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识字教学中渗透优良传统文化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11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像一幅水墨画,像一首古诗,更像是一个千古之谜。由最初零散的、个别的字符逐渐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再通过人为规范,成为一种文字体系,内涵极其丰富。我国著名语言學家罗常培曾经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的过去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怎样让我们的语文识字课堂盛开优良传统文化之花呢?我认为要站在“认识汉字就是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识字教学,从传统的的优秀文化中汲取汉字精华,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来反哺识字教学,助力识字教学。
  一、了解汉字的发展变化,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世界文字主要分为两大体系,即象形文字和拉丁文字。汉字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是表意文字的典型,汉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你”“我”“他”.在我们的方块字中潜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教师可简要地向学生介绍这些汉字的造字特点,利用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并根据造字特点进行形义联想。如教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单元时,通过多媒体演示象形文字“日、月、水、火、羊、鸟、兔等”这几个字演变的大致过程。让学生说说像什么?再告诉学生其实上面这些字叫象形字,这是汉字最初发展阶段,之后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让学生切身感受动笔画一画,推荐学生阅读《甲骨文的发现》了解汉字起源于甲骨文。通过这些让学生对汉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加深了对汉字的感情。
  汉字是表意文字,许多汉字从外形上就可以知道它的大概意思,因此,我们还可以采用字理识字法。如学习“明”时,引导学生发现“明”是由两个象形字“日”和“月”组成的会意字,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还可以用图解法学习“灭”“男”“休”“灾”,让学生看图猜字,然后编顺口溜形象的记忆;而“尖”“鲜”“从”等字可用联想法教学,让学生看字想象画面。“笑”字令人欢快,“哭”字一看就像流泪,学生沉浸其中,感受到祖先造字的智慧,欣赏汉字的独特美感,这些有影无形的图画,这些横竖钩点的奇妙组合,进一步激发了学习汉字的兴趣,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
  二、利用诗词韵语,体会汉字的奇
  古代诗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品味。在小学课本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内涵,在识字的同时,感受古诗文所凝结的文化精华。
  识字教学中还可采用传统的韵语形式,如对子歌、绕口令、童谣、儿歌、谜语、谚语、歇后语、顺口溜等,指导学生识字。《对韵歌》中的“云对雨,雪对风,花对树,鸟对虫”,学生读起来郎朗上口。拼音教学中的绕口令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进行识字,学生识字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春节童谣》用幽默明快的语言把过年的热闹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在识字、诵读中体会祖先们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
  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搜集编写字谜、歇后语、顺口溜等,这种形式学生会非常喜欢。比如为了记住“草”字,可以编字谜“没头就是早,早上长青草,牛羊见它乐,禾苗见它恼”。随着学生所学知识的增多,他们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编一些简单的字谜。如“芽”,有学生编了“牙上长草了”,如“实”,有学生编了“头上戴一个大帽子”。字谜虽简单,却是学生可贵的创造。老师与学生编的字谜,还可让他们带回家让家长猜,考考自己的爸爸妈妈,比比谁更棒。这种方法既能激发学生对字谜产生浓厚的兴趣,又能展现汉字的趣味性。
  除此之外,汉字谐音的表现形式很多,有古诗、歇后语、对联等,如古诗《敕勒歌》中最后一句“风吹草低见牛羊”,歇后语比较常见,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工具书、网络等去搜集谐音歇后语,如“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搜集后让同学互猜,作为课间小游戏,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充分感受到了汉字的奇特。
  三 、探秘汉字的文化内涵,感受汉字的灵动
  汉字是形象美丽又蕴含智慧的文字,古人“因物生义、由义取音、依音造字、声义相关、声转义连、音义相联、音近义通”,故可“由字求声,沿声寻义”。
  识字时,在学习字音和记住字形的同时也要渗透字义。汉字一字多义,一音多字,如果不探索汉字的文化内涵,那学生就会感到识字很枯燥、乏味。只有把汉字的音、形、义和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学生才会感到汉字的独特魅力和非凡灵动的美。汉字的基本特点是表意。一个汉字基本上就是一个词,表示一定的意义。利用“扩词”丰富字义,如当学生明白了“视”字表示近看,“跳”字表示远看的意义后,在今后遇上“审视”、“注视”和“眺望”、“远眺”等词时,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它们的意义和用法了。还可以指导学生用“反义词”的方法来理解“美”的字义;通过借助字典这一工具书来理解“丽”的字义;充分利用课文所提供的语言环境和插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及汉字本身的特点,理解字义;运用形声字的特点理解字义等方法。给会写字组词时不要漫无目的的随便组词,最好是结合这个字在课文中的字义来组相同字义的词语,学以致用,如一年级上册我的学校一课中习是指学习,那么可以组词为自习、复习、学习。
  此外,依托经典识字,诵读《弟子规》有关语句,巩固对“诚实”的认识;《三字经》中“教之道,贵以专”体会专心的重要;可搜索有关“热情”的成语,加深对“热情”的理解;学习成语时,了解成语的典故,在典故中挖掘词义,熏陶文化情感。认识有关花草的词语时,向学生介绍这种植物背后的经典诗句,在古诗词中熏陶中华传统文化。这样,整节课的教学无不显示着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汉字是文化的产物,又服务于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小学生对传统文化深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相对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这既丰富了汉字教学的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将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植根在学生心灵深处,让他们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其他文献
