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看作家对大自然的态度和描写,来衡量其真伪与深浅。这是一张PH试纸,灵验得很。
一直喜欢普里什文,他倾其一生的情感和笔墨,专注书写大自然。“春天暖夜河边捕鱼,忽然看见身后站着十几个人,生怕又是偷鱼网的,急奔过去,原来是十来株小白桦,夜来穿上春装,人似的站在美丽的夜色中……”谁能够有这样的心思?这样的心思,属于大自然,也属于童话和赤子之心。
我欣赏的另一位作家是于·列那尔。源于他曾经这样写过一棵普通的树,他把树枝树叶和树根称为一家人:“他们那些修长的枝柯相互抚摸,像盲人一样,以确信大家都在。”就是这一句,让我感动并难忘。他还曾经这样描写一只普通的燕子,他把它看作和自己一样写文章的人:“如果你懂得希腊和拉丁文,而我,我认识烟囱上的燕子在空中写出来的希伯来文。”他以平等的视角和姿态,将树和燕子视作与人一样。确实,我们不比一棵树和一只燕子高贵和高明,甚至有时还不如。
中国作家里,我信服萧红。她把她家的菜园写活了:“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黄花就开一朵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如果都不愿意,就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人问他。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愿意长到天上去也没人管,蝴蝶随意飞就飞,一会从墙上飞过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飞走一只白蝴蝶,他们从谁家来的,又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原因在于那倭瓜也好,黄瓜也好,已经和她命牵一线,情系一心,她写的就是自己。
很多年前,读迟子建的小说《逆行精灵》,里面有一段雨过天晴后阳光的描写,至今记忆犹新:“阳光在森林中高高低低的寻找着栖身之处,落脚于松树上的阳光总是站不稳,因为那些针叶太细小了,因而它们也就把那针叶照得通体透明。”
更多年以前,读苇岸《大地上的事情》,说到他曾经在一次候车的时候看到一只麻雀,发现麻雀并不是平常所说的只会蹦跳,不会迈步,只不过是移动步幅大时蹦跳,步幅小时才迈步。这一发现,让他激动,他说:“法布尔经过试验推翻了过去昆虫学家‘蝉没有听觉’的观点,此时我感到我获得了一种法布尔式的喜悦和快感。”
去年,读一篇作者叫李娟的文章,她说花开成的样子,“一定有着它自己长时间的,并且经历相当曲折的美好想法吧?”她说花散发的香气,“多么像一个人能够自信地说出爱情呢!”她和上述那些作家一样,有一种本事,平心静气,又气定神闲,内心里充满平等,又充满真诚,把大自然中这些最为普通的一切,细腻而传神地告诉给我。只有他们才有这种本事,将这些气象万千的瞬间捕捉到手,辉映成意境隽永的诗篇、生命永恒的乐章。
想起英国的作家乔治·吉辛。他曾经欣赏过平凡的小花和无数不知名的植物,他这样说:“世间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妙的呢?在阳光普照的春晨,世上有多少人能这样宁静,会心的欣赏天地间的美景呢?每五万人中能否有一人如此呢?”
我是吗?是这每五万中的一个吗?
(水观音摘自《文汇报》)
一直喜欢普里什文,他倾其一生的情感和笔墨,专注书写大自然。“春天暖夜河边捕鱼,忽然看见身后站着十几个人,生怕又是偷鱼网的,急奔过去,原来是十来株小白桦,夜来穿上春装,人似的站在美丽的夜色中……”谁能够有这样的心思?这样的心思,属于大自然,也属于童话和赤子之心。
我欣赏的另一位作家是于·列那尔。源于他曾经这样写过一棵普通的树,他把树枝树叶和树根称为一家人:“他们那些修长的枝柯相互抚摸,像盲人一样,以确信大家都在。”就是这一句,让我感动并难忘。他还曾经这样描写一只普通的燕子,他把它看作和自己一样写文章的人:“如果你懂得希腊和拉丁文,而我,我认识烟囱上的燕子在空中写出来的希伯来文。”他以平等的视角和姿态,将树和燕子视作与人一样。确实,我们不比一棵树和一只燕子高贵和高明,甚至有时还不如。
中国作家里,我信服萧红。她把她家的菜园写活了:“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黄花就开一朵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如果都不愿意,就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人问他。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愿意长到天上去也没人管,蝴蝶随意飞就飞,一会从墙上飞过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飞走一只白蝴蝶,他们从谁家来的,又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原因在于那倭瓜也好,黄瓜也好,已经和她命牵一线,情系一心,她写的就是自己。
很多年前,读迟子建的小说《逆行精灵》,里面有一段雨过天晴后阳光的描写,至今记忆犹新:“阳光在森林中高高低低的寻找着栖身之处,落脚于松树上的阳光总是站不稳,因为那些针叶太细小了,因而它们也就把那针叶照得通体透明。”
更多年以前,读苇岸《大地上的事情》,说到他曾经在一次候车的时候看到一只麻雀,发现麻雀并不是平常所说的只会蹦跳,不会迈步,只不过是移动步幅大时蹦跳,步幅小时才迈步。这一发现,让他激动,他说:“法布尔经过试验推翻了过去昆虫学家‘蝉没有听觉’的观点,此时我感到我获得了一种法布尔式的喜悦和快感。”
去年,读一篇作者叫李娟的文章,她说花开成的样子,“一定有着它自己长时间的,并且经历相当曲折的美好想法吧?”她说花散发的香气,“多么像一个人能够自信地说出爱情呢!”她和上述那些作家一样,有一种本事,平心静气,又气定神闲,内心里充满平等,又充满真诚,把大自然中这些最为普通的一切,细腻而传神地告诉给我。只有他们才有这种本事,将这些气象万千的瞬间捕捉到手,辉映成意境隽永的诗篇、生命永恒的乐章。
想起英国的作家乔治·吉辛。他曾经欣赏过平凡的小花和无数不知名的植物,他这样说:“世间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妙的呢?在阳光普照的春晨,世上有多少人能这样宁静,会心的欣赏天地间的美景呢?每五万人中能否有一人如此呢?”
我是吗?是这每五万中的一个吗?
(水观音摘自《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