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讲专家:
广州大学发展研究院教育学专业研究员、现代国民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伦理学会常务理事、美国进步教育国际学刊特约编辑,重点从事家庭教育、道德教育研究。
道德是做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几乎每一种社会职业都需要道德的约束,如官员应当清正廉洁、勤恳奉公,医生应当视病人如亲人、救死扶伤,军人应当不怕牺牲、誓死捍卫祖国主权,售货员应当货真价实、童叟无欺。那么,在家庭教育中,担任家长职责的父母们要不要讲道德呢?
家长道德在家庭教育中举足轻重
曾经有一位南京的家长对孩子的文学才能寄予很大希望,每天都让自己5岁的儿子背诵古诗。有一次,因为孩子背诵骆宾王的《咏鹅》忘词,父亲反复教训,但他还是背不出来,这位父亲以为孩子愚钝得不可饶恕,一脚把孩子踢到墙角,导致其撞墙而死。
近日又有报道,广州一名6岁的女孩原先性格开朗,能歌善舞,家中来客没有不夸奖她的。可自从她父母去年迷上麻将后,孩子受到了冷落,在家里没有人跟她说话。才不过几个月,客人再见到她时发现女孩完全变了个人似的,性格孤僻,对来客毫无反应。
孩子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个体,就像正在成长的幼苗一样需要阳光、土壤和水分,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就如同这些养分一样,是孩子生命大放光彩的精神源泉。孩子的成长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家庭以外,还会受到幼儿园、学校、邻里、街道等环境和书刊、音像、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难免出现挫折和失败,这其中更需要家长和幼儿园、学校等教育机构通力合作,积极应对各种问题,才能保障孩子不断进步。
家长对于孩子的关爱和教育,既来自于所有“高级动物”养育后代的“舔犊之情”,更来自于人类培养后代的社会意识,即家长应该担任教育者身份所应有的“职业道德”。有了这种道德,家长就能自觉地担负起培养孩子的责任,保障孩子成长的大方向正确无误。反之,一旦缺乏了这种家长道德,就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家庭教育责任,或者完全随心所欲地对孩子施加消极的影响,甚至给孩子带来灭顶之灾。
“显性”与“隐性”的家长道德准则
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那样专业,而家庭生活对于子女身心发展的影响活动,可划分成两个层次:一是狭义家庭教育,指家长直接促进子女身心发展的活动,如读书指导、表扬批评、检查学业、培养特长、谈话答问等,这些属于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家庭教育”;二是广义家庭教育,指家长素质和家庭生活对子女身心发展的影响,如家长道德修养、家长文明举止、家庭优美环境、家庭和谐关系等对于孩子的积极影响,这些都是比较抽象的“隐性家庭教育”。
在“显性家庭教育”中,家长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主要包括以下5条:
——从心底里喜欢和
疼爱自己的孩子,不管他有多少缺点,都对孩子的未来充满希望,尽量多和孩子在一起交流,尽力保障他的生活幸福:
——把孩子当作一个
独立的生命个体,保障他应有的言论自由和行动自由,在有关孩子的事情上倾听他的想法,尽量尊重其选择,宽容其过失:
——体谅孩子说话做
事的水平,自觉为孩子的生活幸福和学习进步提供适宜的条件,尽量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孩子的伤害;
——主动了解孩子的优点和缺点,激励和强化孩子的优点,纠正孩子的不当思想和行为,启发他向着更高更好的方向努力;
——注意观察和欣赏孩子的闪光点,学习孩子的真诚、善良、勇敢、勤奋、礼貌、助人等优良品德,以孩子为一面镜子改造自己的消极心态。
在“隐性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当遵循下列道德准则:
——无论对待自己家人还是客人都用尊称,讲究礼仪,继承民族优良传统,抵制社会上的粗俗行为,不讲脏话,不妄加评论他人;
——具有较强的法制和纪律意识,自觉按照各种法规处理人和事,反对各种违法乱纪的行为,不因个人或家庭利益损害公众利益;
——关注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敬重为科学进步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把学习作为家庭生活的重要部分,坚持在闲暇时间读书思考;
