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书志传》《两朝志传》的史传倾向分析

来源 :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y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书志传》和《两朝志传》同属于说唐系列小说发展初级阶段的作品,两部小说的编订者都怀有“补经史之所未赅”和“裨益风教”的目的。但事实上,两书都未能像《三国志通俗演义》那样使“士君子之好事者争相誉录”。为什么自视甚高的上层社会竭力推崇的“精心”之作却颇受冷落,而趋近于街谈巷议的俚俗之作却广泛流传呢?这主要是以教化为目的的所谓“精英文化”与以娱悦为主旨的世俗文化之间的隔阂造成的,尽管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两书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严重的史传倾向也促使作品自身疏离民间,这是传统的“史贵于文”的观念造成的,同
其他文献
我国各高校在近些年的外语教学过程中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还有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及弊端日益暴露出来,这对我国整体的外语教育事业发展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本文主要就当前我
林则徐、魏源、徐继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先路人物。1839年,林则徐受命赴广东禁烟。在与奸诈的鸦片贩子、蛮横的英国官员直接打交道的过程中,他深感“不谙夷情”之苦,于是
共和国建立伊始 ,中国共产党人在带领全国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 ,恢复国民经济的同时 ,已开始探索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这一重大课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
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要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保持和发扬凝聚和激励人民的强大的精神力量。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凝聚和激励人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辨证关系着手,主要介绍我在机械基础这门课的教学中是如何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探索,并比较传统教学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