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过程、科学内涵与赓续发展

来源 :马克思主义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刻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必须立足于党的性质与宗旨、初心与使命、共产党人的政治操守与精神品格,既要深刻认识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历史时空、物质载体与生成逻辑,更要深刻认识其思想根源、内容结构与内容逻辑。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历史与现实逻辑、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与实践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格化逻辑等,彰显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与理论逻辑;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志向与政治志气、根本宗旨与政治底气、革命精神与政治勇气、政治气节与政治骨气。作为精神之源,百年来伟大建党精神沿着具象化、人格化两大路径发展。新时代,提出并强调伟大建党精神,既有强烈历史情怀,更具强烈现实情怀,旨在用伟大建党精神激励党员干部昂扬奋斗、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与伟大事业。
其他文献
本文从"要从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中汲取立德树人的精神动力,聚力理想信念教育"要从建党精神‘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中汲取立德树人的职业操守,坚持教书育人职责""要从建党精神‘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中汲取立德树人的奋斗精神,力行张显育人品格""要从建党精神‘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中汲取立德树人的忠诚担当,恪守人民满意价值追求"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用伟大的建党精神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
微信、微博等传统社交工具已经由仅具单纯的社交功能向兼具社交与商业双重功能转换。微商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是指个人利用社交媒体软件等平台开拓商业市场,综合利用各种信息发布、沟通、支付和物流等服务工具开展销售活动以达到完成商品交易的目的。简单来说即是一种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新型电子商务交易模式。这种新型的交易模式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普遍存在,也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可。但微商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其自身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进程中,农业机械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农林类高校开始对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和新模式进行不断探索。以河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新工科拔尖创新实验班为例,从新工科创新实验班的基本情况、日常管理、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培养环节与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探索,为我国新工科背景下农业机械化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大有可为。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师生围绕乡村振兴,聚焦新时代"三农"工作,走进乡村开展系列调研,探讨全新的实践助农计划,分析辽宁农村人口现状,探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径,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助力新农村建设。这些做法和经验可以为其高他职院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为了应对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同时满足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后的正常生活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仍处于快速扩展中,随着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对城市化发展的质量和成色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到民用住宅建筑领域,则体现在人们对居住环境及小区园林景观的重视。从功能角度看,城市园林景观不仅能够优化人们的居住环境,同时能够提升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对于促进城市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城
深刻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党的光荣传统与红色血脉,是历史与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新使命。青年学生须在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下,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实践品格、磨炼意志品质、锻造政治定力,不断建构起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正确价值观,在真理的力量、使命的召唤、奋斗的精神、人民的立场之下汇聚应有的政治品格。
校园安全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每一个孩子都承载着父母、社会、国家的殷切期盼,让每一位孩子能够健康、安全地成长不仅是父母的责任,也是学校的责任。近些年来小学校园安全事故频发,为学生家庭带去了巨大的伤痛。"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是学校安全教育的永恒主题。本文就小学安全问题的现状分析以及解决措施,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展开讨论,希望在校园活动中减少对学生的伤害,提高校园的安全管理。
《电子商务法》的颁布实施在电子商务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电子商务这一重要经济领域正式进入全面有法可依的时代。作为电子商务领域的一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颁布三年以来,《电子商务法》在规范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系统总结了市场监管总局围绕《电子商务法》所开展的法治工作,并对下一步如何不断完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提出初步设想。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频发,产生了大量的流民。国共两党、民间团体对灾民进行了相应的救济,救济中存在的贪污腐化等人祸因素加剧了天灾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灾荒之下社会环境急剧恶化,越轨犯禁之事层出不穷,社会矛盾激化,冲突不断升级。现代文学具体形象地书写了自然灾害下的人与社会,表现了作家直面苦难的勇气和良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