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一间文房来宠自己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bang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中华历史的其他朝代相比,明朝甚至比宋朝更能够表达中国式理想。明代文人更喜欢以佛道释儒,以“狂禅”的方式穿梭于出世的通道;他们推究于儒学的肌理,又遵从自身性灵的召唤;他们有时孤傲冷艳,行为偏执,以奇傲世,但有时又沉醉温柔乡,纵情享乐;他们既不能忘情于殿堂,但又悠游于山林,这种矛盾但又统一的人格特征,让他们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气息,他们比任何一个朝代的文人更关注内心,也更注重生活的品质,也无比渴望在茫茫人海中吸引到自己的“同类知己”。
  所以他们选择了一种为己和为知己的最好方式,就是造一间文房来宠爱自己。
  文房
  文房,只有文人的书房才能称之文房。建造文房却不是为书设,却是为人设。但凡文人,不论繁简,都有一个书斋梦,而且是个圣地般的存在。那样的空间要适合独坐小憩,也适合呼朋引友,在修养生息之余也可以抬头望路和积蓄力量。
  而比较吊诡的是,说起最符合文人理想的文房标本,却是西门庆的“翡翠轩”,而且存活在一本被称为今古奇书的话本小说《金瓶梅》里。
  书里的西门庆仍然是我们熟悉的北宋人,他的书房是在住宅中别筑小室,这也合了宋人的习惯。因为宋人刘松年早在他的《秋窗读易图》中展示过他的文房,在水边一座院落,院中几间瓦屋,中间为堂,堂的东边有一间小室,室中一张书案,案有展卷之册,焚香之炉,炉旁并置香盒。只是宋人虽重文,但那时的书房装置还不能称为艺术,也达不到明代对精致的苛求。
  明人的文房一定是精舍。
  这个西门庆是明人杜撰出来的,所以“翡翠轩”里的陈设多半就是明代文人对书斋梦想的一个描述。
  那真是一个小小理想国的美好图景:设在仪门外的花园里,里面地平上安着一张大理石黑漆缕金凉床,拄着青纱帐幔。两边彩漆描金书橱,盛的都是送礼的书帖、尺头,几席文具书籍堆满。绿纱窗下,安放着一只黑漆琴桌,独独放着一张螺甸交椅,门前栽着一盆瑞香花,开得甚烂漫。
  这一段描述,由远及近,由外而内,由宏观到微观,在百字左右已经完成了视觉的多次转换,被描述的场景也是情趣盎然,撩人得紧。园林、家具、陈设,基本浓缩了一个上佳文房具备的所有关键元素。
  园林
  “快心娱志,莫过山水园林”,明代文人认可的上佳文房一定和园林连在一起,如果没有看风景的雅室,对明代文人而言,是不完整的。
  西门庆这位有情怀的土豪也是把“翡翠轩”设在仪门外的花园里,可见是与花园连在了一起,开放性更强一些,多成为会客交友的雅集之所。
  因和花园相连,其屋前定是茂林修竹、植花种草若干,如明人张岱在《陶庵梦忆·梅花书屋》中记载:“前后空地,后墙坛其趾,西瓜瓤大牡丹三株,花出墙上,岁满三百余朵。坛前西府二树,花时,积三尺香雪。……西溪梅骨古劲,滇茶数茎妩媚,其傍梅根种番莲,缠绕如缨络。窗外竹棚,密宝襄盖之。阶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杂入。”
  明代营造私家园林的风气极其兴盛,甚至超越了宋代。对明人而言,一座园林绝不仅仅是一个寻求安宁和梦境的地方,它是生命哲学的体现。和谐和精致的韵律是中国人的宇宙观在园林中的折射。在明代的物质文化景观,这样的表达更强烈。
  家具
  大部头的自然是家具,其中坐榻和架格是必备之物。坐榻的作用是给人作茶余饭后观画看书、日问小憩之用,长短不一,可坐可卧。大的榻,高一尺二寸,三面均有靠背,下有四角,材质有紫檀木、黄梨木、花楠木等,饰有大漆和花纹。短榻则独自参禅、静坐。架格储书、陈设之用,其样式又有多种。
  在当今大张旗鼓讲究“简约”的当代设计界,明式家具的简洁依然令许多设计师赞叹不已,并且难以超越。明式家具,严格的比例关系精确到毫米,呈现精妙的黄金分割,表现出简练、质朴、经典之美。明式家具从格局到细节,完全找不出一个需要装饰的地方,多一分嫌繁复,少一分则完全不对味。即使我们今天以最严格挑剔的态度去审视明式家具,有时候也挑不出毛病,因为它是当时的社会精英、社会最高层次的人士参与设计的家具,代表的是种高层次的审美。
  晚明以后,中式文化大量流入西方,受到皇家贵族的喜爱,比如路易十五、路易十六和奥普斯塔斯二世。正是由于这些权贵的使用,中式家具才开始被大家所效仿。而且,由于欧洲当时刚刚兴起的“现代简约线条”与经历几个世纪的有机设计与构造的明式家具思想相碰撞,有钱的贵族对中式风格中选用的优质的木材、完美的设计和精心的匠艺惊叹不已,集“精、巧、简、雅”四大特点于一身的明式家具就此征服西方,知道今天仍然被很多设计大师运用于致敬性的作品中。
  陈设
