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让物理教学更“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2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各科目都对教学方式进行了创新。物理课堂自然也要不断对教学手法进行创新,才能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创新物理课堂教学的意义做了简要描述,第二部分对初中物理课堂的现状做了阐述,第三部分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创新方式进行了探析,给出了四种有利于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教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149-01
  物理教学相较于其他学科,除了需要掌握好基本的理论外,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学生对物理学科提不起积极性的原因,更有甚者因为物理学习的难度对该学科产生了深深的厌恶。如果不想方设法改变物理学科使学生感到难学的局面,肯定会大大挫伤学生学习的意愿。随着新课改在全国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以往的物理课堂模式已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想解决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显现的弊端,老师就必须赶上时代的步伐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一、初中物理课堂创新教学的重大意义
  回顾以往的物理教学课堂,我们可以发现占据教学中心位置的通常是老师,学生只是围绕老师所讲内容被动进行听讲,这样的教学模式完全无益于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反而还会对学生成长造成阻碍。认识到这种模式的弊端后,物理老师应该及时对自身在课堂上的作用和站位有个重新的定义,老师要把中心位置让出来给学生,充分尊重他们的主角地位,始终以学生为教学开展的中心依据,划分出课堂上的固定时间与学生进行多沟通多互动,及时掌握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类困惑,并在最短时间内予以解决。只有通过这样与学生的良好互动交流,才能使物理课堂变活[1]。
  处在中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心理等发育特点,他们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望都比较强烈。然而,以往的物理教学模式由于形式的僵化和内容的呆板,使课堂氛围总是沉闷。沉闷的课堂氛围根本无法激发出学生天生的求知欲,没有了求知欲自然也就无法保证教学效果。新课改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要求是,老师应该为学生的物理学习创设出合理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把物理教学的内容延伸到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让学生侵入物理课堂中,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去探索学习内容并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平日生活中,以期使学生从实践中认识到物理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此一来,物理课堂一定会变活。
  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的概述
  以往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根深蒂固,大部分的初中老师仍然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关心,对课堂教学方式的关心程度也不高。新课改施行后,为数众多的物理老师并没有完全吃透新教材,对教材内容的教授方式也没有进行及时改进,更谈不上对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了。虽然因为新课改的要求,现行教材做了一定改动,但是整体改动范围并不是很大,这无疑很考验物理教师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从大多数学校的物理老师构成来看,很多学校的老师在专业能力方面是有欠缺的,他们对新事物的理解力和接受力都普遍不高,这无疑會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受到影响,亦无法使学生求知欲得到满足。
  初中物理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教学。物理实验的动手性和趣味性能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然而,物理实验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有的学校并没有采购齐全的实验设备,试想没有齐全的实验设备作为实验进行的基本前提,实验必定无法按预期开展。没有物理实验的物理课堂既耗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又使课堂陷入形式化的框架中。物理老师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观念,他们在预定每一次的教学目标时,均把学生是否能考出高分数作为参考,对过程毫不在意,长久下来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作为新课改时期的物理老师,要时刻谨记老师的角色定位不仅是传授基本理论知识,还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技巧,以及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建立系统的知识单元[2]。
  三、初中物理课堂创新教学的探析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物理课堂教学方式也需要进行创新。对物理课堂进行创新要避免盲目性,一定要找准方向进行创新。物理老师要结合自身优势和学生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创新,从而保证教学的效果最大化[3]。老师应该起到一个课堂引导者角色的作用,将主导权还给学生,让他们拥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深度思考,以期使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求知欲。例如,在学到人教版八年级的密度这节内容时,很多学生对质量与密度的关系总容易搞混,老师可以通过拿出相同形状的两个物品,如一块木板和一块铁板,通过把他们沉入准备好的水盆中,让学生观察水位线的变化,从而使学生明白密度是一种恒定的特性,并不会因为形状和质量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当学习重力部分时,老师可利用课堂五分钟时间,有序组织学生在教学楼的楼梯上进行上下往返,待回到教室后,老师可引导学生回答出对上楼梯和下楼梯的不同感受,当学生普遍说出上楼梯要比下楼梯累得多的时候,老师就抛出重力的概念,告诉学生上楼梯比下楼梯会累的原因是受到了重力的影响。如此一来,通过实践引导出课堂内容,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物理课堂变活[4]。此外,创新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还可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多媒体的音频视频方式能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生动具体。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可以将物体在不同状态下的表现形式通过投影仪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物态变化的内涵。
  四、结束语
  创新的课堂应该是具有生气的活的课堂,教学内容不再单一呆板、教学方式不再是老师一言堂、教学理念不再停留在僵化老旧的模式上。唯有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才能从根本上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作为初中物理老师要对创新物理教学方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和积极性为原则,切实保证物理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昭彬.创新让物理教学更“活”——初中物理课堂创新教学探析[J].中学理科园地,2017,13(3):45-45.
