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诗罢灯

来源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fengl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是蔡襄的故鄉,他心中暗想:今年要把灯会办得比往年更气派,让老百姓过个喜庆佳节。







其他文献
随着汽车LED前照灯在市场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LED前照灯的安全使用问题被大家所关注,各种潜在的风险需要被发现并解决。本文针对LED前照灯导线通过毛细效应进水的风险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对于LED前照灯导线进水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找出了影响毛细效应的导线因素。其次,对不同安装方式的导线进行了毛细吸水测试,发现导线中的水在毛细效应的作用下会进行爬升。同时,测试了不同液体条件下毛
唐代行书写得好的人有很多,但多被那些书坛巨匠的名气所掩盖了。  爸爸你这是在说谁呀?  宋代的黄庭坚写了一首诗专门赞颂他。“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疯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杨疯子?爸爸你就别再卖关子了!  杨凝式,字景度,号虚白,世称“杨少师”。他生于唐代末年,历经六个朝代,终年八十二岁。杨凝式在书法史上历来被视为承唐启宋的重要人物,“宋四家”都深受其影响。代表作品有《韭花帖
期刊
天色渐晚,一个偏僻的地方,几座窑炉烧得正旺。人们虔诚地等在窑炉口,等待着大事件的发生。终于,红彤彤的液态金属流出了窑炉,经过一个工人手里的长勺,被缓缓注入窑炉口附近巨大的“土立方”里面。  在场所有的人都屏息凝神,眼看着经过数次加工的滚滚热流消失在“土立方”里面。  人们紧张地期待着,伴随着热流的溢出,液体由沸腾渐趋平静。  人们期待着热流冷却,期待着经过熔化、提纯、合成、浇铸,最终金灿灿的重器在
期刊
古代故事  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十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他命令文臣们编写了一部规模宏大的百科全书——《太平御览》。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太平兴国年间,皇帝親自阅读的书。它收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文献的精华,分成五十五个门类,全书共一千卷,是一部极有价值的典籍。对于这样一部巨著,宋太宗要求自己每天至少读三卷,一年内全部读完。  当宋太宗下定决心阅读这部巨著时,有人觉得皇帝每天为国操劳,还要去读这么一部大
期刊
就我一个人的时候  [美] 爱·格林菲尔  就我一个人的时候,  闭起眼睛,我真快活。  我是双胞胎,  我是小酒窝,  我是玩具仓库,  我是动人的歌,  我是吱吱叫的松鼠,  我是一面铜锣,  我是棕色的面包皮,  我是树枝变成了红色……  反正,  我想是什么,就是什么,  我愿做什么,就能做什么。  可是,  一睁开眼睛,  唉!  我还是我。  (王济民 译)  当我闭上眼睛,世界似乎都
期刊
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江南的夏日,离不开一池池清荷。碧绿的荷叶,玉石翡翠般挤满荷塘。是怎样的一種繁茂和旺盛啊!  塘水清澈可鉴,那些调皮的小鱼儿,尾鳍轻摇,你的心中早已是涟漪四起。目光追随着小鱼儿,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恍惚间,如在梦中。  一群采莲的姑娘翩然而至,她们素衣
期刊
中国有句古话,“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生之情,历久弥新。今天,小鸿雁“云中又寄锦书来”,这是一封“当代草圣”林散之写给老师——国画大家黄宾虹的书信,信中满是他对恩师的深厚感情,也是一篇难得的草书佳作。  看信之前,先聽听林散之和老师黄宾虹之间的小故事吧!  林散之年少时聪明好学,经人推荐,到了上海拜黄宾虹先生为师,开始了他的学画生涯。黄宾虹很器重林散之,不仅把自己珍藏的数百卷名家书画真迹给他观赏
期刊
炎炎夏日,吃一支香甜可口的雪糕,真是一件快樂的事。对于“雪”这个字,我们已经很熟悉了,不过从古至今,“雪”的字形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看,甲骨文 ,上面的 就像小水珠从天而降,它表示“雨”。下面的 看起来像两根小羽毛,其实它是“彗”的本字。如果只从字形来想象,天气寒冷,空中的水珠儿凝结,天上也就落下了一片片羽绒状的雪花。哇,“雪”这个字的意境很美呢!  篆书的“雪”下面有一个“手” ,是不是意味着用
期刊
學生作品选登
期刊
暑假到了,好开心啊!但是我仿佛看到同学们愁眉苦脸地捧着一大堆练习册,感叹着:“作业好多啊!”这次,就让我们来看看古代的书长什么样!  你们看,左下图是战国时期的竹简,当时的人们在狭长的竹片上穿了孔,用牛皮绳把很多竹片穿起来,然后在竹片上写字。而右下图就是它的象形文字——“册”,古人所看的书籍。你们想想,如果老师布置一篇400字的作文,需要多少根竹片才能写完啊!  咦,那如果古代人用竹片编写字典,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