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美术课程对中职学生鉴赏与审美能力的提升分析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ongy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共艺术美术课程是中职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中职学校开展公共艺术美术课程对于提高中职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在中职教育教学中占据很高地位。本文主要研究公共艺术美术课程在中职学校的开设,对于学生鉴赏和审美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怎么样的作用。这将有助于改善学生对于此项课程的了解,认识到这项课程的重要性,帮助教师和学校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以及浓厚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公共艺术美术课程;中职学生;鉴赏与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34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人们对于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新课改要求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并且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中职学校顺应时代潮流,相应国家政策,将中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上日程。学校开设了各项课程,教师针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进行教育。而公共艺美术课程的教学就是对学生的美育教育,有助于提升中职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一、公共艺术美术课程的内容意义以及现状
  (一)公共艺术美术课程
  中职学校公共艺术美术课程是指学生参与美术学习、鉴赏美术艺术、进行美术艺术实践的课程,它融合了多种艺术门类以及美术专业特色。开设这门课程,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美术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它们的特征已经各自的联系,让学生掌握艺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对美术艺术的分析判断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品鉴和审美能力。
  一般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分为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均为三十六学时。基础模块将与九年义务教育接轨,主要是在课堂教学,并且融入综合学科知识。拓展模块主要是让学生进行实践,亲身体验,带领学生们实地感受各种美术艺术作品,熏陶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这门课程要求结合学生的过往经验和专业的技能知识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美。
  (二)课程开设现状
  目前公共艺术美术课程已经成为各大中职学校的必修课程,学习课程的学生技术在不断增长扩大。但随着课程的不断开设和课堂教学的进展,美术教育教学中也出现不少问题。中职学生对于这门课程普遍缺乏兴趣,课程的教学方法十分单调,而且课程的设置内容思路较为死板。
  二、中职学生
  (一)中职学生的特点
  中职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着眼如今的教育体系,一般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都会选择上高中考大学,因此选择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课都不太好,这使得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考能力相对差一些。中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他们在学习上的挫败感十分强烈,因此对于学习有抵触心理,教师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中职学生还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众所周知,一般人的智商差距不大。而长期以来学习不好不是由天赋不好造成的,而是因为后天努力不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坚持学习,以及错误的学习方法都让学习事倍功半。这就需要教师地引导和教学了。
  (二)中职学生对公共艺术美术课程的态度
  正是由于中职学生存在以上的特点,他们对于公共艺术美术课程的学习也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因为在公共艺术美术课程的课堂上会学习不少的理论知识,这对他们来说是枯燥无趣的。大多数学生认为来到中职学校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为了将来在社会上找到一份工作,学习艺术和理论知识都没用。
  (三)解决办法
  不得不说,这些学生的看法荒谬但在学生当中十分普遍。教师应该扭转学生对于艺术课程的看法,让学生对此重视起来。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课程教学,设置灵活的教学内容,增强互动和实践性艺术美术内容。中职教师要多用情境教学的方法,为学生展示更加直观有趣的教学内容,并且注意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三、公共艺术美术课程对中职学生鉴赏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学生在进行美术艺术的鉴赏之前,要学习艺术的审美和鉴赏的方法,例如在赏鉴一幅绘画作品时,了解构图、色彩搭配和时代背景、人物生平等。构图方式有很多种,水平式、垂直式、辐射等,如水平构图代表安稳有力。色彩要了解三大原色,冷暖色系的含义表达等,时代背景和人物生平更不用说了,有时候光凭借这两样就能将作品的情绪大致表达。
  以鉴赏梵高的代表作《向日葵》为例。画面上一共有15朵形态各异的向日葵,盛放的、枯萎的,怒放的花朵占据了整个画面。主色调是深黄色,其间点缀着零星黑色的花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让人一眼就被画中的生命力勃发而打动。整幅画就像燃烧着的火焰,明亮又炽热。花朵的线条扭曲地挣扎,表现出不屈的精神。这幅画是梵高精神世界的展现,是他对于艺术绝对的狂热和着迷。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闻名世界。毕加索是在德国轰炸西班牙格尔尼卡的愤怒之下完成这幅画的。赏析这幅画,学生们不仅要了解创作这幅画的历史背景,还要知道毕加索属于现代主义流派,开创了立体主义。他追求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产生的美。画面当中不同的明暗、光线、色彩、氛围构成了不同的時间和空间。《格尔尼卡》的画面显然也被分割为不同的空间,例如嘶吼的马隐喻战争下恐惧挣扎的普通民众,举着烛火的女人朝自由女神走去,代表人民对于和平与自由的渴望。立体主义象征的语言、割裂的画面带给人们更加直观更具冲击力的感受。
  学习公共艺术美术课程,全面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学生们了解了历史、文化、社会等综合知识,另一方面,学习到了更多艺术美术流派、鉴赏技巧和方法,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长了艺术知识,提高了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趣味,培养学生的情趣。同时,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高尚的品质、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结语
