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的“斜杠人生”

来源 :时代邮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gi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茜·埃尔伯赫在其撰写的书籍《一个人/多种职业:工作/生活双赢新模型》中描述了这样一种工作/生活的状态:一个人不再满足于固定的工作岗位,完成重复的工作任务,而是尝试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或者深挖兴趣爱好,同时从事其他工作,尝试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这种听起来有点“小酷”的工作选择,正是“斜杠青年”的核心思想:多重,多样。“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一种人生,多重体验”,正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一代选择在自己的职业头衔下,划上一道一道小小的“斜杠”。

“斜杠青年”的一天


  “斜杠青年”青桃的一天是这样开始的:她的第一份职业是房地产销售,每天一大早,她会准时来到公司,拿到最新的销售计划和任务,然后拓展客户、带着意向客户去销售体验中心参观楼盘,为客户办理贷款、过户等一系列手续,或者提供专业的置业建议。
  “地产销售是我的第一职业,我的第二职业是主题摄影策划师。”青桃解释说,2016年,她和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伙开了一间小的工作室,主打个性化定制摄影,工作室加她在内,一共有三个人,朋友A负责客户开拓和后续服务,朋友B负责拍摄照片,青桃则负责“想点子”和品牌宣传:“个性化摄影都是有情绪有主题的,比如有的客户会说,我想拍一组复古大片儿,我就要去策划,是哪种类型的复古?是中式还是西式的复古?需要配合哪些情绪?有的时候,我还会为挑剔的顾客提前撰写拍摄脚本,就像拍小电影一样精致。”
  一组照片拍摄完,青桃还负责挑选好的照片和合适的切入点,精心撰写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发布在由自己负责运营维护的摄影公众号上:“每天的生活其实挺忙碌的,经常觉得自己需要两个脑子,一个脑子负责和数据、银行、主管部门打交道,一个脑子负责跳脱到浪漫的风花雪月、光影世界里。”
  虽然很累,但因为是兴趣所在,所以青桃乐在其中。对了,青桃的这个摄影工作室中,朋友A和朋友B也是“斜杠青年”,负责客户拓展和后续服务的朋友A,第一职业是幼儿园老师,负责拍片和选场地的朋友B,则是一名程序员。
  嘉鱼的“斜杠人生”是在国外开启的。“slash这个概念本来就源自国外,我在巴黎念研究生的时候,发觉大部分身边认识的朋友都有着不止一份工作。”嘉鱼回忆说,她的一个好朋友比利周一到周五是艺术史的助教,到了周末,就“摇身一变”成为导游或者某个博物馆的解说员。“比利十分享受跟不同人打交道的过程,他说和不同的游客、观众近距离接触,有利于观察生活百态,从不同人对同一件艺术品的理解中,他也经常能受到启发。”
  在比利的影响下,嘉鱼一面读书,一面尝试做短视频直播,有一阵子,她还给一个剧团当东方文学顾问:“虽然挣不了多少钱,但工作很有意思,记得跟着剧团去法国各地巡回演出的时候,那样的生活经历让人毕生难忘。”现在,嘉鱼已经学成归国,她在一家奢侈品公司的中华大区做公关,晚上回到家,也会开启自己的“第二职业”:一家在线语言学习网站的法语老师。嘉鱼说,自己并不是想靠第二职业挣多少钱,主要是想发挥所长,多做一些他人做不到的事情。
  和前两名青年的主动选择相比,刘志的“斜杠身份”则来得有些“被动”:他最初在一家咨询公司工作,最擅长和喜欢的事情是做PPT,最痴迷的时候,他一个月做了2000多页PPT,不到一年时间,刘志就成为了整个公司认可的“PPT大神”。刘志闲暇时喜欢玩“知乎”“分答”等专业性较强的知识交流平台,时不时分享一些自己做PPT的心得,有时候看到网友提出的和PPT相关的问题,他也会认真回答,时间久了,刘志积攒了一批固定的“粉丝”。后来有朋友建议:“你为什么不专门开一个栏目讲PPT呢?这样零散写作,传播效果不好。”刘志听取了朋友的建议,开了一个专门写PPT的公众号,他多了一重“职业身份”:自媒体人。
  “我喜欢斜杠青年的身份,因为在每次处理事情和谈判的过程中,我们都在自我提升。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毕竟身兼数职意味着可以接触到更多领域的佼佼者,有利于自身的成长,成长速度越快,能力也就越强,对自己经营的项目会更有帮助,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刘志说,“斜杠”的身份让他提升了执行力,他的精力也比从前更为旺盛了,“我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入工作节奏,因为见缝插针和随机应变是‘斜杠青年’的必备技能”。

