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川剧英译本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柳荫记》英译本为例

来源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o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从认知与体验的视角下阐释译者主体性。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出发,研究杨宪益夫妇英译《柳荫记》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通过研究前人的英译作品,希望能为日后现代川剧英译提供借鉴,助力此类优秀川剧得到广泛传播;同时,也望助力以川剧为代表的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出去"。
其他文献
利益是人类行为动力的根源。包括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从产教融合各方利益角度进行问题分析,并研究协调不同
《周氏冥通记》是研究六朝道教的重要资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2010年1月齐鲁书社出版的日本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充分吸收了当代研究成
新形势下学生社团将会越来越受到“95后”“00后”大学生欢迎,学生社团将成为高校提高思政教育工作亲和力的重要载体。但当前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被低估;学生社团的发展
罗山方言声调共有五个调类,即阴平调、阳平调、上声调、阴去调、阳去调。其调值为:阴平33、阳平15、上声35、阴去212、阳去41。罗山方言声调与中古音声调之间有着既有规律而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