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进行创设的。幼儿可通过参与区域活动,获取经验和知识,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让区域活动更好地发挥作用,活动内容的设置至关重要,应当遵循科学的、适宜的、发展的原则。
【关键词】幼儿园 区域活动 内容设置
区域活动以激发幼儿自发探索、自主学习为宗旨,教师们力图通过材料去诱导幼儿的行为,让幼儿在作用于环境的过程中实现教师预设的课程目标。因此,在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内容进行设置时,我们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地制宜,适合本园实际情况
幼儿教育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进行内容设置时,应该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本园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本园环境的充分利用和创设,有效开展区域活动,切记不可盲目照搬经验。教学空间较小的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公共廊道的空间方位,开发廊道资源。教师们还可以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区域材料,既能够废物利用,又能提高幼儿的环保节能意识。我们幼儿园室内活动面积大,在区域活动的设置上根据幼儿园的环境条件,要求每个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置四至五个活动区,各班设置区域时要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不照搬,适合自己班级,对幼儿发展有益才是最好。
二、遵循差异性,适合各年龄段的发展水平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性,在对幼儿园区域活动进行设置时,应该遵循各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不能采用“一刀切”的设置原则,而是应当体现差异性,选择适合该年龄段的幼儿发展水平来创设区域活动内容,挖掘区域活动的价值。以角色游戏区为例,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对于充当游戏角色感兴趣,但他们的角色意识并不强,因此我们创设了适合小班幼儿的“娃娃家”等角色游戏区。中班幼儿比小班幼儿更具备角色扮演意识,且角色语言有较大的发展,因此可以在中班可创设“小餐厅”、“美发屋”等角色游戏区。大班幼儿对于角色游戏已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游戏之中,而且能够与伙伴进行丰富的角色语言互动,因此大班可创设“香飘飘茶吧”、“红色照相馆”、“战地医院”等角色游戏区。
三、从兴趣出发,考虑幼儿主体性
区域活动应立足幼儿,关注幼儿的兴趣和意愿,充分考虑幼儿的主体性,使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但是在实践中常常出现区域活动仅满足教师预设的要求,而忽视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因此,每个班级在创设区域之前可以先同本班幼儿进行谈话,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老师在此基础上根据预设目标进行协调,确定好适合本班幼儿的区域主题。为便于了解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兴趣爱好,教师可在每个区域都设立一个幼儿入区记录,记录幼儿每天进入该区的次数,一段时间后统计出结果,根据结果再适当调整该活动区。
四、体现灵活性,根据教育活动确定
区域活动的内容设置不应该一成不变,这样会大大降低教师和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兴趣,而是应该设置灵活区域,便于开展教育主题活动。我们园各班除了选择了几个固定的区域外,如大班创设了固定的美工区、结构区、棋区、科学操作区、植物观察区等等,还可以开辟一个灵活的随机区域,这个区域是随我们的教育活动而随机开设的。例如:根据园本课程《学做解放军》开设的区域;时事教育主题《我身边的七城会》开设的我和体育明星合影;根据教学主题《甜蜜蜜》糖果超市角色区。这样主题区域活动成了主题活动的延伸和补充,既巩固了本教育主题的知识,又能让孩子们在玩的同时,在该区域活动得到了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五、利用本土资源,体现地域特色
区域活动的内容设置应充分考虑本地特色,利用本土资源,丰富幼儿教育环境,能够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和实际操作获取亲身体验的需要。如农村幼儿园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从实际出发回归自然,积极引导幼儿探索区域活动。我园的中班根据园本课程设置“军事角”活动区,让幼儿了解军事知识,并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军事武器,这既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又延伸了园本课程设置;大班则根据江西地域特色设置《江西是个好地方》的主题建构区,在建构区中幼儿可以欣赏古雅的徽派建筑,搭建江西的名胜,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江西的风土人情。
六、创建动态系统,发挥整体优化功能
在进行区域设置时,不能将每一个区域作为一个个孤立的部分来看待,而是采用整体化原则,创建区域活动的动态系统。例如,园内的公共活动区“学做解放军”里的作战武器可以由各班美工区设计制作;班级娃娃家的“爸爸”可以到“建筑工地”上班。每一个区域活动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整体化原则的指导下,衍生出许多其他游戏情节,这不仅利于教学情境的丰富与完善,还能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区域活动的动态系统必须要建立在幼儿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由幼儿自主创造,而并非由教师指定他们的行动,教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只是为幼儿创设相应的游戏环境,并引导他们想象和创设新的游戏情节。
参考文献:
[1]冯晓霞.幼儿园课程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徐则民.幼儿园活动区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幼儿教育,2012,28:46-47.