为什么“斜杠青年”越来越多了


  在对国内18—25岁人群的一项调查中显示,有82.6%的年轻人想成为“斜杠青年”,一则来自中智咨询调研中心的调查也显示,49%的企业表示公司内部存在跨岗位工作的员工,16%的的企业明确表示知道公司内有在外兼职的员工。
  为什么青年一代热衷于当“斜杠青年”?我们认为,有如下原因——
  飞速发展的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空前旺盛,每个人都要尽可能快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才能不被社会淘汰,“斜杠青年”符合新时期的工作需求。
  传统工业时代,社会分工细致,大部分人的工作可能是一道生产流水线上的某个环节,只要专注于做好这个部分,就是一名合格的员工。当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思維转变了一代人的观念,每天都有新的事物涌现,有新的知识要学习,仅仅停留在“做好自己的一部分工作”上是远远不够的。
  比如传媒行业,从前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分工不同,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中,至少需要派出两名记者;现在更提倡“全媒体记者”,一个人,一部手机,就要从现场发回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不同的新闻生产要素,同时操作网页、公众号、APP等多个客户端。工作大环境的变化对每个人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不断的自我拓展中,“斜杠”变成了一种必要的工作能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鼓励让“斜杠青年”有了更大的舞台,随着服务行业的兴起,一系列追求个性、多元化的新兴行业给“斜杠青年”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已经到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国家政策的鼓励,让“创新者”们有了更大的舞台。每一个“斜杠青年”都是发挥、利用自身优势实现价值的创新型人才,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想法更加多元,也更能满足个性化产业的需求。
  《斜杠青年》的作者Susan认为,服务业与工业最大的区别是“服务业不涉及生产,其交换的大多为个人技能、知识和时间,不存在需要精细生产的某种商品,没有很长的产业链,也不需要大规模合作,很多情况下,一个人甚至就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服务提供商”。
  观察可以发现,“斜杠青年”最为活跃的领域恰恰是在线教育、旅游、健康、新媒体等一系列新兴产业,新兴产业需要个性化的服务,新颖的传播和表达方式,也需要跨界思维的人才,而这些恰恰是“斜杠青年”所擅长的。
  你的第一职业可以是工地上的工人,如果你能把你的日常“搬砖工作”以有趣惊险的方式展现在大家面前,你就能成为网红健身达人“搬砖小伟”,每天有数以百万计的粉丝守在手机APP上,观看你的“精彩表演”。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学习知识技能变得更为容易,也让“点”对“点”的传播方式变得更为快捷,只要你拥有多项技能,就能找到对应的多项职业。
  从未有哪个时代面临着我们当下社会的海量信息,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互联网上找不到。在古代,想学习一门技能,可能要跋山涉水,找到掌握这门技能的专业“师傅”,才可能成为他们的弟子,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互联网没有普及时,我们也要找到专业的技术学校和某位老师,才能系统学好一门技能。到了互联网时代,想学做菜,我可以订阅相关专栏,找到专门的做菜短视频,购买系统学习做菜的知识付费产品,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找到米其林厨师,直接发信息向他们请教经验。
  这个时代,再没有任何客观上的原因可以阻挡你学习的脚步,只要自己足够坚定,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学习不到的知识。
  同样,互联网普及之前,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个“点”,即使你拥有一项技能,也必须要找到合适的渠道才能展示自己的技能,在被认可后,才有可能通过这样一条“线”把技能展现到更多人眼前。
  在互联网时代,你依然只是社会上的一个“点”,但要想展现某种专长,获得“技能变现”,不再需要寻找渠道这条“线”,只要在互联网上找到合适的平台,尽可能放大自己的声音,自然能够吸引其他的“点”与你交流、互动,获得认可。传播方式的变化,让每一个“斜杠青年”都不会被埋没,只要你拥有的技能足够专业、特别,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和发热发光的领域。

怎样开启你的“斜杠人生”


