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慢”歌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asg_w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刘洋,男,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主要从事新闻学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摘要:导演充分调动镜头、人声、音乐、音响等诸多视听要素,同时通过对人物、故事情节的精心设置及对意象的典型选取,表达了在快节奏的城市化进程中对北京城传统慢生活方式乃至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
  关键词:陈凯歌;文化;反思
  中图分类号:J4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7-0099-02
  陈凯歌的名字,是和中国第五代电影联在一起的。第五代的作品用张艺谋的话来说,“都是从大的文化背景入手,带着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带着对电影进行变革的欲望,以人文目标为主要目标,具有一种大的气势。这跟我们的文化相关。[1]”同时,陈凯歌作为第五代导演中的翘楚,以“理性精神和电影诗情的综合[2]”见长。这部仅有十分钟长的电影里,依旧烙上了鲜明的陈氏印记。本文将从视听语言、意象选取、人物设置等诸多角度对这部短小精悍的片子进行分析,试图揭示该片的隐喻意义。
  一、视听语言:藏话于画,达意于音
  “视听语言是视听艺术特有的传播媒介,是一种独特的表意指示体系。[3]”导演正是通过镜头、镜头的组接以及声音的运用来叙事传情。
  (一)镜头的运用
  《百花深处》全片仅10分22秒,所用镜头竟达103个,其中多为中近景镜头。该片中,陈导镜头运用干净利落。相较之下,影片一开始的长镜头就略显拖拉:以耿乐为首的一帮搬运工正在帮一户人家搬家。镜头扫过众人之后,一直上推,直到把眼前这座大楼全部推完。高楼之高,遮人视线,隔绝了人与蓝天,成为天地之间厚厚的屏障。该镜头原本5、6s就足矣,此处竟用去15s!导演的用意在这看似多余的7、8秒内已初露端倪。
  (二)光与色的运用
  “光与色作为视觉语言最重要的造型媒介,充当着创造镜头影像的主要角色”[3]。倪震曾经说过,“色彩在陈凯歌电影里一向以素雅的面貌出现”,但是“素雅”并不意味着粗糙,更不意味着不重视,其他不说,只须看冯先生服饰颜色之搭配,即可见导演之匠心独运。冯先生头戴黄色小帽,身着红色服装。一红一黄大有深意。红,故宫红。黄,琉璃黄,这两种颜色是老北京的代表色。两种颜色双双集于冯先生一身,点出了冯先生的象征意味。
  (三)声音的运用
  声音的运用是该片的一大亮点,笔者以为该片声音的运用甚至胜于画面。影片中的声音包括语言、音乐、音响。
  先说语言。《百花深处》中出现的地名皆为老北京的代表物,无论是早在1954年就被拆除的地安门大街还是百花深处胡同,这些地名京味儿十足,兼之视觉辅助,加上片中人物一口标准的北京片子,一下子就把受众带入导演创设的“梦”中。作为影片语言的主体,该片中人物对白亦颇值得推敲。在这里,笔者谨就两处对白进行讨论。
  1.全片中“慢着”一词共出现于4处,有些地方或可省略不用,但导演偏偏用了,一如上述長镜头之使用。笔者以为这里的“慢着”表面上是指希望搬运工搬东西“给慢点儿”,更有另两层意思:一是老北京节奏是缓慢的,新北京的节奏是快的,甚至是有些匆忙的。二是希望高速发展的北京能够稍稍放慢脚步。2.片中一句“如今就这老北京,才在北京迷路呢”便是陈凯歌借耿乐之口说出。北京变化之剧,节奏之快,实在令人目不暇接。陈凯歌作为一个老北京,对此肯定深有体会,故才有此一说。事实上,影视作品中的对白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只是导演或编剧借助演员之口说出而已。
  其次,片中音乐和音响的运用也颇令人玩味。音乐和音响用的最密集的片段应属“众人帮冯先生搬家”段落。大衣柜吱吱声、金鱼缸水溅声、花瓶碎裂声,应有尽有,栩栩如生,兼之演员们的出色表演,仿佛搬运工真的在搬东西似的。
  无疑,音效的恰当运用给影片增色不少,同时,在此处,音乐的运用更是匠心独运。导演在乐器的选择上颇为用心:小鼓、铃铛、三角铁、镲、梆笛等。这些乐器扎根于北方传统文化之中,用在此处恰如其分。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小鼓和梆笛的运用。
