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建筑艺术述略

来源 :建筑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9033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海湟中塔尔寺是安多地区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其藏汉相融的独特风格所显示的丰富建筑文化具有地域代表性。文章从塔尔寺建筑的整体空间布局和生态主义选材切入,分析了建筑中夯土、砌石、木作的工艺运用与特色,再从建筑的细部柱、门、窗、墙及色彩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塔尔寺建筑极具地域性特色的装饰手法和工艺。
  关键词:塔尔寺;建筑;装饰;工艺
  塔尔寺院内各类建筑材料以当地自然材料土、木和石为主,保持了安多建筑土木为主要营建媒材的生态主义基调。结构方式上由土木、石木和土石木混合几种类型。夯土技术从建于公元一世纪卡约文化时期的青海贵德嘿古城遗址考证,城墙均用生土夯筑,夯层内夹有原木,墙体宽厚敦实,土夯建筑的技术趋于成熟。现在这种技术还广泛用于安多藏区民居、宗教建筑等各类建筑之中。同夯土技术一样砌石技术和木作技术也是当地建筑中古老而沿用至今的建筑技术,被藏族工匠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熟练掌握。
  夯土和砌石技术主要用于建筑墙体的建筑,塔尔寺所有围护墙、女儿墙、外墙、佛殿内壁均采用土夯或石砌。所用土料就地取有较好黏结性的生土掺入“卡加土”(一种黏性较好混合土),为增强墙体坚固性土中还须含有一定比例石子,和入适量水分便可夯筑。
  砌石技术是利用天然石块、石片砌筑墙体和墙基等部位。砌筑墙基采用大小均匀石块,大石用在地基和墙体结构的主要支撑点与结合点,小石和黏土用来调整大石缝隙和补充垫底。处理好墙体与地基、墙体转角的角度与墙体整体的衔接关系,做到既要外观平整美观又要结实坚固是砌石头技术的关键。藏地砌石建筑中有一套砌反手墙的技术是砌出平整、美观外墙面的秘诀。
  木作技术在藏地建筑中运用同样广泛,并且是最能体现建筑技术难度和细部精美装饰的部分。从藏地佛教建筑结构而言,木材的梁柱系统是建筑结构的核心区,它决定了建筑屹立于大地向三维空间伸展的高度和跨度,为诸神和众生支撑起能够修养生息的空间。据说这种梁柱技术可以追溯到藏地游牧部族古老牛毛黑帐的木梁绳橼传统,这种建筑传统深刻的影响着塔尔寺建筑在空间上的内在追求,并隐性的表现在建筑结构当中。木柱与横梁的规格、尺寸、造型,从要两三人才能合抱、高十多米的通天巨柱,到碗口粗的小型立柱因具体建筑的要求而不同。
  塔尔寺大经堂是藏式土木结构的平顶建筑,占地面积近两千平方米。经堂主体建筑内空间有168根木柱撑支,外露108根,多柱体、多梁道地架构出经堂巨大的使用内空间。在建筑结构做法上一般木柱顶置坐斗,斗上横置大替木,顺着替木架梁,在前后排横梁间依次均匀搭设水平方木橼,橼上铺设木板,或密铺半圆形断面木棍,圆面向下,最上面平铺细致沙土压实,算是防水保温层,形成建筑的基本框架结构和藏式平顶。殿顶设有铜质镏金双鹿法轮、法幢、宝瓶、宝塔等宗教法器,外观气势轩昂。
  大经堂内林立的木柱在地面上构成的柱基点阵,为经堂内空间的功能划分和设计利用提供参照系。木柱上细下粗,通常是方形或方形四边贴上一条或几条楔形断面木条,从而形成四楞柱、六楞柱、八楞柱及多楞柱。柱身漆红色,多有木雕装饰,顶部坐斗表面也花饰浮雕,大替木也多演化为各种丰富多样造型,前后两面满布雕饰,所有雕饰都细致彩绘。木柱都围裹有蟠龙图案的彩色藏毯,地铺长条禅垫,可供千余喇嘛集体打坐诵经。佛殿的门廊及大厅的梁柱结构均为藏式托木结构,或称藏式主梁结构,形式独特,木雕装饰精美。室内供奉各种佛像,悬挂各色帷幔经布,幢、幡、堆绣、唐卡等。经堂内部空间显得富丽堂皇而不失宗教高古神秘氛围,庄严肃穆而充满禅修幽思,在体现使用格局的同时,强调净土与凡尘精神空间上的联系。
  塔尔寺建筑精美的装饰和精湛的工艺,在梁、柱、门、窗等建筑细部装饰上得到淋漓尽致的直观体现。塔尔寺的门窗都以木材制作,尤其佛殿、经堂的门窗木雕工艺更是精细华美。门框多有四到八根门柱,门槛头需作三橼三盖,形成进深1米左右门厅。在门框正立面的上、左、右三面,至少木雕装饰有三至五道枋案,上雕莲掰、连珠、卷草、神兽、门枋四枋,并彩绘描画。门的下部是高而敦实的门槛,有些包有雕刻过的铜皮,以减少对木材的磨损。门板选用上好松木制作,厚十多公分,漆红色。门板根据所属建筑的不同性质,用沥粉、描金等彩绘工艺,绘制相应纹样装饰。向众生展示佛教义理与美的追求。
  塔尔寺主体建筑为宗喀巴纪念塔殿,也称大金瓦殿,位居全寺中心,依山背岭,被周围的弥勒佛殿、大昭殿和喜金刚殿簇拥着,使得该殿更加巍峨壮丽。底层墙用碧绿琉璃砖砌成藏式风格的“须弥座”。第二层三面有藏式边玛墙,正面两侧的边玛墙上各镶嵌“十相自在”范文铜镜。第二、三层部是重檐歇山式金顶,铜瓦覆盖,飞檐四出。与汉族建筑不同的是垂脊四面有飞檐挑角,挑角上安装的是藏族传说中的神兽“曲森”。飞檐四角、门、窗上沿处悬挂白底黑字布幔或五彩帷幔(鲜多),与金顶宝瓶、边玛墙、铜镜、共同构成了殿堂建筑的外观风貌。
  小金瓦殿初建于十七世纪二十年代末,历经扩建现成现状,是保护塔尔寺之神的护法神殿,同样是一座藏汉结合的建筑物。在前院大门平顶之上有一座汉式小巧琉璃小亭,主殿突出汉式歇山金顶,墙面采用“边玛”涂以棕色突出铜镜装饰,窗口做梯形砖框,上挑二重或三重短橼。整个造型古朴大方,细部装饰不失精致典雅,达到了藏汉建筑艺术的自然统一。