  可以说,互联网时代,“斜杠”代表着一种开放、多元、共享的人生态度,一个人的生命长度有限,“斜杠”可以尽可能地拓展人们的生活宽度,让你尝试不一样的人生。试想一下,你的顶头上司,平时不苟言笑、超级严厉的小姐姐,到了晚上下班后,“摇身一变”成了软萌的游戏主播;你的大学同学,那个其貌不扬、在银行有一份稳定工作的男生,原来还是起点小说网的当红作家;你的邻居,那个经常出去旅行、不在家的姑娘,原来身兼婚礼策划师、旅游线路规划师等多重身份……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比较有趣?说了这么多,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可能会想: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斜杠青年”,体验不一样的人生角色呢?
  兴趣是开启“斜杠人生”的内在驱动力。
  观察一下你身边的“斜杠青年”,他们的多重职业中,必然有一项是自身感兴趣、能够从中获得乐趣的。《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石悦,从5岁就开始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11岁时就捧着《二十四史》啃艰深的文言文原著。2000年,石悦大学毕业,成为广东省顺德海关的一名国家公务员。工作几年后,這个年轻人决定把自己多年来的读史心得以一种轻松好玩的方式写出来,分享给更多人。他以“当年明月”为笔名,在天涯论坛、新浪博客发表自己读明史的心得和感悟,因为极高的点击率被出版社看中,一系列畅销历史读物《明朝那些事儿》横空出世。
  如今,石悦已经成为山东省政府办公厅综合处处长,《明朝那些事儿》为他带来了高达4100万元的版税,如果仅仅是为了挣钱或者出名,他已经超额完成了目标。但石悦依然没有停下自己的笔,因为对他而言,读史、写史、聊史是最大的兴趣爱好,他从中获得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远不是可以用金钱、名利去衡量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指引你在一个领域内不断深入学习,鼓励你在遇到困难时咬牙坚持不放弃,在小有所成时不迷失自己的方向,所以要成为“斜杠青年”,首先必须明白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然后沿着这个方向,继续走下去。
  改变思维定式,走出舒适圈。
  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朋友,做着一份稳定的工作,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他们也许有自己的兴趣和专长,但一想到要打破现有的生活状况,走出稳定、舒适的小圈子,刚刚打算迈出去的那只脚,又缩了回来。在他们的思维定式里,做好一份工作,每个月有稳定的收入,家庭幸福,就是完满的人生了。这当然是一种生活方式,但这种“不爱折腾”的想法,会让你错过很多人生出彩的可能。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如果换一种眼光看待生活,换一个思维规划人生,你的人生,会不会因此不同?也许你会害怕——
  “我虽然会画插画,但万一杂志社看不上我的作品怎么办?”
  “大家都说我烘焙的小点心很好吃,但一想到要在微信里推销自己的产品,我就觉得有点没面子……”
  “我从小就是个孩子王,如今当了妈妈,也很有育儿心得,但觉得本职工作已经很累了,如果要运营一个公众号,还要重新学习操作新媒体,会不会很难?”
  这样那样的顾虑,大多来自迈出舒适圈、对未知生活的恐惧。如果你闭上眼睛,大胆尝试第一步,会发觉很多“天大的问题”,根本都是一些“不成问题的问题”,勇敢拥抱新事物,加油去奔跑吧,你会发现“办法总比问题多一个”,更好的自己就在转角处微笑着招手。
  专注做好一个领域,再去突破行业壁垒。
  可能有人会担心,“斜杠青年”看上去很美,但横跨多个行业,会不会显得“专而不精”,对每种职业都是“半瓶子水”式的浅尝辄止?
  的确,每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如果每个领域都是从零开始再变成专家,显得有点不现实。成熟的“斜杠青年”们往往会选择从自己基础较好、擅长的领域开始,深挖自身潜力,然后利用这一个能力,去叩开不同领域的大门。比如,你的声音很好听,可以做电台DJ/广播剧演员/影视配音等这一类和声音相关的专业。
  同时,大道至简,如果你掌握了正确学习的方法,提升了处理工作的能力,培养了好的习惯和品质,你会发现,优秀的人才无论跨界进入哪一个行业都是同样优秀。云南玉溪红塔集团原董事长褚时健,曾是中国著名的“烟草大王”,二次创业的他选择了一个看似和烟草“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有机农业。结果不出几年时间,他又把“褚橙”做成了品牌。表面上看褚时健是跨界从事了多个领域的工作,实际上他一直在专注做一件事情:怎样用最优秀的产品去打动消费者,用基础的原理去改变一个行业。
  所以如果你想成为“斜杠青年”,不要急急忙忙去想着尝试更多领域、横跨更多专业,首先要做的是夯实自己的基本功,专注做好自身擅长的领域,当你的能力到了,自然有更多的大门主动敞开。
  这是“斜杠青年”们最好的时代。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学习环境、展示平台,只要敢想、敢做、敢拼,就能成就一片自己的天地。试着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加一个小小的“斜杠”吧,它会开阔你的眼界,提升你的能力,丰富你的价值,让你的人生,充满更多选择和可能!