摘 要:思維以知识为载体,在尝试理解中,展开大脑中的知识网络结构搭建,触及自己已知的生活信息,整合知识资料形成思维结果,求知的过程中要注重求同存异,抓住知识本身的特点展开思维发散,而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质疑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结合数学的兴趣延伸想象思维、创新思维,强化数学的逻辑思维与感知能力,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形成独立的思维意识,透过问题的表象看本质,以思维的延伸获得对数学更深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的发展也日趋完善。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是近年新出现的一种阅读教学方法,它的出现不仅在教师群体中得到了重视和肯定,在教育界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新课程标准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实践证明,这种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对小学语文的学习非常有效,我们在运用这种方法教学的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创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方法  引言  群文阅读是指在小学语文
期刊
语文教学是培育和升华生命的教育事业,有助于启迪学生的人文灵魂,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是否能够愉悦学习,能否收获有价值的语文知识,都由教师的调控与掌握来决定。伴随深入实施的语文新课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除了讲授基本的语文知识,还必须重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目的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应当真正打造为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学习园地。教师应当致力于探究怎样可以使语文课堂活跃起来,让
期刊
摘 要:教学活动展开的主要场所是课堂。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课堂教学都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师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任务,即投入的时间、精力与“产出”的关系。它是衡量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着学生作为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教学;教学效率;提高方法  向课堂要
期刊
摘 要: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将音乐这门学科的魅力传达给学生,采用情感教育的教学方式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教师而言,教授音乐理论知识只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思维的培养,让学生通过与音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多方面去理解生活的真谛,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为了更好的将来而奋发图强。本文主要对初中音乐教学与情感教育的结合途径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感教育
期刊
摘 要: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认为学生只要掌握相关英语知识,得到高分成绩最重要,所以只注重学生对词汇量和语法的掌握,但这已经违背了英语教学让学生可以在交流过程中流利地表达英语的目的。教师应该意识到口语的重要,积极更新教育理念,找到正确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不再学习哑巴英语。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交际;教学改革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期,国际交流日益密切,我国与各国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要想更
期刊
摘 要: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就受到应试考试制度的影响,在我国各初中校园之中考试分数成为了各学生、家长、老师最敏感的字眼。考试分数阻碍了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的覆盖性及对于一个学生的整体评价。尤其是对于农村的学校而言多数学校教师会极为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偏爱成绩较好的学生甚至出现凭借考试排座位、选取班级干部等。本文对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换方法提出浅要分析,希望对当今农村教育事业
期刊
摘 要:高中阶段的教学任务是非常繁重的,想要学生们在这种环境下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一定要改变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将现代化的技术和理念应用到高中教學工作中,实现对教学模式的优化和完善。化学是高中阶段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微课是当前教育工作中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到化学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们对化学知识有个深入的理解,在学习新知识方面也有着促进作用,有效降低了教師的教学负担,提升了整体的教学效
期刊
摘 要: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游戏是儿童生来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游戲是最适合学前儿童的一种活动形式。幼儿课程游戏化,就是把幼儿课程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知识、获得体验,并为其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游戏 幼儿课程游戏化 游戏环境创设  在幼儿游戏化课程中,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是幼儿积
期刊
摘 要:数学学科经过不断的发展,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探索下,如今的数学已经为人类发展贡献了太多太多,其具有逻辑性、抽象性、实用性等特点被无限制的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小学数学算是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而在小学数学之中,应用题的地位尤为重要,应用题不仅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但是在目前的应用题教学之中还存在着些许问题,对此,本文将具体阐述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破解对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