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超长梁温度作用下应力分析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an0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超长钢筋混凝土梁的结构设计中,有时必须考虑温度效应,这取决于结构本身的特点。温度和应力影响结构裂缝和构件的产生和发展。本文应用有限元理论,研究了温度作用下超长梁的水热温度对施工过程和应力状态的影响,为超长结构梁的设计和温度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超长梁;有限元理论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02.175
  随着温度的升高,越受到重视混凝土结构。结构内外温度的变化导致结构内部温度和压力的升高,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局部裂缝,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安全性。结构温度变化引起混凝土抗裂性和导热性较差,结构温度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环境温度的变化天然混凝土材料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而膨胀,随着外界温度的降低而收缩。第二,水泥固化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使构件内部温度升高,导致构件内外温差较大,产生温度应力。
  1、温度应力对超长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1.1温度裂缝特征
  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干燥和收缩,混凝土自身在加热和冷却时膨胀和收缩。混凝土入模后,由于受模具和钢筋的约束,混凝土会出现收缩裂缝或温度裂缝。在普通超长建筑中,混凝土可能有收缩或温度裂缝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共同作用引起的温度裂缝在建筑中很常见。它的特点是快速收缩,高达总收缩的90%。六個月后可完成,一年后稳定变形最小,主要收缩区域为下底、顶层、结构梁、楼板、明挑檐等。
  1.2地层温度的影响分析
  建筑工程中的温差包括垂直和水平温差。然而,在低高度超长平面建造中,只能考虑水平温度的差异。季节性温差和太阳暴晒引起的温差可分为两类:一方面,土壤温差是——也就是说,当地气温的差异;另一方面,场地温度的差异,也就是施工现场的温度的差异,局部温度变化对整体结构的影响是有限的,不应理解为考虑现场温度的水平温差,温度差是考虑到当前结构荷载标准规定的月平均最高温度和最低月平均,可作为设计依据的是(过去30年)。设计地下室温度相对较低,相对稳定温差。而一楼的建筑暴露在外,特别是在施工阶段,没有保温措施。因此,底层受拉的是地下室外墙和混凝土墙柱、梁、板。
  1.3分析计算温度
  (1)梁:在温差的作用下,建筑底部梁产生的轴力最大。纵梁两端轴向力较大。随着不断升高的楼层,构件中的梁受建筑物底部的约束越来越小,其变形越来越大,迅速减小的是梁的轴力。当它到达顶部建筑物时,底部的粘结力会小一些。当日照温差为局部温差时,梁的轴力较小。根据有关资料,
  梁端的曲率扭矩主要取决于梁水平结构和梁间节点的刚度。在规则柱网结构中,框架梁端弯矩较大,框架端部的弯曲力矩较大。然而,在数据库和工程实践中,端部曲率力矩较小且分布均匀,可以确定温度应力对梁单元的影响集中在建筑物底部。(2)楼板:温度应力分布与发展规律于梁相似。底层与基础(或地下室顶部)接近,底层受框架梁和剪力墙的约束,导致最大应力。区别在于楼层顶部,尽管建筑物顶部的底部约束非常小。但是,由于屋面板之间较大的温差,变形约束会产生额外的温度应力,从而导致屋盖产生较高的温度应力。《高层建筑规范》要求顶层厚度为120mm,且应为双向钢筋。为了抵抗温度应力的不利影响,对建筑物的屋面进行了加固。与此同时,在建筑布置中根据经验,突变点与剪力墙交点处的应力出现突变。(3)剪力墙和柱:墙和剪力柱是垂直受力构件。建筑建筑不受纵向限制,可以自由回收。立柱内力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扭矩较低时。剪力墙的布置限制了梁、板的水平变形,增大了剪力墙周围梁的温度应力。
  1.4降低温度应力的措施
  在《钢筋混凝土设计与施工规范》中,目前设计人员最常用的方法是后浇带所述措施。早期收缩是混凝土的特点,采用设计思想是“浇筑为主”。通过初始收缩应力释放,收缩应力引减小温度变形。在很多材料的介绍中都强调,如果设计和施工处理不好,不仅会减少裂缝,还会给结构设计留下隐患。因此,传统方法可参考以下几点:间距:规范要求30~40m,气候和环境是实际距离应考虑的,约30m为宜。位置:宜在小跨度梁或受力较小的部位布置,一般布置在梁跨的1/3处;布置平面时,梁与后浇带的布置应平行。800-1000mm是宽度,规格。预留搭接宽度钢筋应满足搭接要求。加固:后浇带梁纵向加固目前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梁、板钢筋全部断开后搭接(按规定要求)。但由于梁体的粘接焊接,截面小,操作困难,不易保证质量,无法正常进行施工。第二种:断开板钢筋,连续连接梁钢筋。目前,它已广泛应用于施工中,但当梁的主筋连续且配筋数量较多时,混凝土的收缩会受到抑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案例分析
  2.1分析确定了有限元模型
  工程结构设计规范如图1所示。建立了有限元集分析模型。考虑到基础应力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在柱后施加相同的约束。同时,根据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对整个结构施加温度效应。
  在ANSYS中,分析单元是solid70。考虑到木模板的存在及其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影响水化热积累,在模型的侧、底部设计了木模板2cm厚。混凝土线膨胀系数取,混凝土导热系数为8.6kj/(M.H.℃),木模板系数为0.84kj/(M.H.℃),它们的比热容为0.96kj/(kg.℃)、1.8kj/0(kg.℃)。它们流换热的表面系数为53kj/(m2.K)、49.4kj/(m2.K)。温度初始为25℃。
  2.温度下的应力分析。(1)测定了水化热。本文采用改进的指数函数公式来提高水泥的水化热值。根据《水工混凝土设计规范》(sll91),公式计算如下:
  式中,QT为水化累积热(kJ/kg),Q0为最终水化热(kJ/kg)、t期第一阶段tn、n是常数。(2)材料的模量弹性。混凝土硬化后的弹性模量随时间变化。根据《水工混凝土设计规范》(sll91),确定了以下公式:
  式中,E是28天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n/mm2)。(3)分析计算。水泥水化热和环境温度引起的温度效应作为体积荷载作用于构件。进行计算分析采用ANSYS结构分析模块。实际工程情况是梁构件的约束条件模拟,类似于多跨连续梁。初始温度设定为当地平均温度的25%,持续13天。泊松比为0.2,密度p=2500 kg/m3。
  2.3结果分析
  从应力应变分布特征来看,支撑区附近的应力应变值较大,然而,构件中部的应力分布较低。由于混凝土的水热效应,试验的内部温度升高,
  内部变形受外部变形的限制。因此,在约束应力作用下,内应力减小,外应力增大。因此,在较大的受力约束下,构件表面容易产生裂纹。
