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和循证护理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护理的应用

来源 :药物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t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和循证护理在产科初产妇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 以480例顺产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预先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和循证护理进行实施。观察初产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达标率、母乳喂养及母婴保健基本知识合格率、新生儿护理基本操作技能合格率、产后尿潴留及乳房硬结肿胀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初产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达标率、母乳喂养及母婴保健基本知识合格率、新生儿护理基本操作技能合格率显著增高,产后尿潴留及乳房硬结肿胀发生率显著降低。 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和循证护理活动的程序化和标准化,可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 循证护理;临床护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4-0151-02
  循证护理其核心是运用现有的最新最好的科学证据为病人提供服务。根据循证护理的3个要素:慎重、准确、明确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根据护士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愿望和实际病情,将三者结合,制订完整的治疗方案,并在临床实践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设计好的护理计划,它的功能是用图表的形式来提供有序、有时间、有效的照护[1]。2010年1月至6月,我们对480例顺产初产妇实施循证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取得满意护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480例2010年1-6月期间入住我院产科的顺产初产妇为研究对象(病理产科除外)。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28.0岁;孕周37~41周,平均38.0周。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图表进行实施。分娩前无心、脑、肺等并发症,均符合正常分娩指征。
  1.2临床路径及实施办法 入院当天当班护士或责任护士热情接待患者;分娩前一天或当天进行分娩前指导及心理安慰;分娩结束回病房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分娩后第1天;术后第2~4天继续。
  循证护理方法是:①确定健康问题,即分娩的基本知识、饮食、药物治疗、运动疗法;②根据问题进行文献查询,寻找实证并付诸临床实践。通过对产妇实施循证护理,病人健康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护理工作满意度、掌握分娩基本知识程度均提高,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
  1.3效果评价
  ①有效降低了手术前后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分娩后不适的承受能力。患者分娩前紧张、恐惧、焦虑、猜疑等不良心理对生产配合的影响及分娩后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护理路径中分娩前及时向患者讲解分娩方式或分娩后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生产的认识,消除了紧张、恐惧心理,增加了分娩后出现并发症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分娩前学习了对疼痛等不适的心理放松疗法,如:疼痛不适时可深呼吸、肌肉放松、听音乐、转移注意力等,疼痛无法忍受时可应用镇静剂,短期、少量应用镇痛剂不会产生不良后果等,使患者能从容应付。②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目的性及主动性,提高了年轻护士专科护理能力[2]。
  疼痛、出血、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尿路感染等分娩后并发症,由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使疾病的各个阶段的护理目标明确,使护理工作有计划性、针对性和预见性,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目标性和主动性,避免了年轻护士因缺乏经验而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遗漏观察项目,对年轻护士能尽快适应专科疾病护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2]。③增加了患者参与治疗的主动性和疾病的认知程度。以往,患者住院后往往被动地听从医生、护士吩咐治疗、检查,许多问题往往是发生后医生、护士才给予解决,使患者对自己的分娩过程有一种不确定性,心中常忐忑不安,对医生、护士持怀疑、不信任态度或只相信专家,现在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对疾病、检查、饮食、药物作用、康复训练、治愈标准等都提前告知患者,有疑问及时给予解答,并让同病房同病种患者互相交流,增加了患者参加治疗的主动性,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④极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护理路径使护理活动标准化、程序化,项目不遗漏[3]。使患者在住院期间生理、心理上处于最佳状态。使其治疗和护理更人性化、更全面、更科学,密切了护患关系,满意度明显增高,同时也增加了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以患者为中心,认真细致地完成每日护理工作,优化了护理程序,提高了护理质量[3]。
  2讨论
  循证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分娩围术期的应用,规范了护理行为,指导和协助了护理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围术期护理更全面、更科学、更人化性,受到患者和护士好评,是一种良好的护理模式,值得广泛推广。
  正常产妇分娩过程中有很多没有得到理想的护理。由于产妇分娩过程时间较长,产妇就成为主要管理者。近年来国内一些护理工作者引用了循证护理、临床护理路径等护理模式,对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循证护理在产妇分娩护理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是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护理学科[4]。其核心是运用现有的最新最好的科学证据为病人提供服务。病人入院后给予入院评估,再根据循证护理的3个要素:慎重、准确、明确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根据护士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愿望和实际病情,将三者结合,制订完整的治疗方案,并在临床实践中实施。方法是:①确定健康问题,即产妇对分娩的的基本知识、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运动疗法;②根据问题进行文献查询,寻找实证并付诸临床实践。通过对产妇实施循证护理,病人健康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护理工作满意度、掌握分娩基本知识程度均提高,术后恢复时间也明显缩短。