  1.小鼓的运用。鼓这一乐器与人的心理联系最为密切,中国古代就有“一鼓作气势如虎”的说法。该片段中,小鼓声贯穿始末,节奏快,与人声“慢着”形成鲜明对比。同时,该片段是全片快节奏的一部分,这一效果正是通过鼓声的运用实现的:鼓声始终不断,节奏快,自然调动心理与之呼应。2.梆笛的运用。北方吹笛,南方吹箫。全片中,一共4处出现梆笛声,分别为:(1)冯先生偶觅铃铛檐子(2)花瓶碎了,冯先生手拿铃铛铛子(3)冯先生找到铃铛(4)百花深处胡同幻现,铃铛声声。片中梆笛声悠远绵长,仿佛有一种来自历史深处的淡淡忧伤。吊诡的是,笛声和铃铛(或铃铛檐子)总是同时出现,似乎是在相互暗示。
  此外,片中环境音响的运用还有两处不得不提。一处是雪村“我们都是东北人”,一处是北京交通电台对于实时路况的播报。这两处音响的运用一是强化影片的逼真性,二是突出今日的北京已非往昔的北京,快节奏且为著名“堵”城。
  二、意象选取:辞根而散,铃声当当
  陈凯歌给人的印象,一向是一个“特别注重人文思考,且带有思辨色彩的电影导演”[4]。在影片中,他一向注重意象的选择,无论是他崭露头角《黄土地》中的“黄土地”还是毁誉参半的《无极》里的“馒头”。在该影片中,有两个意象值得我们去关注:一个是铃铛,另外一个则是大槐树。我们先说大槐树。
  华北一带盛行有关山西洪洞大槐树的移民传说,其中有这么四句“若问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在民间广为流传。其实无论口碑传说、族谱还是碑刻、地方志等文献,都反映了某种对祖先历史的集体记忆,也反映了移民的生活境遇。[5]”从上述引文,我们可以得知,从古代起,槐树作为一个典型意象就跟迁移或者移民联系在了一起。笔者认为导演在这里正是这个用意。那么,此处槐树意象到底指代什么呢?笔者以为有如下两层意思:一、槐树的原意,表示以前生活在四合院的人们因北京的快速发展,已迁移往他处。二、此片语境下的特指。在民谣里,人来自“大槐树”,这其实回答了哲学上的一个问题——从何处来。人从“大槐树”处而来,大槐树就代表一种源起,一种没落的传统。至于片中,大槐树指代的就极有可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在城市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已日渐消弭,如四合院般消散,最多留下屋檐的铃铛掩埋在土里。   陈凯歌是一个有点恋物癖的人。与槐树相似,此处的铃铛似乎也被导演赋予其特殊意义。彼时,铃铛多见于北方四合院屋檐之下,用片中“冯先生”的话说,“遇到刮风下雨的时候,叮叮当当可好听呢”。有闲情逸致于刮风下雨时听清脆铃铛声只存于古时那种慢文化中,自然丝毫不被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所容,便只能和四合院一起消散了。
  上文提到,片中但凡有笛声出现处必有铃铛(或铃铛部件)出现,这就更暗示了铃铛的象征性。且二者之间自有其相似之处,笛聲幽怨缠绵,仿佛来自历史深处。在现实中,铃铛确实只存在于历史档案中而不为现代人所用了。当冯先生找全铃铛之后,摇起铃铛,众人面前仿佛出现了幻象:消失的四合院重现在众人眼前,铃声阵阵。冯先生摇着铃,往槐树奔去。所以,此处铃铛首先指代的便是四合院,其次指代的是以四合院为代表的传统生活方式。再深一层次,便是民族文化传统了。片子的结尾部分,冯先生找到铃铛这一情节,恐怕是一光明的尾巴:旧时事物不是完全不见了,还剩下这么一个“铃铛”供我辈凭吊而弥足珍贵。
  三、人物设置:京都遗韵,似疯似癫
  毫无疑问,冯先生是片中的主角,其语调,动作,神态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其语调,颇似梨园中人;其动作,更是梨园行内之套路;其神态,极尽夸张,再加上其服饰,冯先生整一个老北京的代表。虽然疯了,但他清楚地记得,哪些物品该摆在哪,这是融化在他血液而永远不会忘怀的,可谓老北京之“遗民”。关于这个人物,其实和上文所述槐树、铃铛一般,也有其隐喻意义。他的一言一行,梨园之气甚重。旧时北京王孙公子,没事逗逗鸟,捧捧戏子,生活何其惬意。可如今,这种慢生活已消失殆尽。冯先生又是一个线索人物,故事情节围绕其展开。那为何线索人物偏得是个疯子呢?因为疯子无所顾忌,疯言疯语中偶尔闪现一两句惊人之语,便使常人为之愕然继而驻足原地怅然若失最终醍醐灌顶,一如当年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该片中的“狂人”最终在众人面前展现了一副北京老胡同的幻象,在众人愕然时,奔向夕阳下的槐树,给人留下无限遐想。那在该片中,“冯先生”到底指代什么呢?首先笔者从上述对冯先生言行的分析中,推测其乃是梨园弟子,所以,冯先生指代的极有可能是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民间艺术,而与之一起消逝的,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以胡同为代表的老北京慢文化)。
