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与我(创作谈)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zxok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认为我的诗歌写作属于“先锋写作”范畴, 我认为,“先锋”至少有四个特点,自由、独立、前瞻性和人性化。我所认为的自由和独立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免于任何一种力量的控制或影响,当然完全的移除影响是不可能的,我们随时随地都会受到周围人和环境的影响,无论你是不是意识到,主动或被动,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一颗清醒和疏离的头脑,能够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再筛选和判断,我觉得一个先锋的写作者应当主动带着这种筛选和判断去书写,这就是自由和独立。
  谈到前瞻性,先锋在英文里面有一个词叫pioneer,直译过来就是说形式做派有先驱之意。所谓前瞻性就是说你走在了时代的前头,是时代的弄潮儿,放在写作上,比方说大家还在写朦胧诗的时候,你开始了你口语诗的实验,而最终口语诗又变成了一种趋势,这就是前瞻性。以上说是的写作形式上的。
  我觉得在写作内容和思想上也是同样一个道理,打个比方说有时候你要敢于反叛傳统,去反思传统,比如说我上次在深圳那一场发布会上也提到了,“同性恋”这个有一点敏感的词,但是它在我国台湾已经合法了,在美国的一些州也是合法的,如果我自认为是一名“先锋写作者”的话,那我是不是应该为少数群体去维护他们的权益,是不是可以书写他们?这是可以思考的一个问题。
  最后一点,人性化。我认为它必须是尊重人的,是以人为本的,在现在这个时代,智能手机都已经做得如此人性化了,任何反人性的东西都是迂腐不堪的,是不可能人性化的。关于人性化我可以举一个反面的例子,当时应该是汶川地震的时候死了很多灾民,有官兵去抢险,这时候山东省一个姓王的诗人就写了一首诗,他说因为这些官兵及时去抢险,所以这些死去的灾民他们应该是做鬼也幸福,这就是典型的反人性化的例子。
  跟我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我本身有躁郁症的病史,在医学上又叫双相情感障碍。其实,精神类的疾病并不是有多么可怕,只是内心某种恐惧或欲望没有很好地和现实找到接轨的办法,就躲进了自己思想上编织的一张网。
其他文献
檀树山下李家昨天晚上进了妖怪。先是躲在屋后的老樟树上,一道雷劈下来,樟树被劈掉了一半,妖怪又跑进了李家的厅堂里,藏在电表旁,雷公跟了进去,将房子都劈了一个大洞,最终应该是将这妖怪给劈死了——因为雷公不打死妖怪是不会停止的——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妖。  这个故事是我很小的时候在邻居家听到的。当时可不是作为一个故事,而是作为一件头天晚上确凿发生的事实在传播——亲历者信誓旦旦地表示,她透过窗户看到了漆黑的夜
期刊
这人越长哪,记性是越差,但过往久远的小时候的一些事情头脑里反倒愈加清晰。提说童年,嘴角总不自觉上扬,眼前就跃出天真朴素的一个个小小只……  就近,先说说隔壁的双胞胎兄弟吧,时而和弟弟同级,时而和哥哥同级,时而又一起同级,总是和谁同级关系就近些。在他们身上留下了一个吃甑糕的趣事:门口来了个卖甑糕的老汉爷,也不知谁多嘴挑起的,反正赌上了。甑糕进肚里实腾腾的,还就不信碎娃能吃下四碗,要是能吃下就不要钱。
期刊
所有的庄稼都在等待收割的那一天。但是,那一天到底是哪一天,我不知道。我还没有长到知道这些的年龄。我只知道,我们家特别穷,穷到连一分钱也没有了,袋子里只有很少的粮食,需要一粒一粒的安排,才能勉强对付到新粮脱粒。我曾听母亲说过,新粮一下来,我就会长高一尺。我是喜欢这个消息的,我太希望自己长高了,至少站在庄稼地里的时候,可以露出脑袋,看到有云彩飘过的天空。  我是在谷子地里听说二人转戏班子来的消息的。当