[3]万冬梅.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271-272.
【关键词】幼儿园 区域活动 内容设置
区域活动以激发幼儿自发探索、自主学习为宗旨,教师们力图通过材料去诱导幼儿的行为,让幼儿在作用于环境的过程中实现教师预设的课程目标。因此,在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内容进行设置时,我们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地制宜,适合本园实际情况
幼儿教育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进行内容设置时,应该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本园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本园环境的充分利用和创设,有效开展区域活动,切记不可盲目照搬经验。教学空间较小的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公共廊道的空间方位,开发廊道资源。教师们还可以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区域材料,既能够废物利用,又能提高幼儿的环保节能意识。我们幼儿园室内活动面积大,在区域活动的设置上根据幼儿园的环境条件,要求每个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置四至五个活动区,各班设置区域时要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不照搬,适合自己班级,对幼儿发展有益才是最好。
二、遵循差异性,适合各年龄段的发展水平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性,在对幼儿园区域活动进行设置时,应该遵循各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不能采用“一刀切”的设置原则,而是应当体现差异性,选择适合该年龄段的幼儿发展水平来创设区域活动内容,挖掘区域活动的价值。以角色游戏区为例,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对于充当游戏角色感兴趣,但他们的角色意识并不强,因此我们创设了适合小班幼儿的“娃娃家”等角色游戏区。中班幼儿比小班幼儿更具备角色扮演意识,且角色语言有较大的发展,因此可以在中班可创设“小餐厅”、“美发屋”等角色游戏区。大班幼儿对于角色游戏已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游戏之中,而且能够与伙伴进行丰富的角色语言互动,因此大班可创设“香飘飘茶吧”、“红色照相馆”、“战地医院”等角色游戏区。
三、从兴趣出发,考虑幼儿主体性
区域活动应立足幼儿,关注幼儿的兴趣和意愿,充分考虑幼儿的主体性,使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但是在实践中常常出现区域活动仅满足教师预设的要求,而忽视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因此,每个班级在创设区域之前可以先同本班幼儿进行谈话,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老师在此基础上根据预设目标进行协调,确定好适合本班幼儿的区域主题。为便于了解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兴趣爱好,教师可在每个区域都设立一个幼儿入区记录,记录幼儿每天进入该区的次数,一段时间后统计出结果,根据结果再适当调整该活动区。
四、体现灵活性,根据教育活动确定
区域活动的内容设置不应该一成不变,这样会大大降低教师和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兴趣,而是应该设置灵活区域,便于开展教育主题活动。我们园各班除了选择了几个固定的区域外,如大班创设了固定的美工区、结构区、棋区、科学操作区、植物观察区等等,还可以开辟一个灵活的随机区域,这个区域是随我们的教育活动而随机开设的。例如:根据园本课程《学做解放军》开设的区域;时事教育主题《我身边的七城会》开设的我和体育明星合影;根据教学主题《甜蜜蜜》糖果超市角色区。这样主题区域活动成了主题活动的延伸和补充,既巩固了本教育主题的知识,又能让孩子们在玩的同时,在该区域活动得到了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五、利用本土资源,体现地域特色
区域活动的内容设置应充分考虑本地特色,利用本土资源,丰富幼儿教育环境,能够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和实际操作获取亲身体验的需要。如农村幼儿园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从实际出发回归自然,积极引导幼儿探索区域活动。我园的中班根据园本课程设置“军事角”活动区,让幼儿了解军事知识,并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军事武器,这既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又延伸了园本课程设置;大班则根据江西地域特色设置《江西是个好地方》的主题建构区,在建构区中幼儿可以欣赏古雅的徽派建筑,搭建江西的名胜,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江西的风土人情。
六、创建动态系统,发挥整体优化功能
在进行区域设置时,不能将每一个区域作为一个个孤立的部分来看待,而是采用整体化原则,创建区域活动的动态系统。例如,园内的公共活动区“学做解放军”里的作战武器可以由各班美工区设计制作;班级娃娃家的“爸爸”可以到“建筑工地”上班。每一个区域活动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整体化原则的指导下,衍生出许多其他游戏情节,这不仅利于教学情境的丰富与完善,还能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区域活动的动态系统必须要建立在幼儿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由幼儿自主创造,而并非由教师指定他们的行动,教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只是为幼儿创设相应的游戏环境,并引导他们想象和创设新的游戏情节。
参考文献:
[1]冯晓霞.幼儿园课程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徐则民.幼儿园活动区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幼儿教育,2012,28:46-47.
[3]万冬梅.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