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范型转换与新文艺本质观——兼评新时期以来文艺本质观的讨论

来源 :齐鲁艺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ar_c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以来,文艺本质观的讨论呈现泾渭分明的两个阶段: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百家争鸣,热闹非凡,但仍根基不稳,研究不深,不成熟的起步阶段和新世纪初,尚未充分展开,进而逐步迈向成熟的阶段。9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是两个阶段的过渡期。文艺本质观的讨论要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摈弃把意识形态看作意识类型概念的旧有阐释范型,转而确立意识形态表示意识社会性质的新的阐释范型。把文艺的本质界定为审美的社会意识形式符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本意和文艺本性。
其他文献
期刊
山东艺术学院国际艺术交流学院是山东艺术学院与俄罗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共同创办的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学院,经山东省人民政府鲁政字(2001)178号文件正式批准,属山东艺术学院
自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北京话旁称代词系统在句法、语义上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在三个时期的三部典型的北京话文献《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
“十七年”时期《人民日报》文艺副刊“读者来信”对作品进行批评、建言或表扬,推动作品的艺术再加工,达到沟通与交流的效果。但同时,在倾斜的文学场中,“读者来信”遮蔽了作品内
<正>~~
期刊
山水画是中国画艺术精粹的体现,是中华民族审美创造精神的表征之一。中华民族对自然世界的审美无穷,山水画艺术的生命亦无穷。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和繁荣正是人与自然情感相交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