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方,在故乡——我与刘再复先生

来源 :散文诗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onl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刘再复,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泉州人,更详细些,知道他1941年出生于泉州南安刘林乡,196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并到北京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评论》 Mention Liu Zaifu, many people know that he is Quanzhou, more in detail, that he was born in 1941 in Quanzhou Nanan Liu Linxiang, graduated from Xiamen University Chinese Department in 1963 and went to work in Beijing, served as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literature Director and Academic Committee Director, “Literary Review”
其他文献
翻译是一种“人文主义”活动,该过程的实践主体——译者的作用日益彰显。译者现身的说法不断生成新的意义。众多意义链的联结,使作者逐渐缩小直至隐身。原文所指和译文能指可以
会议
基督教和犹太教是同出一源,但又格格不入,不容混淆的两大世界性宗教。犹太教和基督教两千年来的冲突,犹太人遭受的多次集体迫害都与两教的教义冲突有关。因此,非犹太研究者,特别是
通过梳理、揭示《传统与个人才能》在中国的理论旅行中遭遇到的术语翻译、文化误读、现代主义论争等问题及其历史根源,不难发现,《传统与个人才能》为20世纪中国文学界解决现代
会议
阐释学理论认为,“含义”存在于作品本文之中,相对固定,而“意义”则是读者对作品本文的个人理解和阐释。按照这样的观点,可以见到二人在对原诗的“含义”的理解上都力图准确、忠
晚清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传统的文学理论范式难以为继,在域外(主要是西方)文艺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下,更新传统的话语系统,成为必然。采用何种行之有效的话语策略来探讨百
会议
我们可以把红娘形象视为一个符号。红娘形象在产生和流传中,折射出我国封建社会有关性别文化的多重问题,可以说是一个符号性质的图画形象。本文指出进一步探讨红娘形象的符号意
唐代文学家李华留下来的赋有四篇,即《含元殿赋有序》《哀节妇赋有序》《望瀑布泉赋》和《木兰赋并序》,它们全部为《文苑英华》所收录,可见它们都是唐人所作辞赋中比较优秀的作
会议
中国现代文学之幕,是在新文化运动及文学革命大潮中掀起的。它以胡适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为标志。我们注意到,对新文学及文论生成的
会议
在本雅明之前,传统批评将波德莱尔与浪漫主义和瑞典神学家斯维登堡的“通感”神秘主义联系在一起,认为他是一个遁入白日梦、崇高与理想之中的诗人。本雅明在一系列关于波德莱尔
会议
近代以来,“大众文学”“文艺大众化”等批评术语从日本横向移植传入中国,直面中国文化传统、五四新文化的多重洗礼,在20世纪中国特定的历史情势中,其陈述主体、指摄对象、语义内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