——热爱家庭生活,
发扬家庭民主,维护每个家庭成员的正当权益,充分交流思想和感情,协商决定家庭重大事宜,共同分担家务劳动;
——把健康放在家庭生活的重要位置,抵制过量烟酒、起居无常等不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营养合理、运动足量、劳逸适当、心情舒畅。
生活中修炼家长道德的6大路径
以上林林总总列出了家长道德的十大准则,应该说完全做到上述要求是不容易的。但是,为了家庭幸福、为了孩子成长、为了生活愉快,家长必须注重修养,努力践行这些道德准则。春秋时期的著名学者曾参重视家庭教育中的言传身教,为了兑现妻子给儿女们杀猪吃肉的许诺,不惜杀掉家中仅有的一头猪,以此教育孩子养成诚实的品质。近代谭嗣同的母亲勤劳、挚朴,身为四品官员之妻,仍操持家务,给谭嗣同的成长留下了不可抹消的印记。今天的儿童家长,应该以这些圣贤为榜样,提升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道德资本,做一个真正受儿童敬仰的家长。
这里介绍若干提升家长道德的路径,家长不妨一试:
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必须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为此应当时刻想到自己肩负的家庭教育任务,自觉加强教育子女方面的道德修养;
家长道德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通过阅读书刊、参加讲座、思想交流、节目欣赏等方式来获得,深刻理解各项家长道德准则的涵义;
家长道德修养要落实在行动上,为此家长应当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在教育子女的各种具体活动中努力体现家长道德,赢得孩子的敬佩;
家长应当主动与邻居、同事或相识的家长讨论,也可以在学校或社区组织的相关活动中交流思想,品评各种家庭教育行为的道德价值;
不要以为孩子年龄小就可以不对他们讲道德,其实孩子也有他们的精神世界和评价方式,应当把孩子的要求作为改进自己道德行为的重要依据;
无论是同龄家长的意见,还是孩子对家长的意见,最终都要通过内部思想矛盾斗争影响自己的行为,所以家长要及时检查和改进自己的道德行为。
广州大学发展研究院教育学专业研究员、现代国民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伦理学会常务理事、美国进步教育国际学刊特约编辑,重点从事家庭教育、道德教育研究。
道德是做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几乎每一种社会职业都需要道德的约束,如官员应当清正廉洁、勤恳奉公,医生应当视病人如亲人、救死扶伤,军人应当不怕牺牲、誓死捍卫祖国主权,售货员应当货真价实、童叟无欺。那么,在家庭教育中,担任家长职责的父母们要不要讲道德呢?
家长道德在家庭教育中举足轻重
曾经有一位南京的家长对孩子的文学才能寄予很大希望,每天都让自己5岁的儿子背诵古诗。有一次,因为孩子背诵骆宾王的《咏鹅》忘词,父亲反复教训,但他还是背不出来,这位父亲以为孩子愚钝得不可饶恕,一脚把孩子踢到墙角,导致其撞墙而死。
近日又有报道,广州一名6岁的女孩原先性格开朗,能歌善舞,家中来客没有不夸奖她的。可自从她父母去年迷上麻将后,孩子受到了冷落,在家里没有人跟她说话。才不过几个月,客人再见到她时发现女孩完全变了个人似的,性格孤僻,对来客毫无反应。
孩子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个体,就像正在成长的幼苗一样需要阳光、土壤和水分,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就如同这些养分一样,是孩子生命大放光彩的精神源泉。孩子的成长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家庭以外,还会受到幼儿园、学校、邻里、街道等环境和书刊、音像、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难免出现挫折和失败,这其中更需要家长和幼儿园、学校等教育机构通力合作,积极应对各种问题,才能保障孩子不断进步。
家长对于孩子的关爱和教育,既来自于所有“高级动物”养育后代的“舔犊之情”,更来自于人类培养后代的社会意识,即家长应该担任教育者身份所应有的“职业道德”。有了这种道德,家长就能自觉地担负起培养孩子的责任,保障孩子成长的大方向正确无误。反之,一旦缺乏了这种家长道德,就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家庭教育责任,或者完全随心所欲地对孩子施加消极的影响,甚至给孩子带来灭顶之灾。
