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下种子,让科技创新在乡村校园竞相绽放——科普活动进校园暨校园线下“科普行”大型走访采集活动走进剑河校园

来源 :大众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e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25日,由贵州省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联合大众科学杂志社举办的科普活动进校园暨校园线下“科普行”大型走访采集活动,走进剑河县岑松镇稿旁小学和革东镇光条村宝贡小学,活动給师生们送去了《大众科学》杂志、科普书籍等,还为学校举办了一场特别的科技盛宴——3D打印科普知识讲座,师生们现场观看3D打印模型,亲自体验3D打印乐趣。
  天公作美,上午小雨过后的稿旁小学天气凉爽,空气清新,四周静谧。学生们一列列、一排排整齐地坐在主席台前,不时打量着面前桌上摆放的模型和机器。“上面是材料,下面是打印出来的模型……”听完理论知识讲解后,学生们轮流上前近距离观摩3D打印过程,老师在一旁一遍一遍讲解着3D打印机原理。“这次活动很有收获,让我们见识了从未见过的东西,现场观看了3D打印机的工作过程,也对3D打印原理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和理解。”稿旁小学张老师介绍说。
  下午在宝贡小学,天气稍稍放晴,有些炎热,但宝贡小学师生们追求新知识、新科技的热情不减。“这是什么?”“用什么做的?”“能不能给我们演示一下?”工作人员刚把模型、机器搬出来,学生们就纷纷围了上来……“这次活动是宝贡小学成立十年来第一次举办的大型科普活动”,剑河县革东镇光条村第一书记吴作周表示,此次活动对于宝贡小学来说意义不凡。
  活动除了赠送科普资料外,还为学校授以“校园科普通讯站”牌匾,同时为两所学校分别举办了一场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科普作品创作赛事,以增进杂志社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促进乡村学校科普活动和科普赛事的开展,进一步提升乡村师生科技创新能力,丰富乡村校园科学文化生活。
  (编辑/潘国虎)
其他文献
人工智能可以分为几个发展阶段:基于数据的互联网时代、基于算力的云计算时代,以及接下来可能将进入的基于模型的AI时代,这相当于把数据提升为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未来,研究人员可以直接在云模型上进行微调,很多公司甚至不用维护自己算法的研发团队,只需要应用工程师即可。  写小说、和人聊天、设计网页、编写吉他曲谱……号称迄今为止最“全能”的AI模型GPT-3,当然远远不止会这些。作为 2020年人工智能领域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数学的学习中不断地获得成功的愉悦体验,才能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发展数学思维,最终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因此教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全面了解学生,创设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开展多样的活动等,以增进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