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机处里讲究多

来源 :爱你·心灵读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p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朝有一个规定——不奉圣旨擅入军机处者斩,即使是亲王也不例外。
  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奉诏进京,商议官制改革。他走到军机处的台阶底下时,说什么也不肯再往前多迈一步了。张之洞之所以那么大的官都不敢迈一步,是因为他不是军机大臣,不能进入军机处。慶亲王奕劻是军机大臣,他对张之洞说:“干吗呢你,腿抽筋了?快来呀。” 奕劻天天走,习惯了,没觉得进军机处有什么不合适,可张之洞懂规矩,因为世宗皇帝遗训,没命令敢进来就宰了你。
  军机大臣平时早上三点多钟起床,然后到军机处值班。皇帝一般七点钟起床,清朝的皇帝一个个都精力旺盛,像康熙、乾隆可以整宿都不睡觉,一直看书。清朝的皇帝都勤政,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清朝的军机处都快设到寝宫里面了。寝宫里面住着的是皇帝、皇帝的家人以及伺候皇帝和皇帝的家人的人。这么说来,军机大臣的地位其实跟宫女、太监差不多。清朝军机大臣的地位相当于明朝的宰相,但实际上和皇帝的大秘书差不多。皇帝不一定每天都上朝,却每天一定要见军机大臣。皇帝一说叫起儿,就是叫军机大臣;要是说六部九卿都来,那就是叫大起儿。军机处一设置,议政王大臣會议就名存实亡。军机处一直到1911年才裁撤。
  军机处这么重要的一个机构,在清朝却不是法定机构,《大清会典》里都不见有记载。它就是一个临时机构。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皇帝因西北军情紧急,设立军机处,三年后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军机处负责每日觐见皇帝,商议处理军务。
  军机处的设置使中国专制主义皇权达到了顶峰。电视剧里面和珅与纪晓岚的那些事儿演得多,纪晓岚见了皇上称臣,和珅称奴才。旗人称奴才,汉人称臣。能称奴才的,那证明是皇帝的家里人,这是爱称,称臣是皇帝跟你有些见外。
  中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发展到清朝变成了主奴关系。乾隆想要汉人也称奴才,但汉人比较重面子,汉官就是不干,反弹比较大。乾隆只得恨恨作罢,下了一道圣旨,意思是说:你们虽然称臣,但跟奴才是一样的,你们别给脸不要脸,说你咳嗽还真就喘上了。
其他文献
近日我去一个老友家作客,在聊到数十次进藏采访时,老友忽然说起一个我们都熟悉的领导。他说那个人真好,厚道。我心下暗暗诧异,因为我对那人的印象可不好,感觉是个没啥能力、只会说套话的人。老友回忆,20世纪90年代他们去西藏边关拍一个大型纪录片,路很烂,保障他们的吉普车一路走一路坏。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打電话给那个领导,不想领导听了后马上说:“用我的车保障你们,你们的安全很重要。”说罢立即把自己的丰田越野派
期刊
去年中秋節,南京有位80岁的老太太在家里去世了,80天以后才被发现。  大概可以推测出,首先,这80天中,老人的子女要么没有尝试过联络,要么联络未成功却没有察觉有异常。不管是何种情况,子女和老人之间应该没有保持联系的日常习惯。其次,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没有走动密切的邻里和朋友。  每家都有每家的习惯和文化,也许恰好这就是一家内向、沉默的人,外人不便置喙。只是这样的习惯使得这件事的悲剧色彩更浓烈,也
期刊