  [2]邓雪峰.创新让物理教学更“活”——初中物理课堂创新教学探讨[J].学周刊,2017,3(3):33-34.
  [3]王鹏.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都市家教月刊,2017(1):117-117.
  [4]李启国.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7(2):188-18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296-01  多年来在历史中考中,材料解析题始终制约着学生成绩的提高。该题型分值35,占试卷总分的70%,并且在近几年的考试中,材料题也已经渗透到选择题当中。因此,对考生来说,材料题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历史成绩的高低。本题型注重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要求学生从提供的材料中提取、分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298-01  这两年,我担任七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经过观察,我发现很多七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对初中的生活、学习充满了好奇心,对各学科也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地消失了,由开始的热情举手发言、回答问题、积极讨论、提前拿出课本复习预习,渐渐变为上课发呆,走神,不回答问题
期刊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是新经济时代下的必然趋势,是新时代下本科教育深化改革和整体推进的模式选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动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创业纳入学校总体规划中,不断加强课程建设,提出并践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特色教学“三课融合”、多方位多层次“协同联动”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为学校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了新路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在积极推进教学改革转型的过程中,引入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可行性,讲述了无领导小组讨论法的研究内容、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和主要特色。以市场营销专业课堂的跨专业引用作为试点,寻找LGD与案例教学之间更深入的联系,促进案例教学效果的提升,课堂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可为案例教学提供全新思路,为我校牢固树立围绕市场办专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探索发
期刊
【摘 要】中学生正值青春年少,比较喜欢参与活动。本文通过对西安外国语学校初中生的道德两难现状调查,经过分析案例发现,初中生目前都有自己的选择,而且这些学生都会存在一些道德两难选择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剖析了他们影响初中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因素,以提高他们的个人品德修养,使他们在道德两难选择中能够做及时出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中学生;道德选择能力;道德两难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052-02  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分校位于武侯祠大街,地处三国文化区域,周边拥有“武侯祠”、“锦里”等传统文化胜地以及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走近学校,一副的和蔼慈祥、充满智慧的诸葛亮塑像将周边社区浓厚的三国文化氛围和校园文化完美的结合。这些天然且润物细无声的环境为我们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提供良好的氛围,近年来在
期刊
【摘 要】有人说高三是一场战争,谁要是稍有怠慢就会被击落水中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罗曼·罗兰曾经说过“前途属于那些一旦决定以后就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为了确保高三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使学生能够以最佳状态迎接高考,高三班主任既需要在实际日常教学生活中对学生给予关注,又需要注重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状态的调整,确保学生能够以健康积极的状态开展高三学习生活。  【关键词】高三;班主任;教育
期刊
【摘 要】学习数学首先要从对数有感觉开始,而这种感觉其实就是对数和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感悟,这是一种潜意识的数学思维,要培养这种思维应该从数数开始,教师应该带着儿童认真的数、巧妙的数,才能抽象出实物的数量,才能体会数与数之间的结构,才能拥有估算的能力,才能发现数与数之间的小秘密,才是开好了一个学习数学的好头。  【关键词】数数;数感;抽象;结构;估算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在国家的大力号召下,新版“部编本”语文教材已经开始在各大中学中投放使用。相较于传统的人教版教材,“部编本”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较大改编。本文简要介绍了“部编本”教材的内容特色,并结合智趣教学策略,提出了部分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部編本”语文教材;核心素养;智趣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108-01  “部
期刊
【摘 要】当代科技迅速发展,并不断向教育领域渗透,教育本身也发生着相应的变革。微课的出现打破了语文课堂的传统性,营造出了全新的课堂环境,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新的思考。本文旨在从实践角度对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微课;高中语文教学微课应用;应用误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