  公共艺术美术课程对于中职学生鉴赏和审美能力方面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中职学校和教师们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度,促进学生鉴赏能力、审美情趣的成长,健全学生人格。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艺术的故事[M].范景中,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2]杨琪.名画百幅赏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国家对音乐教育重视不断提高,音乐课本的学习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素质发展需要,各大学校积极引入课堂乐器来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但是传统器乐教学大多是枯燥的,那么如何让器乐课堂做到有趣又高效呢?本文以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为基础,围绕中学竖笛课教学现状,以及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即兴训练三种运用方式展开讨论,并对达尔克罗兹进行简要概述,深刻体现了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运用对于竖笛课的重要性。  关键词:达尔
期刊
摘要: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教学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地运用,所体现出的教学价值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不仅增添了课堂教学的活力,还在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为此在多媒体技术发挥出应有的教学价值时,对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进起到了促进作用。由于小學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占据着比较重要的位置,将多媒体技术与识字教学相结合,可以开拓学生识字学习的视野,丰富学生所要掌握的识字学习内容,加强学生对汉
期刊
摘要:学前启能教育改革,是牵动全社会、被各界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幼儿教育担负着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任,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构成学前教育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也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启能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各项素质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学前;改革;能力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324 
期刊
摘要:小学生能写一手好字对他们的一生是有利无害的,尤其在当今电脑和手机普及的新时代,写好汉字是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一项必备技能。小学阶段是练字最好的时间段,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习字习惯的培养,练好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练字是一个枯燥的、无聊的、机械式的活动,教师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激发小学生的习字兴趣。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培养;小学阶段;正确的;书写汉字;习惯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言行进行良性引导,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养成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此,本文也将以小学生的成长为切入点,从剪纸教学出发,立足于特殊儿童的个性化需求,分析小学剪纸教学改革的方法,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歧视,引导儿童找到心灵的家园,仅做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小学课堂;剪纸教学;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A
期刊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而传统节日文化是人文素养培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优秀文化,尤其是对于处于启蒙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在语文教育中融入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学生在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上接受语文知识,学习相关文化,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以小学低段语文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传统节日文化教学价值,来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育,实现中国文化精髓的传承。  关键
期刊
摘要:德育教学是当前的重要教育组成,具有教育基础的属性。由于教育结构和教学水平的差异,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相对处于边缘地带,为更好的贯彻“德育为先”理念,必然需要进行根本上的改善与创新。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农村小学德育教育角度,针对农村的教育结构性特点,探索德育在教学中的引领作用,以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德育素养,使德育教学取得实效。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328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教材中的主题图只有三段对白,也就提供了三个条件:1.每次最多烙两张饼,正面和反面都要烙,烙熟每面费时3分钟;2.父母和女儿三人,每人一张饼;3.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烙熟所有饼。  教材设计这种形式的素材无非就是要传导基本活动经验,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优化行动方案;但除了传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环节。为实现课堂提问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意义,在进行问题设计时,教师需要认真分析授课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努力提高提问有效性。本文探究如何在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展开有效提问的策略,希望通过有效提问促进农村初中生的英语学习质量,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
期刊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以及新课程的改革,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学生为教学过程中的根本进行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对小组合作学习提起重视,并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小学科学水平以及实践操作能力,本文将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科学;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A 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