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伤的流行病学

来源 :临床肝胆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7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已成为临床常见的肝病之一,受到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已知多种药物,包括中草药和膳食补充剂均可导致各种类型的急慢性肝损伤,重者可出现急性肝衰竭,导致死亡或接受肝移植.就DILI的全球流行情况及常见可疑药物的分布进行了阐述.
其他文献
药物性肝损伤(DILI)肝组织学表现分为炎症坏死型、胆汁淤积型、脂肪变性和脂肪肝炎型、血管损伤型、轻微病变型等多种病理类型.对于疑诊为DILI但又不肯定、不能用DILI一元论解释的肝损伤、多药物接触史而不能确定具体致损药物的DILI、治疗效果不符合预期DILI、慢性DILI等,需要组织病理学进一步鉴别诊断;组织病理学还可用于评估DILI病情轻重和预后.因DILI肝组织病变分布不均一,要有充足的组织样本量才能减少取样误差.由于肝损伤性疾病组织病理学表现“一因多果、多因一果”,病理密切结合临床才能最大可能得出
药物性肝损伤是人体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部分严重者会出现肝衰竭甚至死亡.不同药物所致肝损伤的临床表现各异,严重程度不尽相同,大多数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没有症状或症状较轻.根据临床表现、病程和发病机制,可将药物性肝损伤进行多种分型.根据R值,可进行如下临床分型:肝细胞损伤型(R≥5);胆汁淤积型(R≤2);混合型(2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连续7 d液体平衡量的变化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记录入选病例的一般资料、入院后连续7 d的液体净平衡量及实验室资料。结果收治的符合标准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共105例,28例出现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存活组的机械通气时间(6 d比11 d,P=0.002)、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7分比9分,P<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