期刊
总认为那一个个细节最动人心魄,尽管有时就是一个瞬间、一个点,可就会在不经意间撩触我的心弦。一年四季,打动我的永远是一个个美好的细节。  惊蛰是藏在春泥中的细节。一声软绵绵的春雷,一场黏糊甜蜜的春雨,都如数灌进春泥中,于是春泥开始苏醒,从一只虫子开始,费力地顶开最后一块饱满鲜新的泥土,一点点轻柔寡淡的阳光,自然地流洒下来,从云的缝隙,落到它的眼睫上。映入它眼帘的是什么?一朵将开未开的酢浆草花儿?一蓬
期刊
竹子在我的家乡是最常见不过的植物,随意生长在沟涧陡坡,既能防止松软的红土垮塌,又能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  苏轼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在云南,我惊讶地发现:“有人家,必有竹。有竹,必有人家。”大多数人家直接把竹子种在房前屋后,少有离得远的。这样做,一来是为了点缀村庄,使得村子里看着春意盎然,营造出田野山乡的别趣。二来是为了方便日后砍伐竹子以供人使用。  竹叶形
期刊
鱼的文明  鱼的文明,曾經被我们不止一次地毁灭过  当那池水开始变得乌黑,淤泥堆积,且空气  中弥漫的臭气如同飞扑的虫子时  我们抽干水,用铁锹铲出鱼,铲出龟,   铲出水草与莲花  铲出深厚的淤泥,然后用水管冲刷池底  我们重新放满清澈的水  洒下最新的鱼苗和花草的种子  我们喜欢坐在岸边,看着飞快发展的水池  各种鱼:红的,白的,杂花色……  我们时常观看鱼的文明,也领略鱼的快乐  有时我们也
期刊
一  冬日的午后,站在禹王殿堡高大的门洞下,此时西风正紧,身体处在风口中,三九的寒风噎得我几乎不能呼吸。  苍老颓败的古堡,在寒风中也瑟瑟发抖,风吹落的土渣,带着一声声沉重的叹息,旋即化为灰尘,消失得无影无踪。  堡子与我,熟悉又陌生。从儿时起,家住马家岭村马家河小组的我,只要一睁眼,堡子总会出现在视野中。记忆中长方体的古堡,西南两面还保留有一人高的墙体,有很多因年岁而塌成的豁口,北城墙几乎保存完
期刊
童年是美好的。它宛如早晨花草上的露珠,那么晶莹地折射出人生斑斓的色彩。几乎每一个人都怀着惆怅的心绪谈起童年。而俄罗斯诗人叶赛宁面对飘飘的落叶,忧伤地叹息道:“金黄的落叶堆满我心间,我已不再是青春少年。”这更勾起人们对逝水年华的无限眷恋。  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对于童年的记忆逾加清晰。而我对于那个水淋淋的夏日之晨的记忆,更是梦幻般长久地萦绕于心间。  那是一个夏日的早晨,太阳还没有从东方升出。我从居
期刊
(一)快乐童年  在我的心灵深处蕴藏着一本厚重而又温馨的亲情书卷,这书卷没有文字,没有墨香,没有翻动书页的喧哗。有的只是刻骨铭心的感动和阳光般宁静的温暖。這书名就叫我的父亲。  童年时,我家住在山里,靠种地为生。为了养活我们一大家子人,父亲承包耕种了许多山地,并东借西凑买了一台拖拉机。每到农忙季节,父亲开着拖拉机很省事地就把收获的庄稼运回来了。其他人家还要拉着架子车慢慢往回运。那时候,我特别佩服父
期刊
天堂在哪里?天堂有什么?天堂好吗?  相信大家如我一样都是向往着天堂的,但又都不知道天堂在哪里?更不知道天堂有什么?好还是不好?我们没人说得清楚,糊涂着的人还看得见,一些去了天堂的人,似乎就没回来过。这么说来,天堂像我们的人生路一样,是一张单程票了。为此我在想,可否把我们向往的天堂,看成我们自己的故乡?相信我们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故乡;自己的故乡有什么,自己的故乡好不好,去到自己的故乡,也能很好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