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金星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wayu0bell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小行星带果真是失去了的“第5号行星”,那么,是谁把它打得粉身碎骨的呢?是金星吗?rn木星内侧的行星乍一看似乎是稳定的,然而,在包括地球在内的其他行星上清晰地留下剧变的痕迹,其中最大的痕迹就是火星与木星之间存在的小行星带.前面已经提过,按照提丢斯-波得定则,这个小行星带有可能是太阳系原来的“第5号行星”.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在太阳背后,隐藏着一颗不为人知的行星,只在日全食发生期间偶露“尊容”.这是真的吗?rn1991年7月11日,大约有6万名天文爱好者涌向夏威夷岛,观测20世纪规模最大的一次日全食.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19世纪初,人们发现了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事实上,小行星带早在18世纪就被德国人提丢斯预见到了.rn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有一片广阔的地带,其间沿一定轨道环绕太阳运行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曾经有过一颗行星--“第5号行星”,但它遭受不明天体撞击破碎,形成了现在的小行星带.这是真的吗?rn提丢斯-波得定则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将小行星带列入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有天文学家确信,在冥王星轨道外,还有一颗“第11号行星”.这是真的吗?rn在小行星带发现之前20年,即1781年,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偶然发现了天王星,而天王星的位置正好符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一个精神病医生提出一个理论:距今大约4000年前,木星突然发生大爆炸,一颗巨大的彗星飞出,由此引发一连串天地剧变.这可能吗?rn据史载,公元前4年,自东方有“不明星体”向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