  通过对水化热和温度分析应力分布,得出以下结论:混凝土硬化过程中释放的水化热使构件内部温度升高,从而导致构件内外温差。由于温差的存在外表面产生拉应力,内外温度升高,混凝土的拉应力逐渐增大,局部拉应力大于抗拉强度。因此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混凝土表面的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迅速膨胀,造成内部构件温差过大。外部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下,应力集中发生在钢筋混凝土梁支撑节点附近的约束条件很重要,并且可能存在竖横向裂纹,影响梁纵截面钢筋温度。
  参考文献:
  [1]张照毅.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考虑温度作用组合的研究.工业建筑,2018,37(1):42-46.
  [2]李旭.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57—58.
其他文献
【摘要】為提升公路工程质量,除确保原材料质量合格,加强每道工序质量管理外,还需按要求试验检测,以获取详细的数据指标,了解施工材料性能和工程质量,也为公路工程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作为试验检测工作人员,应加强自身学习,把握试验检测要点,获取准确的数据资料,严格按要求操作,促进试验检测水平提升。本文对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影响因素若干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探究  【DOI】1
【摘要】节工能环保成为时代发展的关键词,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在进行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大力推广节能建筑施工,并采用先进的节能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以满足时代发展要求。而结合节能建筑施工现状来看,尤其和传统的建筑施工相比,节住宅建筑施工要求和难度较高,且涉及到较为专业的施工技术,因而在具体对节能建筑的施工过程过程中,常见节能效益不够这一问题。基于提高节能建筑推广度和综合效益的角度,本文结合节能住宅建筑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民众的生活水准有了显著的提升,为此人们对居住环境及生活品质等方面也有了新的标准与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国内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在实际建造活动中,伸缩缝施工成了一项关键的内容,并且这道工序的施工品质的优劣还会直接决定道路桥梁的实际使用效果。与此同时,道路桥梁上来往的车辆非常多,很容易会对道路桥梁项目的安全稳固性产生影响,为此需要在道
【摘要】公路桥梁工程建设具有长期特点,投资规模大,风险高,施工质量控制良好,应特别注意塌方、裂缝等问题,采用合理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工程质量在公路桥梁建设方面,软土地基是典型的基础类型,需要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并采用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本文件分析了公路桥梁施工软土地基施工的技术要点,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要点  【DOI】10.12334/j.issn.1002-8536
【摘要】公路工程是社会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关系到社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正常运转,因此,在经济社会持续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不断提升公路工程的质量成为施工企业必须追求的核心目标。路桥工程作为公路工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其施工过程中涉及大量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材料在工程材料中占比较大,因此,其施工技术是否应用到位、施工管控是否符合要求,直接影响到公路工程路桥施工的整体质量。把握混凝
【摘要】随着我国的交通运输业的逐步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压力在逐步的增大,这就对正在建设的公路和桥梁在承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由于我国的地势比较复杂,很多的桥梁、公路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到跨度的问题,而在桥梁公路工艺设计的时候,如果能够有效的运用到预应力这项工艺,将会更好的提高桥梁公路的承载力以及提高相应的跨力,本文将会进一步的探索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运用。  【关键词】预应力
【摘要】近年来,热能与动力工程在各行各业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同时促进了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技术应用和创新,同时完善了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设备技术和工艺技术,提高了技术的应用。各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自身的环境污染,以减少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提高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效率。本文主要分析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热能;动力工程;应用;环境影响  【DOI】10.12334/j.
【摘要】新形势下,人们的交通出行需求增加,公路施工企业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路基作为公路施工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整个道路的性能质量,既要承受路面结构和车辆产生的荷载,地下水和地面水又会侵蚀,如果施工质量不达标,就会降低稳定性,出现沉降、坑槽等质量缺陷。灰土路基是一种常见的路基类型,不仅材料容易获得,而且能降低路基含水率、提高路基强度。以下结合实践探讨了灰土路基的施工应用。  【关键词】公路工程;灰土
【摘要】现阶段,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平时生活的出行方面。随着目前道路上的汽车保有量日益增多,因此,市政道路工程工作量的也随之越来越大,假如市政道路工程作业进程中出现比较严重的质量弊端,将会严重制约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感受,所以一定要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作业品质。当前,在真实的道路作业情况内出现了很多的品质弊端,该类质量问题均要求广大相关工程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