砜吡草唑与氰草津混用对麦田杂草的防治效果

来源 :河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砜吡草唑与氰草津混合使用对麦田杂草的防治效果,设置了室内活性测定及田间小区试验.室内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砜吡草唑、氰草津对大穗看麦娘抑制中剂量(GR50)分别为1.14、108.43 g/hm2,砜吡草唑与氰草津以1∶2.5、1∶5、1∶7.5、1∶10配施混用时具有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分别为128.74、127.42、146.52、172.71.砜吡草唑与氰草津混用以1∶5、1∶7.5、1∶10配施时对小麦及大穗看麦娘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8.38、1.30、1.53.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00 d,砜吡草唑与氰草津以1∶5混配,用量为540、720、900、1 440 g/hm2时对荠菜、野老鹳株防效及鲜质量防效均达94%以上,对禾本科杂草日本看麦娘鲜质量防效为87%~93%,小麦增产达14%~21%.综上,砜吡草唑与氰草津1∶5混配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麦田除草剂组合物.
其他文献
为筛选能培育适合膜上移栽方式高素质雪茄烟苗的漂浮育苗盘,研究了 162孔(CK)、136孔和78孔3个规格育苗盘育苗对烟苗素质和膜上移栽烟株大田生长及烟叶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78孔育苗盘所育烟苗根和全株干质量、根系形态指标、壮苗指数显著高于162孔处理,根干质量、全株干质量较162孔处理分别显著提高79.55%、61.84%,壮苗指数分别较162孔处理和136孔处理提高91.96%和64.61%,膜上移栽烟株成活率高、长势好,育苗投入成本增加,但经济效益最高,较162孔处理提高17.55%.1
为探寻对小麦具有促生作用并高效防治小麦纹枯病的优良菌株,首先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菌株YB-145对禾谷丝核菌、西瓜枯萎病菌、小麦根腐病菌、芹菜早疫病菌、花生果腐病菌、禾谷镰刀菌6种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然后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测序对该菌株进行鉴定;之后分别采用皿内水培法、盆栽法和田间试验测定菌株YB-145对小麦纹枯病的生物防治效果及对小麦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菌株YB-145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能够抑制上述6种病原菌菌丝的生长,
为明确河南丹参产区丹参根腐病病原种类及分布,对河南省禹州、渑池、方城、嵩县4个丹参产区丹参根腐病发病率进行调查,采用组织分离培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保存,获得30个病原菌菌株(编号F1-F30),结合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通过盆栽接种试验比较不同病原菌的致病力.结果表明,河南丹参根腐病发病率在3.5%~85.0%,其中连作田块发病最重.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层出镰孢菌(F.proliferatum)和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均能侵染丹参根系,引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