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地区初级中学音乐调查研究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ai83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在塑造人格和提高人文素质方面有着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目前,农村的教育相对于发达地区显得落后,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远不如城市音乐教育。通过对这两所中学的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找出其现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边境地区;农村初级中学;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那良中学、峒中中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地处中越边境的那良中学有两个牌子——防城区民族中学、防城区那良中学,学校创办于1942年。那良中学瑶族初中班的创办凸显了学校的民族特色。峒中中学树立“教育即服务”的教育观念,从严治校,从严治教。
  总结访谈的结果得知:那良中学的相关领导认为音乐课的开设比较重要。那良中学的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均设置音乐课,每星期一节;而峒中中学音乐课的设置则残缺不全。那良中学的音乐教师上课运用多媒体设备、钢琴、五线谱黑板等进行音乐教学;而峒中中学教师上课不能演奏乐器,可能是教学设备不足,也可能是教师力量有限。峒中中学与那良中学相比,其音乐教师队伍现状较差,对比明显。
  二、那良中学、峒中中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教师教学水平普遍偏低,90%的音乐教师在上音乐课之前没有教案,有的教师备课只是熟悉一下歌曲,主观随意性大。整堂课一半以上的时间是教师教唱歌,形式乏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峒中中学兼职的音乐教师只是单独给学生放歌曲听或者学生自习。那良中学只有一位专职音乐教师,但班级众多,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峒中中学没有专职的音乐老师,音乐课大多是由班主任或者各科老师兼职代课。
  教育部门相关领导的指导思想和学校的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教育理念和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该校的发展水平。访谈中,一位领导表示:学校音乐教科书的普及最主要取决于上级的投入和重视程度。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音乐教育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引起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对学校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三、那良中学、峒中中学音乐教育现状改善的建议
  (一)改变传统观念,平衡各科教育
  随着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应试教育思想已越显落后,只有加强学生全面美育教育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及政府应继续加强对音乐教育的支持,改变学校领导的思想观念。尤其是农村学校应提高音乐教师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对学校所有老师一视同仁。學校领导和教师也应该坚持教学改革,摆脱“主科”、“副科”的应试教育思想,转向全面教育。
  (二)教育相关部门领导应该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
  资金的投入是影响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音乐教育硬件设施则是音乐课的重要载体,相关部门应该加大音乐教育资金的投入,拓宽筹备资金的渠道,尤其是对教学设备严重短缺的峒中中学,县政府应给予有效的扶持。
  (三)抓好音乐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切实关注教师的成长
  教育相关主管部门应对现有的初级中学音乐教师以音乐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技能为主分期分批进行在职培训,不断加强教师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学习。学校一方面可利用假期时间聘请专职教师,另一方面鼓励专业院校音乐专业的本地区毕业生到那良中学、峒中中学进行幼教活动,促进音乐教学。
  学校应积极与高校联系,安排有经验的音乐老师陪同专业的实习生到农村乡镇初级中学实习。在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的同时还可以给当地的中学带来新的教育理念。发展有音乐爱好的其他课程教师,鼓励加入并进行专业培训,以壮大音乐教师队伍。
  (四)改变音乐教学观念,丰富音乐教学活动
  教师应改变音乐教学观念,建立友好、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了解在校每一位学生,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进行音乐教学设计。课堂上可以增加一些音乐性质的小游戏,让学生尝试用音乐表现自己,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
  参考文献
  [1]周美玉.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教学改革[J].学园,2017(10).
