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miR-155-5p对感染性休克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

来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quan33071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血清微小RNA(miR)-155-5p水平对感染性休克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20年6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85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组,同期100例未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为对照组,根据治疗效果,将研究组分为未缓解患者377例,缓解患者478例.对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确诊时血清miR-155-5 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清miR-155-5p相对表达量及IL-6、PCT、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缓解患者血清miR-155-5p相对表达量及IL-6、PCT、CRP水平均高于缓解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显示,血清miR-155-5p相对表达量及IL-6、PCT、CRP水平诊断感染性休克的曲线下面积(AUC)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测感染性休克治疗后未缓解方面,血清miR-155-5p相对表达量及IL-6、PCT、CRP水平的AUC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155-5p相对表达量的AUC较高,在Cutoff值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10%和80.10%.结论 血清miR-155-5p、IL 6、PCT、CRP水平在诊断感染性休克方面的价值基本相当,而miR-155-5p在预测治疗效果方面的价值高于其他指标,有望作为预测病情转归的新型标志物.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危险因素、耐药及毒力特征.方法 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血液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KP)248株,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分为CRKP组73株,碳青霉烯类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CSKP)组175株.病例系统查询两组KP血流感染患者所对应的临床资料,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两组菌株的耐药基因、荚膜血清型基因和毒力基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肾脏疾病、烧伤、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留置引流管、碳青霉烯类
目的 了解澳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盒式染色体(SCCmec)分型情况,并对其进行mecA、杀白细胞素(PVL)基因检测.方法 收集2017年9月—2018年4月澳门镜湖医院临床样品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非重复株,共173株;Vitek-2检测其对16种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头孢西丁纸片法确定MRSA表型;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ecA、PVL及SCCmec基因Ⅰ~Ⅴ型.结果 17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表型阳性51株占比29.48%,其中49株携带mecA基因、2
目的 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新生大鼠补体激活水平及免疫因子表达水平.方法 随机取新生SD大鼠42只,制备新生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模型组(M1、M2、M3、M4、M5组),观察不同感染时长模型组大鼠健康状况,测定外周血各类炎症细胞数目,观察病理状况,酶联免疫法测定肺组织相关免疫因子表达水平、外周血补体蛋白(C3a、C4a、C5a)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精神状态下降,体质量下降(P<0.05),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外周血炎症细胞计数高于空白组,支原体包涵体滴度随着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血清miR-122、miR-155和miR-375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依照病情程度分为慢性乙肝组23例、肝硬化组21例、肝癌组16例;另选取60名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指标和血清miR-122、miR-155及miR-375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m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病原学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陆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心ICU 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29例患者送检的19805份临床微生物样本资料,分析患者阳性培养物的感染来源、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情况.采用细菌鉴定板条和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病原学鉴定;采用最低抑菌浓度法(MIC)和纸片扩散法对检出的病原菌行药物敏感试验;WHONET 5.6用于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率的统计.结果 5年共检出非重复病原菌2640株,其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癌患者胃黏膜组织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蛋白、P-糖蛋白(P-gP)、Fas配体(FasL)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病理科留存的胃癌患者胃黏膜组织159例,采用Warthin-Starry银染法测定是否合并Hp感染,分为Hp阴性组97例和Hp阳性组62例.另取医院病理科留存的距离癌组织边缘5 cm以上经病理证实正常的胃黏膜30例为正常黏膜组.采用免疫组化测定MIF、P-gp、FasL在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在H
目的 分析128例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慢性胃炎患者的组织病理学、内镜征象,并研究其遗传易感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武汉市第八医院内镜中心128例H.pylori感染慢性胃炎患者为阳性组,128例H.pylori感染阴性的慢性胃炎为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胃镜检查、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外周血TLR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结果 阳性组胃镜下规则排列集合静脉、线状红斑、胃底腺息肉、点状出血比例均小于阴性组(P<0.05),皱襞增生、点状红斑、渗出、萎缩比例均大于阴性组(P<0.05
目的 评价重症监护病房(ICU)内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ICU分离所得VRE 78株的药敏资料,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VRE的出现有2011-2013年和2016年2个高峰,近年来呈下降趋势.78株VRE,其中屎肠球菌67株占比85.90%;主要来自尿液为53株占比67.95%,其次是血液14株和胸腹水10株;VRE总体喹奴普丁/达福普汀、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达托霉素敏感性高,对其他抗菌药
目的 探讨衢枳壳总黄酮通过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哮喘小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雌性BALB/c小鼠36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和衢枳壳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采用卵清蛋白(VOA)、RSV液建立哮喘模型;观察气道反应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表达;生化法检测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肺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蛋白免疫印迹法(WB
目的 探讨高脂饮食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黏膜损伤小鼠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将SPF级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高脂饮食组、Hp感染组、高脂饮食+Hp感染组,每组各15只,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各组小鼠胃黏膜损伤情况和胃黏膜损伤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胃组织、血浆胃肠激素水平和胃组织炎性因子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HE结果显示高脂饮食组、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