在墨西哥的时候,隔壁房间的瑞士老头给我讲他在古巴生活的经历。  老头说他是学法律的,当过记者,当过教师,做过生意,现在靠退休金生活。  我问:“古巴的免费医疗、免费教育不也挺好?只是不知道政府哪来的钱支付那些费用?”  “革命成功以后没收了富人的资产和外国人的资产,把银行及值钱的企业收归国有。有苏联的时候伸手问苏联拿……你在古巴要小心,莫谈国事。”  我问:“你在古巴住了六年,都做了什么?”  “
期刊
木须肉带领我们下车,这里是马拉河,已经到了坦桑尼亚、肯尼亚两国的边界。他找到一个黑人边境警卫,持枪的警卫收下我们的1000肯尼亚先令,答应带着枪保护我们到处逛逛。  带领我们的新朋友叫阿布,每走三步,他就要我们摆一个姿势,以帮我们拍照。鳄鱼在河边晒太阳,秃鹫在天上盘旋着寻找腐肉。我们真担心会从河里蹿上来一条鳄鱼,或是从草丛里跑出一条蟒蛇,结果这个老兄信誓旦旦地拍着他的枪说,根本不用怕,他有枪,我都
期刊
来我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工作坊的学生会发现我们这里有一个奇怪的规定,就是在上完全部課程后,七天之内不准做出重大决策。  有的学员不理解,偷偷做出重大决策,一般三个月以后都后悔不迭——你在激动的情况下做出来的决策根本不足以让你坚持下去。  我一个美国的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约会原则:在社交场合认识的人,拿到对方联系方式以后的72小时之内,都不应该给对方打电话。因为72小时之内,你对对方的感情都只是生理冲动
期刊
在人們的谈话过程中,当一句话结束或中间停顿的时候,人们都倾向于将眼睛移开一会儿,除非他们被讲话者吸引得如醉如痴或者两个人正在热恋。那种“他简直不能将视线从她身上移开”的说法,具有非常现实的根据。相爱的人们谈话时不仅喜欢有较长的目光接触,而且即使在谈话结束以后,也不愿将视线从对方的脸上移开。如果当你结束讲话以后,对方的眼神仍然在你的身上流连,你的心中就会燃起熊熊的火焰。  几年前,我雇佣过一位木匠杰
期刊
阿东在夜总会当保安,这天,他不小心把新买的手机弄丢了。  阿东心疼坏了,赶紧拨过去,还好手机没关机,响了几声就接通了。阿东说:“朋友,咱聊聊,我的手机怎么会在你那里?”  对方声音憨憨的,而且满口方言,说自己是在路边捡的。  阿东说:“兄弟,做人要厚道。你把手机还给我,我给你200元,请你买烟抽。”不料對方说:“你以为我傻呀?捡到了就是我的,凭什么还你?”阿东急中生智,说:“你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吗?
期刊
康乐小区有个叫王小帅的,以前做过电工,大家都知道他是个“电老鼠”,一直在偷公家的电用,可就是抓不到证据,这让他好不得意。  康乐小区是个新小区,供电系统很先进,电力防盗设备齐全,供电房也锁得牢牢的,物业还安排了专门的电力稽查员,想要偷电比登天还难。当然,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嘛,更何况王小帅还是个专业人士。  一搬来康乐小区,王小帅就开始寻找可以偷电的方法。一番勘察后,和他想的一样,小区总共有两条
期刊
半年前,老婆和我大闹一场,逼着我和她一起到民政局办了离婚手续,然后她带着十岁的儿子头也不回地回了娘家。  不久,张局长知道了我离婚的事,将我叫到他的办公室,亲切地对我说:“听说你和弟妹离婚了,我给她打了好几个电话,希望她能回心转意,可她坚决不同意,说你每天早晨五六点钟就出门,晚上从来没在十点钟前回过家,节假日也全都待在单位里,从来没有将家当回事!都怪我,只知道给你工作上压担子,让你没有时间照顧家…
期刊
当年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安徽人称霸学术界,大肆贬低湖北学人,熊十力听了“毛发倒竖”,这才一头钻进故纸堆,要为湖北学人长志气。那时,他已经35岁了,生活异常窘迫。一次在某山寨为幼童讲课,他只有一条裤子,有时裤子洗了还没干,就只穿着一件长衫,里面光着腿,人稱“空空道人”。  熊十力苦读佛学三年,学业大成,其毕业论文脱颖而出。1922年,在梁漱溟的推荐之下,应蔡元培之邀,熊十力成为北京大学法相唯识课的特约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