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记得的告别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dot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上,我收拾书包,妈妈说:“你墙上的那张纸都发黄了,为什么不撕下来?”我一抬头,看见的是初三时的课程表。
  记得刚进初三,班主任就说:“要记住,你们现在是毕业班了。”大家都明白,其实是要记住现在应该比以前加倍地用功。
  可我却在变坏,不寫作业,上课时看小说或者发呆,彻底地放弃了考不及格的物理,心安理得地接受倒数的名次。而现在,我每天要记大量的笔记,去听难以听懂的物理课。
  可能惟一能容忍我的就是语文老师了,她会偏心地给我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作文打可笑的分数,会在我模仿村上春树的句子上打红圈圈,纵容我的沾沾自喜。
  当然这一切使我更加喜欢她,喜欢那个不修边幅的老师,喜欢那个被男生在作文中形容成“男人头”的张老师。
  还记得语文课,讲复习题,自是枯燥繁复。张老师说:“咦,怎么都睡着了?我又叫嚣于无人的荒野了。算了。”她极豪爽地一挥手:“我们来做个游戏。”
  “哗!”全班一阵没底气的欢呼,有些不相信。张老师拈了一根粉笔笑:“看,一会儿,我把它抛起来的时候,你们可以尽情笑,大笑,但等它落地,谁笑了,我罚谁唱歌。”大家一脸配合,盯着粉笔正襟危坐,张老师得意地微笑了一下,把粉笔放了回去,一脸阴谋得逞后的满足。“好,这气氛很好,我们接着来。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哦,我忘记说了,张老师最喜欢的作家是鲁迅。《红楼梦》里最偏爱鸳鸯。特别喜欢红色的玫瑰花。
  十月,是校运会。班上谁也不愿去走方阵,班主任只好以入团作要挟。
  有一个细节让我过目不忘。一个男孩子很讨厌他的同桌,两个人几乎天天对骂,可同桌出现在跑道上的时候,他是跳到凳子上喊加油喊得最响的一个。
  后来,天气冷了,校园里全换成了菊花,银杏抓住了秋天的发丝,拴在树干上,黄叶子漫天飞舞,夕阳好似胭脂,黄昏的天空铅华浸染。
  放学晚的时候,我就与小鹿一起停下来,看一看这样的风景,我们手挽着手,沉默着,外面满路霓虹,校园里是风景的桃园,而心中的桃园有时就是在看风景中找到的。
  再后来,出了点事,南师附中(这个城市数一数二的好学校)高一的一名学生不堪压力,跳楼自杀。紧接着金陵中学长跑又跑死了一个学生,各个学校进入了恐慌的状态,如同9·11过后的美国。
  老师们在办公室里聊天说:“一中,不会有学生跳楼的。”“就是,就是,我们学生脸皮太厚。”就像是家长在骂不争气的孩子。
  但是学校还是把冬季长跑改为了元旦联欢。
  时间是2003年12月31日。
  张老师义愤填膺地说:“没有人请我去,你们有的玩便忘了我。”我立刻讨好:“张老师,我们请你去。”张老师说:“你一个人信口胡诌的。”我说:“一定来啊!”“好,我来抢吃的。”
  我们班在长廊的最尽头,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我感到元旦的喜气扑面而来。气球是各种颜色的,但每一个都吹得很鼓,像小孩子的脸。很多人在笑。
  气氛像酿酒一样,一点一点浓起来的。
  那次联欢我发现原来我那么淡漠的同学,可以笑得那么快乐,都是淡漠的孩子,可是不冷漠。
  买了很多的雪喷,互相喷得艳若桃李,灿若桃花。
  我看见男孩子买了瓶啤酒四处洒,看见午后阳光照耀下大家脸上掉落了一地明媚时,我在想,可能很多年以后,我每天在不同的场合,看够了那些才十八岁,却拥有三十八岁的精明的女孩,看够了她们用精心修饰的虚伪玩弄故事,我才会更清楚地知道,我初中同学,我的那些怕别人超过他而挑灯夜战,第二天用有些不好意思的声音说“我昨晚看电视”的初中同学,是那么地可爱。
  每个人都有他们的无奈,优秀的孩子,不优秀的孩子,还有大人们。
  联欢后我被留下来打扫卫生,小鹿在等我,后来就开始帮忙。她是一个长发的表情淡雅的女孩子。我喜欢她的原因之一是,当好多人拿着我的作文本说“你分数好高”的时候,小鹿只是轻轻地说:“猫咪,这篇文章真的不错!”