其他文献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被遏制,眼下各地商场商圈、大型购物综合体等消费场所正在陆续“上线”,客流量显著回升。来自互联网平台的数据显示,一线城市商超营业率超过80%。  与此同时,众多小微企业经营者,如农家乐、旅行社、书店、超市的老板们,在经历了漫长的被迫居家“无所作为”蛰伏之后,纷纷走出家门复工,力求挽回损失。他们眼下面临着怎样的困境,又琢磨出了哪些新点子?“不能单单追求赚钱,更要确保平安”  黄燕
〔摘要〕可可是智力障碍儿童,能说会道,但常常说谎。辅导教师从问题形成原因出发,利用家校互补、寓教于乐、集体游戏、积极行为支持、减少行为间歇强化等方法对可可的说谎行为进行干预,效果较好。启示:在干预智障儿童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家校联合、正向引导、及时调整、持之以恒,用满满的爱去感化孩子,方能事半功倍。  〔关键词〕智障儿童;说谎行为;辅导个案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
“连天烽火”与“遍地弦歌”,这本是两种截然对立的情景,而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二者竟巧妙地相互配合,交织成撼人心魄的乐章。我曾不止一次推荐加拿大学者曼古埃尔所撰《阅读史》中的一幅照片:一九四○年十月二十二日伦敦遭德军轰炸,很多房子倒塌了,这间西伦敦荷兰屋图书馆,墙壁也已倾颓,地下满是砖石,竟然有人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又在书架前翻检自己喜爱的图书。我说,这固然是对抗厄运,坚信未来,但也不妨解读为:“
The article in Time on December 3rd, 2020, "Can Biden Heal America?" mentions that presidential attacks on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science and the vulnerable, including immigrants and religious minor
2017年7月27日,由吴京执导和主演的《战狼2》在国内上映后,引起轰动。一个月以后,内地票房便突破50亿元,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赚钱的电影。与此同时,他太太谢楠也成了人们关注的对象。鲜为人知的是,“楠哥”是个名副其实的女汉子,学税务专业的她,曾是“乡村广播员”,因参加“主持大赛”节目夺冠,意外签约光线传媒,成为综艺节目主持人。拍《战狼2》,因找不到投资,她甚至冒着倾家荡产的风险,同老公一起,把房子
和亲是历代中原王朝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早在周襄王(公元前六五一至前六一九年)时期,襄王欲伐郑,娶狄女为后,以换取戎狄援助。这或是有文字记载的较早的和亲事例。此后,汉唐至明清,几乎所有朝代都有次数不等、缘由各异的和亲,且多以汉女人胡为主要特征。  然而,历史的发展往往呈现出复杂的面貌。唐代开元初,突厥第二汗国墨啜可汗的女儿——毗伽公主——因草原动乱、父死兄亡而南下附唐,数年后,世随时
关键词:改变;感化    《礼记》云:“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说的是教育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灵。几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对此深有感触,如今采撷一束,与诸位共同分享。    令人头疼的男孩    班里有个男孩叫唐小昊,是个让各科老师都头疼的孩子。这孩子在课堂上很随便,要么在老师讲课时插嘴、顶牛,要么转过头讲话、戏弄同学,要么在课堂上玩得旁若无人……对老师的批评,他极力狡辩、置若罔闻;课间
在2005年的游泳世锦赛上,张琳获得男子1500米自由泳第八,200米自由泳第六,这是中国男子中长距离自由泳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接着,他十运会独揽3金;东亚运动会上打破1500米自由泳全国纪录和亚洲纪录。张琳,已成为中国男子游泳新星中最炙手可热的一人。  ——编著  男子项目一直是中国游泳的弱项,在中国,能进入世界前十名的男运动员不出三人,长久以来,人们熟知的只是蒋承稷、曾启亮等短距离项目的选手,
〔关键词〕活动设计;目标;时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22-0030-03【活动理念】  当前升入初中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依赖性强、自我管理意识淡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小学期间学习生活基本靠家长管理,升入初中后,随着课业负担加重,教师教法和教学要求发生变化,他们中的很多人将面临自我管理的适应问题。此外,伴随青春期的到来
〔关键词〕内观训练;家庭关系;心理健康  家庭关系是一个人来到世界上最先接触的人际关系,儿童时期的家庭关系更是足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它对儿童性格的形成、品质的培养、意志的磨练和人际交往模式的建立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很多父母长辈绞尽脑汁,并做出了很大努力。但儿童的心理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在此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傲慢与偏见。其中偏见会使他们无法去爱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