“显性”与“隐性”的家长道德准则
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那样专业,而家庭生活对于子女身心发展的影响活动,可划分成两个层次:一是狭义家庭教育,指家长直接促进子女身心发展的活动,如读书指导、表扬批评、检查学业、培养特长、谈话答问等,这些属于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家庭教育”;二是广义家庭教育,指家长素质和家庭生活对子女身心发展的影响,如家长道德修养、家长文明举止、家庭优美环境、家庭和谐关系等对于孩子的积极影响,这些都是比较抽象的“隐性家庭教育”。
在“显性家庭教育”中,家长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主要包括以下5条:
——从心底里喜欢和
疼爱自己的孩子,不管他有多少缺点,都对孩子的未来充满希望,尽量多和孩子在一起交流,尽力保障他的生活幸福:
——把孩子当作一个
独立的生命个体,保障他应有的言论自由和行动自由,在有关孩子的事情上倾听他的想法,尽量尊重其选择,宽容其过失:
——体谅孩子说话做
事的水平,自觉为孩子的生活幸福和学习进步提供适宜的条件,尽量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孩子的伤害;
——主动了解孩子的优点和缺点,激励和强化孩子的优点,纠正孩子的不当思想和行为,启发他向着更高更好的方向努力;
——注意观察和欣赏孩子的闪光点,学习孩子的真诚、善良、勇敢、勤奋、礼貌、助人等优良品德,以孩子为一面镜子改造自己的消极心态。
在“隐性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当遵循下列道德准则:
——无论对待自己家人还是客人都用尊称,讲究礼仪,继承民族优良传统,抵制社会上的粗俗行为,不讲脏话,不妄加评论他人;
——具有较强的法制和纪律意识,自觉按照各种法规处理人和事,反对各种违法乱纪的行为,不因个人或家庭利益损害公众利益;
——关注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敬重为科学进步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把学习作为家庭生活的重要部分,坚持在闲暇时间读书思考;
——热爱家庭生活,
发扬家庭民主,维护每个家庭成员的正当权益,充分交流思想和感情,协商决定家庭重大事宜,共同分担家务劳动;
——把健康放在家庭生活的重要位置,抵制过量烟酒、起居无常等不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营养合理、运动足量、劳逸适当、心情舒畅。
生活中修炼家长道德的6大路径
以上林林总总列出了家长道德的十大准则,应该说完全做到上述要求是不容易的。但是,为了家庭幸福、为了孩子成长、为了生活愉快,家长必须注重修养,努力践行这些道德准则。春秋时期的著名学者曾参重视家庭教育中的言传身教,为了兑现妻子给儿女们杀猪吃肉的许诺,不惜杀掉家中仅有的一头猪,以此教育孩子养成诚实的品质。近代谭嗣同的母亲勤劳、挚朴,身为四品官员之妻,仍操持家务,给谭嗣同的成长留下了不可抹消的印记。今天的儿童家长,应该以这些圣贤为榜样,提升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道德资本,做一个真正受儿童敬仰的家长。
这里介绍若干提升家长道德的路径,家长不妨一试:
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必须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为此应当时刻想到自己肩负的家庭教育任务,自觉加强教育子女方面的道德修养;
家长道德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通过阅读书刊、参加讲座、思想交流、节目欣赏等方式来获得,深刻理解各项家长道德准则的涵义;
家长道德修养要落实在行动上,为此家长应当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在教育子女的各种具体活动中努力体现家长道德,赢得孩子的敬佩;
家长应当主动与邻居、同事或相识的家长讨论,也可以在学校或社区组织的相关活动中交流思想,品评各种家庭教育行为的道德价值;
不要以为孩子年龄小就可以不对他们讲道德,其实孩子也有他们的精神世界和评价方式,应当把孩子的要求作为改进自己道德行为的重要依据;
无论是同龄家长的意见,还是孩子对家长的意见,最终都要通过内部思想矛盾斗争影响自己的行为,所以家长要及时检查和改进自己的道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