  循证教育指导方法是:由专科护士对病人进行分娩知识问卷调查,再根据本周讲课内容,让病人解答部分内容,然后发给相关健康教育资料,提示病人带着问题对照学习,在每周2次的“分娩知识教育与交流”活动中,根据问卷中存在问题,检查病人接受教育情况,即采取“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5]。在接受为期1个月的健康教育后,设定以分娩知识的基本内容的150个小问题对病人进行1次全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循证教育指导组病人对分娩知识掌握程度较高。以循证护理为指导的健康教育是针对护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查阅大量相关资料,抓住病人最想知道的问题给予详细解释,并纠正分娩相关知识误区,以达到观念的改变。同时贴近病人生活,鼓励家庭成员相互支持,督促和鼓励良好行为习惯的实施,这是分娩知识教育成功的关键。   多年来,分娩知识研究的重点之一是围绕如何减少分娩并发症这个中心问题,通过评估病人身心存在问题及患处损害程度,提出护理诊断,查阅相关文献,从而选择最佳护理依据,实施护理干预,出院时无并发症。具体方法:①提出循证问题,即对病人的健康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护理问题;②循证支持,即根据护理问题系统地查阅文献,制定相应护理措施;③循证观察,即了解病人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确定适合病人的运动方式;④循证应用,即在循证支持和循证观察所获得的信息基础上,将有效的、实用的、与病人意愿和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措施应用于临床,改变以往传统和错误的习惯、行为,为病人度身制定护理措施,提供带有个体特征的护理服务,达到规范化与个体化的最佳结合,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
  2.2临床护理路径在分娩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综合的整体护理模式,使护理标准化,以病人入院到出院期间每天的成效护理作为标准值,其功能是运用图表形式提供有序性和时间性的有效照顾[6]。依据护理计划和产妇需求,在查阅资料后,由临床护理专家、医师、营养师、药剂师共同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并在临床实施中完善。临床护理路径以时间为横轴,以健康指导、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健康教育、出院计划等手段为纵轴,从入院介绍、入院评估、入院后的各种检查、治疗、饮食的健康指导及自身评估等方面,通过集中授课、个别指导、家庭随访等方式进行疾病知识宣教、饮食知识、运动知识、药物知识以及自我护理常识的指导,并将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帮助病人参与疾病的自我管理。这种新的工作模式已不再是单纯执行医嘱,而是以病人为中心,进行多元化、预见性护理。根据病人健康需求,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医生治疗计划对产妇不同阶段存在的不同健康问题和需求,编写分娩健康教育路径,内容由健康教育参照时间、具体教育时间、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效果评价、施教者签名等几部分组成,护士在根据分娩教育路径和病人需求从入院到出院的连续、动态,有针对性的反复进行健康教育的评估、教育和评价,直至达到最终目标,保证了病人健康教育的延续性和完整性,使分娩健康教育成为一种制度化、常规化的护理工作。
  正常分娩成功的关键在于良好的自护行为。为了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分娩健康教育可行性,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实施方法为:在全面评估病人身体、心理、家庭、社会和文化基础上制定包括病人家庭在内的分娩临床护理路径,通过专科护士向其发放临床护理路径教育实施表格,根据病人需要反复讲解、评估、教育、评价,直至达到最终目标,这样可以取得病人理解,并自觉执行。专科医生对复诊病人严格按照路径的内容进行指导,护士长定期检查健康教育措施落实情况。可见,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克服护理工作盲目性,提高产妇掌握自我管理能力,对控制和延缓分娩的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随着护理学科的深入发展,真实可靠科学的证据为基础的护理实践——循证护理[7]正在开展。同时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使护理从以病人的利益为主,变得更加规范、个性化。将其应用于分娩的临床护理,在科学和规范的护理理论指导下,使传统的护理经验向科学的、规范的护理发展,体现了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病人满意这一宗旨。但其在临床的应用还需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旭,杨家林.国内外护理新进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73-174.
  [2]袁剑云,英立平.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78-84.
  [3]杨桂涛.临床护理路径[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1):1-3.
  [4]王艳,成翼娟.循证护理学[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4-5.
  [5]徐国彬.循证护理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2,13(6):58-60.
  [6]雪丽霜.日本对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研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12):547-549.
  [7]张宏,朱兴春.循证护理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4):155.
其他文献
2009年一季度我国电工钢市场延续了去年四季度的行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价格一直低位盘整。二季度末受国家出台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的拉动,家电、电机等下游行业发展出现回暖,电工
在能源短缺、大气污染,水环境恶化与矿物质能源柘竭的今天,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转化为电能,日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和开发。因此,风能开发有着巨大的经济、社会、环境价值和发展前景
1月6日,在湖南华菱涟钢集团2009年变频器品牌竞标中,经过激烈的竞争,希望森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唯一入选的国产品牌企业,成为2009年华菱涟钢集团变频自控设备正式供应商。同时
行业整体状况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国家在电力、交通及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入,我国电力电子器件市场发展迅速,在全球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己成为全球最大的大功
许多病人的疾病诊断明确.治疗对症.只因医生少说了一句话没有告诉病人服药后大约多长时间才有疗效不少治病心切的病人吃药三四天无效就停药,加量或换药有的甚至反复到多家医院复
很多人都相信中草药是纯天然的,毒副作用少,甚至无毒副作用,这是中草药最大的优势所在,也是中草药赖以生存、发展,沿传至今的根源所在。过去,中草药对眼睛的毒副作用鲜为人知,然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滥用中草药也会伤害眼睛,甚至可导致严重的视力丧失。新近研究发现对眼有毒副作用的常见的中草药有以下几种。  甘草 甘草是最常见的中草药之一,应用广泛。如果每天服用50克以上的甘草,就可能会发生毒副作用。新近
日前,2008年中国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行业市场经济运行分析会议在西安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家制造企业以及电力用户、行业专家共6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分会常务
何时需要服用降压药?    尽管高血压的非药物疗法对降低血压确有其效,但糖尿病伴高血压属于高危类型,降压治疗已经明确对糖尿病高血压益处很大,所以我们目前主张诊断一旦明确,就用药物治疗。最新的美国糖尿病学会关于高血压的治疗建议认为,血压高于130/80毫米汞柱就需用非药物手段干预,而高于140/90毫米汞柱就应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开始药物治疗。     血压降到多少为益?    降压时目标血压如何掌
统计资料显示,人在40岁以后会逐渐出现骨密度减少及骨质萎缩,以致骨质疏松。70岁的人骨密度仅相当于青年时期的50%左右,而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可达到60%以上。女性进八更年期后,由于卵
以蛋白核小球藻为受试生物,以五种常见的重金属(铜、锰、镉、锌和铅)为研究对象,应用时间依赖微板毒性分析法系统测定不同浓度的五种重金属分别对蛋白核小球藻在7个不同暴露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