  陈凯歌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幼时住过的胡同是这么一副光景,“四合院的好处是有自己的一方天。这天是院里的,不是别人的。还有几棵树,这树也属于住在院里的人,跟别人没关系。有一个影壁,影壁里庄严”[2]。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这跟片中冯先生描述的“百花深处”是何其相似。此外,在陈凯歌印象中的北京则是此般,“旧时的北京,是跟天接在一起的城市。北京这地方的天空没有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北京的天空是靠偶尔飞过的鸟来点缀的,没有鸟的天空会非常寂寞。那时北京的天比现在干净”[6]。而现在呢?我们在片中看到了,没有了四合院,没有了天,有的只是聒噪的声音和遮望眼的高楼大厦。从这种意义上说,这部《百花深处》不啻于说是一部怀旧片。但是,怀旧毕竟是忧伤的,就像片中的笛声一般。
  综上,导演充分调动镜头、人声、音乐、音响等诸多视听要素,同时通过对人物、故事情节的精心设置及对意象的典型选取,表现了其对如下问题的反思:1.以胡同为代表的旧时京派建筑未得到妥善保护,让老北京居民徒增乡关何处之感。2.以胡同文化、京剧等为代表的京派文化在新北京快节奏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已日渐消散乃至奄奄一息。3.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并未得到妥善的关照,日渐萎靡。问题是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呢?导演没有做出正面回答,只是借着演员之口数次说出,“慢点儿、慢点儿”。
  参考文献:
  李尔威.当红巨星——巩俐、张艺谋[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
  杨远婴,潘桦,张专.90年代的“第五代”[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王丽娟.视听语言教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金丹元.影视审美与文化阐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赵士瑜.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山西洪洞大槐树传说解析[J].历史研究,2006(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国内视频产业的飞速发展,在公司合并、争抢节目版权、强强联手的热浪之后,国内视频产业的市场竞争核心开始转向具备专业制作水平和高品质内容的自制节目。在这个趋势下,国内各视频分享网站也涉足这个新领域,网络自制节目如潮水般涌现出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曲折的,自制视频节目也不例外,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将以国内视频分享网站自制脱口秀节目为例浅析其发展问题,探究其持续发展的策略。  
期刊
摘 要:3G手机以其即时化、个性化、互动化、大众化等特点迅速占领高校大学生市场,其为大学生带来便捷性的同时,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本文主要从价值观、兴趣、情感这三个方面入手,以徐州九所高校大学生为例,进行详实细致的调查,研究3G手机对大学生社会交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分析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  关键词:3G手机 大学生 社会交往 负面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
期刊
摘 要:本文以“717”湖南临武瓜农死亡事件为例,分析网络受众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转发微博的典型心理特征,探讨此过程中受众呈现的态度和行为意向,以及这些心理对事件真实的诉求和推动作用,并从该事件中总结出合理的建议,为今后在传播活动中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共事件;受众心理;微博转发;心理诉求;临武瓜农事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
期刊
