工作中应不断总结经验,使医院预算管理更加科学、合规,充分发挥其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显云.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J].会计之友,2012;07
[2]张进.对医院实施预算管理的思考[J].华西医学,2009;05
关键词:预算编制执行 分析考核
医院预算是规范医院各项财务收支活动的重要手段,保证医院经营活动合法合规。医院要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就需做好以下工作:
一、成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职责
医院应设立财务预算领导小组,医院法人为财务预算第一责任人。负责拟订财务预算的目标、政策,制定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审议、平衡预算执行方案,组织审计、考核执行情况,督促预算目标完成;医院财务科为财务预算具体负责部门,负责医院财务预算的编制、审查、汇总、上报,跟踪检查财务执行情况,分析与实际执行情况的偏差原因,提出具体改进措施方案;医院各职能科室是医院预算管理执行部门,具体负责本科室业务涉及的工作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控制等工作,并配合医院财务科做好医院总预算的综合平衡,协调控制,监督考核等工作。主要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医院财务预算领导小组,并对本科室财务预算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二、严格执行预算编制原则
全面性原则:医院预算编制应包括医院所有的收入和支出;以收定支的原则:坚持以收定支,略有结余,不得编制赤字预算;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原则:是指医院执行预算时,应在保障重工作资金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好各项支出预算。
三、确定预算编制的内容
(一)收入预算的编制
根据医院的战略目标、事业发展计划、物价收费标准等因素确定。各项补助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并按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下达的核定的补助指标预计。
(二)支出预算的编制
在保证医疗业务正常运行前提下,坚持合理节约的精神,根据年度计划、人员增减情况、物价因素变化等情况编制。
四、执行预算编制的程序
由财务科根据上级管理部门的预算编制要求提出医院本年度预算编制要求;由财务科组织召开预算编制讨论会,由预算领导小组根据医院业务发展的需要,对下年度重大经济事项进行集体决策;各职能管理部门根据本年度业务工作开展情况申报所需预算;财务科汇总,并提出单位总体收支预算;初步审核后,按审批权限进行审批,形成单位预算草案,并提交医院预算领导小组进行讨论;财务科将讨论通过的单位预算,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收到上级主管部门预算批复后,财务科以文件的形式向各职能管理部门下达批准的预算。
五、预算的执行和控制
医院财务预算一经批复下达,预算执行科室必须严格执行批复的预算,没有预算的不安排支出;财务科及时将执行情况与拟订的预算定额进行核对,加强对具体执行中出现的若干问题的监控,查明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解决办法;医院各职能科室出现与财务预算不符的经济活动时,应及时向领导小组或院长汇报,以便及时解决,保证医院各项业务活动顺利开展;财务科定期向财务预算领导小组汇报医院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和执行进度。
六、预算的调整
医院依据发展战略和年度财务目标拟定的财务预算一般不予调整,除非政策环境,医疗市场,经营条件等重大影响发生;必须进行财务预算调整,需说明客观因素变化情况和财务预算调整幅度,并书面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七、定期进行预算分析和考核
完善预算分析制度,定期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检查。找出实际执行情况差异原因,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制定医院预算考核办法,成立考核机构:预算考核机构由医院预算领导小组、审计、财务、人事等部门联合组成,因审计部门不参与预算编制,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由其牵头考核有效地防止徇私舞弊行为;制定预算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确定考核指标(如预算完成率等),将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总额挂钩。
八、解决县级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县级公立医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对预算管理工作不重视;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预算管理机制不完善,预算管理效益没有得到发挥。
(二)县级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的对策
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办法,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落实预算考核办法;建立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至少应具有以下三种保障措施。
1、人员保障
一是医院领导的重视与参与;二是科室主任和部门负责人的支持与配合;三是预算专职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2、制度保障
医院不但要把《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医院财务制度》等法律法规作为医院从事各项财务活动的指南。并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本单位预算管理办法、预算分析制度以及预算考核办法等,从而使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了制度保障。
3、信息系统保障
医院要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撑,医院应加大信息系统软硬件的投入,并按医院财务内控制度规定,完善信息系统操作流程的设置、明确操作权限,从而保证预算管理工作正常运行。
(三)选择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
医院应改变 “基数加增长”的传统预算编制方法,选择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如弹性预算法、零基预算法等),根据医院业务开展情况和不同特点,充分考虑物价因素等变动对医院业务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预计医院各项收入总额或必须安排的支出数量,而不仅仅只是在修改上年数据的基础上编制计划年度的预算。
综上所述,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实现财务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其将作为财务活动事前监督、合理规避财务风险、降低成本等的首选措施。因此势必要求医院在工作中应不断总结经验,使医院预算管理更加科学、合规,充分发挥其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显云.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J].会计之友,2012;07
[2]张进.对医院实施预算管理的思考[J].华西医学,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