  塔尔寺建筑的细部装饰体现藏式殿堂装饰的传统与明清时代汉式营造手法,同时汲取了回族砖雕工艺。在墙体的建筑上,塔尔寺院墙除墙基用石块、石条外,多用青砖或土坯,既有藏式墙体,又有园林墙体、西北庄廓墙体,与西藏多用石块、石板砌成的墙体相比显得秀挺轻盈。建筑装饰的每种色彩和使用方法都赋有宗教和民俗的含义,墙壁以红、黄、黑、白为基色,深红色为主色。主要建筑外墙在装饰色彩上多施深红、黄、黑等色为基调。厅、廊多挂有白或黑色布幔,门、窗上部有彩色围幔(鲜多),本身既是装饰又对建筑细部的彩绘、木刻有遮光避雨的保护作用。在西藏担任过堪布的活佛府邸(囊欠)外墙施黄色,僧舍多土胚原色或刷白、黑色。
  在讲经院内的主要建筑九间殿的细部装饰中,殿前廓采用十根楞八楞朱红藏式柱,其上托以掌踏、鱼掌、间枋、再上是汉式斗拱、挑檐支撑人字屋顶,这种将藏汉两种建筑构造手法巧妙结合的细部装饰手法,常见于安多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建筑之中。塔尔寺的殿堂和活佛囊欠(活佛府邸)等建筑中广泛吸收了甘肃临夏“河州砖雕”艺术,在建筑的门饰、窗楣、走廊、照壁、墙面等处,多见刻有人物、花卉、走兽等的砖雕装饰,这使塔尔寺具有亦藏亦汉的风格,较西藏寺院建筑群多了一份精致优雅。
  塔尔寺藏汉兼容式的建筑风格构成了塔尔寺建筑的主要特色,是青海藏、汉、回、蒙等各民族建筑营建丰富创造力的结晶。
  参考文献:
  [1]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安多政教史》[M]第一版甘肃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4
  [2]史理《甘南藏族寺院建筑》[J]《文物》1961第7期
  [3]马俊成《热贡艺术》[M]第一版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1
  [4]海瑟·葛尔美著[法]《早期汉藏艺术》[M]熊文彬译第一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9
  该文章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院长科研基金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04)
  作者简介:
  王东,男,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美术系,讲师,美术学硕士研究生学位,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和民族工艺教学及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有的时候很难定义究竟是高层建筑促进了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还是城市化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高层建筑的发展。然而就在这样的无形当中,城市开始和高层建筑紧密相连,成为了城市中最有标志性的物体。通过本文,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究高层建筑的科学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方法。从内部深入了解这个城市的标志物,同时也从技术层面上对于高层建筑做一个系统的介绍。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施工方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一步步发
期刊
摘要: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幕墙第一生产大国和第一使用大国,随着建筑幕墙使用的增加幕墙的安全问题也时有增加,建筑幕墙的检测和评价已经成为了行业内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我们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幕墙检测分析方法。本文介绍了建筑幕墙的概念以及国内建筑幕墙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从幕墙抗震性能指标、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方法、基于模糊理论的幕墙安全检测方法、幕墙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幕墙结构检测和评价方法。 
期刊
摘要: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是两种最常见的建筑结构,而框架结构砖混楼建筑是这两种常见结构的有效的综合运用;而在这一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对施工的质量进程和成本等方面的控制,需要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筛选与培养。本文就针对该过程中的相关管理人员的主要和其他相关素质展开论述,并进一步简析提高其素质的两点策略;以期为框架结构砖混楼建筑中,施工管理人员的筛选与培养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框架结构砖混楼;施工管