摘 要:六年的光辉岁月成就了其百年基业,《赫芬顿邮报》成功跻身于世界主流媒体行列。作为号称目前“互联网第一大报”的它,其可圈可点的成功因素很多,其营销策略是本文主要剖析一方面。笔者认为,它的营销策略可以说是聚众名家之所长,从腾讯的用户需求至上到百度的市场为主,最终破茧而出。  关键词:营销;策略;需求;时空;市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
期刊
摘 要: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网络空间内蔓延出一种新的社会思潮——网络民粹主义,针对去年的哈尔滨杀医事件与今年李某某等人涉嫌强奸案件,在网络舆论中,民粹倾向被进一步体现,公共事件中的网络民粹主义有着自身特殊的形成机制,其社会影响不容忽视。  关键词:网络民粹主义;杀医事件;李某某案;形成机制;社会威胁  中图分类号:D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03
期刊
摘 要:复旦投毒案作为最近发生的热点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了新闻界、教育界以及广大受众对于事件本身以及相关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复旦投毒案作为突发的危机事件,它的报道理念、报道的方法和引导舆论的效果将会对今后报道此类新闻事件产生重要参考作用。本文从事件的特点入手,分析报道过程中一些媒体的做法,提出此类事件报道过程中应关注的当事人、受众、大学生的心理,并提出一些报道策略。  关键词:复旦投毒案;
期刊
摘 要:日本陶瓷的起源于中国,因此在早期的日本陶瓷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中国陶瓷的特征,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今天的日本陶瓷早已经形成属于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特色,在国际上的声誉也日渐隆盛。这个仅仅只有数百年陶瓷历史的国家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走出中国的影子,成为如今的世界陶瓷强国,除了一些客观原因外,其本身的努力更值得我们学习探究。  关键词:日本;中国;陶瓷;成功  中图分类号:TQ17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从2005年“超级女声”掀起选秀热潮开始,大批量的选秀节目风起云涌地出现在电视荧幕上,节目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在选秀节目度过“七年之痒”后的2012年,浙江卫视与灿星传媒联合打造的大型专业音乐真人秀“中国好声音”从众多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整个夏季中国大地上最“火”的声音。2013年7月,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又将启动,仍旧吸引了大量观众的持续关注,是什么原因让它的火爆从去年一直持续到今年呢?
期刊
摘 要:城市电视台在媒体行业的激烈竞争中进行品牌化经营是必然趋势。电视节目品牌化是城市电视台的品牌化经营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个案研究的方法,结合实例分析城市电视台节目品牌化经营的必然要素、实施细则,总结优势与不足,从而提出规划性建议。  关键词:城市电视台;节目品牌化;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22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090-02
期刊
摘 要:面对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形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近年来,《职来职往》等求职类电视节目相继开播,掀起了电视媒体的“求职热潮”,众多大学生成为了此类电视节目的重要收视群体。文章通过《职来职往》等此类节目的媒体分析,深入研究大学生群体对于电视求职类节目的收视反应,取得具有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职来职往;电视求职类节目;媒体;受众  中图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