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表率

来源 :紫光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ke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央国家机关及其领导干部要时时处处严要求、做表率的要求,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一步弄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问题,对于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做表率的自觉性,有着重要意义。
  什么是党的群众路线
  对什么是群众路线,党的十四大以来的党章有权威、完整的表述:“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一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表述,内容至少包括四个方面: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我们党最根本的立场和宗旨,是每个党员思想与行动的最高准则。党的组织和党员如何对待群众,如何看待和处理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政治态度问题、党性问题。对此,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第一要义。
  (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我们党要获得正确的认识,必须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这一点,毛泽东同志曾这样论述: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三)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从领导方法、工作方法的角度界定了群众路线,提出了“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著名论断。这对我们党来说是重大的创造性贡献。群众路线是方法论,它正确地解决了主观与客观、认识和实践、领导和群众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了主观和客观相一致、理论和实践相统一、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四)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三大作风之一。邓小平同志指出:“骄傲,专横,鲁莽,自作聪明,不同群众商量,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为了自己的威信而坚持错误,是同党的群众路线根本不相容的”;“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因此,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党的工作作风的标准和体现。
  为什么在新形势下重新强调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一)坚持群众路线是消除脱离群众的危险、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人心向背,历来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原因。毛泽东指出:“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不解决要不要民众的问题,什么都无从谈起。”邓小平同志针对部分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现象,严正指出:“过去我们为什么能打胜仗,就是靠不脱离群众,现在忘记这一点,是非常危险的,是致命伤。不要以为我们共产党是金字招牌,如果脱离群众,党的威信是靠不住的。脱离了群众,任何英雄也办不成事情。共产党员要与群众同甘共苦,这是我们的老章程”。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一些执政多年的老党、大党,纷纷失去政权。其最重要原因就是失去人民支持,被人民所抛弃。此点非常值得我们警惕!
  (二)坚持群众路线是凝聚人民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提出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圆梦,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13亿人民的共同努力。一盘散沙,不可能实现。习总书记说得好:“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像是在大海中航行的一艘超级巨轮,我们每个人都在这艘巨轮上,只有大家齐心协力,“中华号”巨轮才能乘风破浪、奋力前行。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怎样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群众路线,不仅是一个深入学习、深刻理解的过程,更是一个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血脉相融的过程”,要“注重从树立群众观点、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增进同群众的感情和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强修养和锻炼”。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应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个根本。时刻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坚持为民用权,为民谋利,党员干部才能够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我们党才能无往而不胜。
  (二)要坚持向群众学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只有向群众学习,才能了解民情、集中民智、作出科学决策,才能找到创新思路、改进工作的源头活水。毛泽东曾明确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邓小平也多次强调,我们的发明是从群众那里得来的,我们只是“把它们概括出来,提出了方针政策”。老一辈革命家的言传身教是值得我们深刻领悟的。
  (三)要掌握群众工作方法,提高群众工作本领。正确的方式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保障。一是要深入地而不是肤浅地调查研究。习总书记就是这方面的典范。2003年1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接受央视《东方时空》专访时说:“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应该跑遍所有的县、市、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就任总书记后,赴全国各地调查研究,轻车简从,人民群众说,党的好传统又回来了。二是鲜活的而不是僵死的思想政治工作。淮海战役中,我军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通过在战壕里开诉苦会等方式,成功改造数十万俘虏兵,实现了“即俘即补即教即战”。结果是我们越打人越多,国民党越打人越少。战争胜负不言自明。三是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拉近民众与党的距离。四是努力学会运用新媒体。我国有5.64亿网民,每天在网上对社会公共事务发表评论。我们要积极主动运用好网络阵地,宣传诠释党和政府的决策,同时,又要善于搜集和吸纳网民意见,及时处理问题,改进工作。
  (四)要为群众办实事,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认干不认说。要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着力改善民生,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难题,切实提高服务群众水平。重点做好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及物价等工作,真正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升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
  (五)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领域各方面的根本性工作,必须有长效机制来保障。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把规律性认识上升为制度,切实增强制度执行力,推动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切实管用的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在一手抓制度制定的同时,还要一手抓制度落实,两手抓,两手硬,不让制度成为管看不管用的“稻草人”,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真正取信于民,真正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作者为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本文系所讲党课的摘录)
其他文献
自从得悉北京电视台的朋友们酝酿拍摄《咱老百姓》(以下简称《百》剧)那时起,便引起笔者极大的兴趣和关注。该部系列片中相继拍竣的不少作品笔者亦有幸先睹为快。说实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