期刊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强,进而刺激了我国住宅设计的建设,住宅设计的质量也成为人们逐渐关注的热点。本文从住宅设计中涉及到的基本问题入手,指出住宅设计应该注意哪几方面的问题(一般是卧室、客厅、卫生间及厨房等主要功能的设计),进而提出住宅设计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住宅设计;问题;发展方向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像以前
期刊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在实际的工程中长期困扰工程技术人员的问题。其中的控制技术的主要研究是混凝土结构研究的热点问题,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潜伏的工程背景。  关键词:大体积的混凝土;裂缝表现形式与产生原因;控制措施  引言:在目前的基础建设过程中,大体积的混凝土的施工日益增多,然而大体积的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普遍会遇到裂缝的控制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的体积过大,聚集的大量水化热会导致混凝
期刊
摘要:近年来轻钢结构在建筑领域使用范围较为广泛,本文从屋面布置及拉条设置等方面分析了轻钢结构设计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原因。  关键词:轻钢结构;屋面;拉条设置  1.前言  近30年以来建筑轻钢结构设计在欧美国家取得了长足深远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技术体系,轻钢结构具备一系列的优良特性,自重轻.性能好.工厂化的程度比较高,建造的速度快,这些特点对于国内的建筑业来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下面我们将从
期刊
摘要: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过程中,只有真正体现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加强两者在实际工作中的沟通联系,不仅要关注建筑物本身,而且更应该关注其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这样才能取得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和谐统一,最终达到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良好效果。此文,将对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关系  1 引 言  城市规划设计是在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基础上,对整个城市
期刊
摘要:对于油藏分布范围较大,油层厚度大,砂体动用程度低油藏,利用水平井挖潜,其开发效益最大。唐家河馆陶油组为典型的边底水油藏,天然能量充足,油井初期产能高,但含水上升速度快,单井累产低等特点,在利用直井开发底水油藏时,在追求最大产量的同时造成底水锥进。本文通过油藏工程分析等确定剩余油和边底水的分布范围,采用水平井开发边底水油藏能有效避免底水锥进,极大的提高单井产能。  关键词:油藏描述;水平井;底
期刊
摘要:该项目为110米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超限高层住宅,采用SATWE及midas building进行弹性时程分析,采用push&EPDA进行大震下的推覆分析,同时用midas Gen进行了楼板的应力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结构能满足抗震性能设计的要求,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关键词:超限高层;框支剪力墙结构;时程分析;弹塑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总用地面积约2.4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也不断扩张,城市里的土地资源日益稀缺,高层建筑不断涌现,他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工作、生活使用空间,带来了更多的绿地,使得城市越来越美,但是由于其体量大对周围的环境影响也较大,高层建筑的设计安全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引言:随着社会与经济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应运而生。城市中的高层建筑成为反映城市经济繁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