  作者简介:张晨阳,女,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钢琴与民歌相结合所产生的中国民歌钢琴曲的音乐文化及民歌钢琴曲的演奏特点,运用曲式分析、和声及所学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对民歌钢琴曲进行了探究,运用多学科理论的维度审视民歌钢琴曲这一音乐文化现象,并通过对个例的探讨,了解民歌钢琴文化的价值,最后归纳总结民歌钢琴曲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民歌钢琴曲;音乐结构分析;演奏风格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现有的民族
期刊
【摘要】尺八是中国吴地的传统乐器,管长一尺八寸,其映射苍凉辽阔,同时还可以表现出空灵、恬静的意境。易佳林是中国尺八制作的传承人,为了能够让尺八走向公众,其积极到全国各地进行交流、讲学、演奏。本文笔者就参加易佳林尺八讲奏品鉴会的感受进行介绍,以期让更多人对尺八、对易佳林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易佳林;尺八;讲奏品鉴会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蓉城的五月,是一年中最安逸的
期刊
【摘要】南充市蓬安县嘉陵江船工号子于2011年列入了四川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研究这项宝贵的民间财富对了解嘉陵江流域的人文地理、水运文化、民俗生活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由于历史变迁和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嘉陵江船工号子也失去了相应的发展空间,如何保护、传承和发展这项宝贵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蓬安县嘉陵江船工号子的起源及种类,并对其民间音乐特性进行探析,包括演
期刊
【摘要】民族风格创作意识的培养,是作曲专业硕士研究生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作为广西最高的艺术学府,广西艺术学院作曲学科充分利用广西地域优势和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依托本学科最新技术和理念,倡导特色办学理念,将广西的民歌、戏曲、器乐等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继承与创新纳入教学体系之中,通过切实可行的培养途径,实现提升学生创作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为其他民族高校的作曲研究生教学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期刊
【摘要】近年来,国家大力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我国的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部分偏远地区也逐渐向城市化迈进。为了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音乐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情况,深入剖析城镇化建设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本文对黔西南布依族音乐的发展作了探究,并且以兴义巴结地区为例进行现状分析,然后提出保护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布依族音乐;兴义巴结地区;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J60
期刊
【摘要】莲花山花儿是甘肃境内最古老的民歌之一,是中国传统民歌艺术花海中的一朵奇葩,深深扎根于我们民族、民众的土壤之中,是西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瑰宝。莲花山花儿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延续着历史的文脉,具有宝贵的文化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被国内外学者誉为“西北之魂”“西北的百科全书”。  【关键词】莲花山花儿;民歌;特点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花儿”又名“少年”“野花儿”,是我
期刊
【摘要】通过对28位音乐表演专业研究生的访谈调查,重点考察了音乐作为一种情绪调节方式的有效性及特点。通过内容分析和扎根理论的方法进行资料分析发现:首先,音乐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情绪调节方式;其次,音乐作为一种情绪调节方式其效用优度超过躯体调节情绪的方式和认知调节情绪的方式;第三,可以有效用于情绪调节的音乐类型主要有舒缓型音乐、欢快愉悦型音乐和悲情音乐三类;第四,音乐的情绪调节方式适用于多种情绪状态,
期刊
【摘要】笙独奏曲《秦王破阵乐》是根据公元773年唐代石大娘五弦古谱(何昌林译谱),由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之良先生根据笙的演奏技法和特点重新编写的带有叙事性的单乐章传统笙独奏曲。乐曲充分运用了笙的和声与复调功能,这是其他乐器不可比拟的,同一乐器自体伴奏,音乐背景与故事人物相互呼应,既可以表现秦王李世民个人有勇有谋、大气磅礴,又可以展现大的战争环境和将士骁勇善战的英雄气概。本文就笙独奏曲的历史脉络和演奏
期刊
【摘要】作曲家在创作歌剧的时候,是把剧情、角色、管弦乐队的编配以及音乐、戏剧效果等诸多要素一同考虑在内的。歌剧在正式演出的时候,都是大编制的管弦乐队伴奏,但在平日的教学、排练及小型音乐会演出中,却常采用钢琴伴奏的形式。要弹好歌剧的钢琴缩编谱,就不得不研究总谱,因为钢琴缩谱的依据是乐队总谱。本人结合总谱,分析了歌剧《波西米亚人》第一幕中的两首咏叹调和一首二重唱的钢琴伴奏。这三个著名唱段的使用率极高,
期刊
【摘要】中国音乐史课是高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学生通过对音乐史的学习,能掌握中国音乐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不同时代音乐的类型,以及近现代作曲家的作品创作、风格特征,为学生在演唱、演奏中对作品的理解以及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该门课程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探讨多种教学模式在高校音乐专业的运用。  【关键词】教学模式;中国音乐史;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