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Eco Tower钢结构中美规范设计对比分析

来源 :建筑结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studybitc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蒙古国Eco Tower钢结构高层项目的实际设计条件,选用两个相同的钢框架-支撑结构模型,分别采用中国规范与美国规范规定的材料特性、活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及相关参数进行设计,并对两个模型的动力特性、层间位移角、刚度比、二阶效应系数、构件内力、应力比及相关控制指标等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两国规范都是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控制设计,结构整体指标及构件设计结果均比较接近,结构安全度基本相当。其中中国规范的层间侧移角、二阶效应系数等要求比美国规范略严。此外,活荷载美国规范偏大,而地震工况、风工
其他文献
北京CBD核心区文化设施建筑功能复杂,主体结构为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由于存在竖向构件局部转换和局部抽柱形成大空间,多层楼板设较大洞口,东、西楼局部连体,以及平面不规则和竖向不规则等多项抗震超限内容,为超限项目。考虑项目结构体系特点,对项目进行了屈曲约束支撑设计,通过软件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比较了采用屈曲约束支撑方案相比于普通支撑方案在结构上的优势。结果表明,采用屈曲约束支撑较普通支撑在基底地震力输入、顶点位移、塑性铰发展、保护关键构件等方面均起到重要的作用,优化了结构抗震能力,使普通支撑方案难以实现
目的 探讨关节松动术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9年5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
目的 研究盆腹协调训练用于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利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全信息精准心电图(saahECG)检测结果,评价检测结果对于COPD肺动脉高压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4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患者组,根据三尖瓣反流速度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2~8 m/s)和中高风险组(>2~8 m/s),另回顾性分析41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常规十二导心电图(ECG)和saahECG检查。比较正常对照组、低风险组、中
对景观塔的结构选型与减震方案比选进行了阐述,研发了一体化两级变阻尼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模拟了脉动风和横风共振时风速时程,对有控和无控结构进行了脉动风与横风共振作用下风振响应分析,得到了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在10,50,100年脉动风与横风共振作用下的减振效果。进行了振动台试验,验证了结构选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景观塔结构能有效抵御脉动风,但10年脉动风与横风共振作用下,结构顶层不满足舒适度要求;两级变阻尼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能有效控制脉动风和横风共振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减振效果随楼层的增高而增大。设置
目的 分析康复护理在急性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该院收治的104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
针对角件旋转式模块单元连接节点,对2个试件进行了静力拉伸试验,研究了角件旋转式模块单元连接节点中角件及旋转件在节点受拉时的受力特性,及下角件顶板厚度对于节点抗拉承载力的影响。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节点抗拉模型,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证明有限元分析的有效性,并通过参数化分析得到下角件顶板厚度对于节点抗拉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角件旋转式模块单元连接节点具有较好的承载力和延性;影响节点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是下角件顶板厚度,增加下角件顶板厚度有利于提高节点屈服承载力。
我国农村地区目前仍现存大量的砖木结构。北京地区的老旧农宅大多为双坡屋顶单层建筑,后纵墙为实墙,前纵墙门窗洞口过大,结构砂浆强度低,并且缺乏圈梁与构造柱等基本抗震构造措施,当有大震作用时,房屋易发生整体倒塌。针对上述北京地区既有农宅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以内钢框架加固为主、钢板带加固为辅的加固技术。并以一个两开间坡屋顶单层砖木结构农宅为研究对象,建立连续体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弹塑性时程分析与拉伸损伤分析,探究其加固前后的抗震性能变化。加固后结构整体刚度增大,位移响应减小,墙体的损伤程度明显减轻。最后制作了
镜湖梅山广场南区酒店地上结构采用带双向高位连体的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结构体型复杂,存在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竖向刚度不规则、竖向构件间断、承载力突变5项一般不规则条目和扭转偏大、层刚度偏小2项中等不规则条目。分析了南区酒店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基于抗震性能化设计原则提出了合理的性能目标。进行了小震弹性、罕遇地震弹塑性时程、防连续性倒塌、施工模拟和舒适度等整体分析;对结构转换桁架、支承转换桁架的框架柱、楼板应力和关键节点进行了分析。经过多项分析,南区酒店能够满足既定的抗震性能目标。
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H形截面钢柱预压抗弯型连接节点,即在柱拼接处腹板两侧各焊接一个支撑板及两个加劲板,两段柱上的支撑板通过四个预应力拉杆连接,对拉杆施加预拉力后,对柱端面产生预压力,利用此预压力产生的摩擦力抗剪,利用压应力抗弯,实现荷载传递。建立试验试件的有限元模型,模拟了柱翼缘出现屈曲变形之后的滞回性能和失效模式。有限元计算得到的滞回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校准过的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节点几何参数和力学参数,分析了5个系列50个节点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预应力拉杆是影响节点性能的重要组件,不同的预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