  将那些五颜六色的碎片倒进垃圾桶时,我突然想到了一个词,昙花一现,于是我对小鹿说,元旦像烟火一样短暂,可是炫目。她点点头:“是啊!明天,一切又都正常了。”
  元旦之后,班里气氛激越,男生们在教室里玩电脑打架,宣泄压力,这也是他们苦学到凌晨两点的前提,女孩子们自动退居图书馆。
  我和同桌时不时找些借口去张老师办公室聊天,语文组的老师总是活得更有滋味一些。
  女老师们经常是边吃着冰糖葫芦,边改本子,还聊着《雷雨》中的小细节。津津乐道一如小巷子里的女人在洗衣服的泡沫中聊家长里短。
  我说:“语文老师轻松啊。”张老师立刻反驳:“谁说的,我当班主任的时候从未在十一点前睡觉,一节课四十分钟,我备课要两个小时呢。”语调依然是活泼。
  张老师对谁都是一个称呼,男生、女生,包括她才三岁的女儿。
  我常常看她的侧影。张老师一点也不漂亮,从不是小学生作文里的“长发,眼睛还会说话的女老师”。可是,她的潇洒,令人觉得生活真的很美好。
  几个月后,学校开始谈保送的事了。一天中午,坐在我后面的一个很瘦的戴眼镜的男生被叫进了办公室,大家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他回来了,有人便问:“老师找你干什么?”他信口开河:“搬书啊。”“搬书?老师会叫你?你不看看你那体型?”有人讽刺。所有人都善意地哄堂大笑。
  最后一个月是在填志愿和写留言录中度过的。班长把校服外套脱下来,让我们每个人签了名,结果,那件翠绿色的外套被黑笔画得百孔千疮。
  朴树在《那些花儿》里唱:“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我终于明白这首歌经久不衰的原因。
  我极喜欢刘莉娜《曲终人散》的最后一句:“也许曲终人散之后,离开的离开,忘记的忘记。然而旋律最好的时候,感谢上天让我们在一起。”
  转眼各奔东西了。
  我们各自有了不同的朋友。
  我终于发现了一个女孩,和她一起喜欢《B小调雨后》,就像和小鹿一起喜欢《YesterdayOnce MOre》一样。
  生活总是一直继续着。
  一如同学兔子所说:“总会有人或有事在将来改变我,只要把握住方向,一切都会好的。”
  她最近打电话说:“我们好像都长大了?”
  我回答:“正在。”
  说来有趣,“长大”,是从小困扰我的字眼。
  小时候,问妈妈很多事,她说的总是一句话:“长大再告诉你。”
  我今年十六岁,妈妈说了十二年了,我还没等到长大。长大,真的是一个过程。
  如奶奶说的:“人不见长,裤子见短。”
  我现在已经学会了诅咒讨厌的试卷,像这个城市的人诅咒下雨天一样。一面说着,一面穿上雨衣走出门去。
  我天天骑车穿过小巷回家,女人们一直唠叨这旧房子该拆迁了,这样破旧,骂自己男人没本事,住不了大房子。然后满足地系上围裙,一头扎进厨房里去了。
  长大,告别回忆,像适应高考制度一样适应生活,生活本身就是种束缚,这些束缚中也可以发现快乐,幸福,以及温情。这才是动人之处。
  就像妈妈每天上班穿的长筒袜,脱下来的时候像一副镣铐,把妈妈锁在板正的工作服里。
  可是那样看上去,自有端庄的味道。
  只不过,告别之后,青春的小鸟掉下长不回的羽毛。
  (胡炜摘自《萌芽》)
其他文献
石达开大渡河失败的根本原因秦维宪,周瑞芳石达开远征军大渡河失败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人们在探讨过程中,各执己见,往往将天时、地理、与彝民关系。军事策略等作单方面分析,说眼
千年伊始 ,万象更新。2000年2月29日 ,并州舞龙大酒店热闹非凡 ,山西省农机管理工作会议在此如期召开。出席会议的全省地(市)、县农机局局长及其他代表200余人满面春风、斗志昂扬 ,共商农
历代文人墨客在仕途多舛之时总喜欢寄情明月,这让我体味到了中国古典文学长廊里呈现的那种不可逾越却能触及的美——一种文化人格的象征美。曾记否,多少纵情秀山丽水的斯文者
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是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应获得的终身学习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在语文课堂,对某些文学作品或某些作品中的语言的理解往往是仁者见仁,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曾任北京市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从事中学语文教学40余年,退休后仍笔耕不辍,主编并出版了《语文自学教材》《教学 Beijing
蒋介石和龙云间的往来,一开始就有着些传奇意味。 1927年2月初,龙云和胡若愚等拥有军事实力的四个镇守使发动政变,原“建国联军”总司令、云南省长唐继尧被迫下野,龙、胡先
农业部路明副部长和农机化司牛盾司长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农机推广站站长会议上,就当前农机人关心的一些问题,作了明确的讲话,编者加小标题将有关内容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Vice
什么样的文章才算“佳作”?历来由于人们在价值观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差异,会出现林林总总、个性不同的读品,迎合着不同读者的口味。《优秀作文选评》坚持以内容与形式相统一,
传说康熙皇帝有个三品侍读学士叫沈朝初。此人年轻英俊,又有真才实学,因此,康熙皇帝颇为宠爱他。一天,康熙游兴大发,问沈朝初有何消遣的高招。他不假思索地答道:“钓鱼最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