  当然只是有一坐、一架,空间看起来还单薄一些,而填充这些空间的就是陈设。而这些陈设也被称为文玩、雅玩、清玩等高大上的命名。明代文人崇尚高雅,讲究品味,对于书房的陈设布置格外重视,一些世家高士更是出了一些清玩的专家,高濂、文震亨、李渔都是如此。
  书房里具体要陈设什么,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里列了一个清单,清单中有桌椅坐几、笔墨纸砚,也有古画、古琴、香炉、花瓶等诸物,并对某些物件做了品佳,以下附清单。
  “斋中长桌一,古砚一,旧古铜水注一,旧窑笔格一,斑竹笔筒一,旧窑笔洗一,糊斗一,水中丞一,铜石镇纸一。左置榻床一,榻下滚凳一,床头小几一,上置古铜花尊,或哥窑定瓶,花时则插花盈瓶,以集香气,闲时置蒲石于上,收朝露以清目。或置鼎炉一,用烧印篆清香。冬置暖砚炉上。壁间拄古琴一,中置几,如吴中云林几式最佳。壁间悬画一,书室中画惟二品,山水为上,花木次,鸟兽人物不与也。上奉乌斯藏佛一,或倭漆龛,或花梨木龛居之。否则用小石盆一,几置炉一,花瓶一,匙箸瓶一,香盒一。壁间当可处悬壁瓶,四时插花,坐列吴兴笋凳六,禅椅一,拂尘、搔背,棕帚各一。竹铁如意一。右列书格一,上置周易备览书,书室中所当置者:画卷各若干轴,用以充架。”
  而明代另外一个叫居隆的人更恐怖,写过一本《考槃余事》,在书中记载了具有代表性的45种文房器玩,这四类如下:
  笔格、砚山、笔床、笔屏、笔筒、笔船、笔洗、笔觇、水中丞、水注、砚匣、墨匣、印章、书匣、印色池、糊斗、蜡斗、镇纸、压尺、秘阁、贝光、瑗蘧、裁刀、剪刀、途利、书灯、香橼盘、布泉、钩、箫、麈、如意、禅灯、诗筒葵笺、韵牌、五岳图、花尊、钟、磬、数珠、钵、番经、镜、轩辕镜、剑。
  连笔墨纸砚都能够得到好好的对待,各有安身立命之处。
  到这里,不得不承认,造问文房真的是最宠溺自己最好的方式。
  (编辑/刘星辰)
其他文献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中国拍卖行业既充满发展的机遇,又面临不确定的危机与挑战。2016年以来市场行情有所回升,但中国本土拍卖行更应重视人才培育,国际买家卖家资源的扩展,坚守诚信的底线原则等各个方面。从各方面数据来看,2017年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虽然回暖明显,但前路依旧漫长。  年初藤田美术馆专场带来的启示  定于2017年举行的拍卖,2016年秋就已将展品带至香港巡展,让亚洲藏家一饱眼福,共襄盛举。
期刊
节气已到立秋,天气依然暑热难当,在没有空调的茶室里稍坐一会,便已汗透重衣。穿丝着纱也不太管用。但园中草木却已感得天时,渐染秋气了。剪枝红叶插瓶,颇有应时之感。  红叶是园子里野长的藤蔓,花器是古铜扁瓶。这种瓶子,在当时是随身带的水壶。野外的花草,即使水足土肥也须挣扎求存,先与旁边的草树间争得阳光雨水立住根脚,又要躲过乌啄虫咬,人兽践踏,往往只得一秋之寿。所以,比之花店里的花草,总有一股倔倔的精神气
期刊
沃子爵城堡,全称沃勒维孔特城堡。一座于17世纪营造的贵族府邸,其建筑之奢华、装饰之精美、收藏之丰厚,让^倍感艳羡的同时也曾给主人招致了灭顶之灾,其艺术精华甚至启发了凡尔赛宫的设计。如今虽早已人去楼空,但城堡无处不在的艺术装饰与收藏,让当你置身其中时,宛若回到17世纪古典油画中所描绘的贵族日常。  夏天的法国,艳阳普照。经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一行从巴黎来到法国有名的沃子爵堡,这是一座集文学、艺术
期刊
冯敏昌同时也是卓有建树的书画家,绘画方面,擅长画松石、兰竹,苍秀绝俗,其《墨兰图》(广东省博物馆藏)清新淡雅,颇具文人雅趣,书法方面,是这一时期的帖学名家,与黎简、宋湘、吴荣光齐名。因其书画兼擅,故其书画融通,以书法线条入画,以绘画意境入书,成其独有的艺术风格。据冯士镳《太史公年谱》载,在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月,冯敏昌在乡试同考官韦药轩家的得石轩中见山水一幅,不记其名,用破笔为之,潇洒苍
期刊
因为既可以提高艺术品流动性,又不影响持有者享受艺术品带来的精神愉悦,近些年来,艺术品抵押贷款业务逐渐兴起。相比银行,拍卖行似乎更有先天的优势。随着苏富比在该领域收获颇丰,国内拍卖行也越来越希望打开这一业务疆域,视其为业务创新点和利润增长点。  国外银行谨慎  艺术品抵押贷款,是以借款人拥有的艺术品为抵押物而发放的贷款,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有权依法在艺术品折价或变卖的价款中优先得到清偿。 
期刊
汉族,古时又称华夏族。《春秋左传正义》中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古来就有“礼仪之邦”“衣冠上国”的美誉,一件汉服更是被赋予了无数意涵,它代表着中华民族优雅、博大的气质,古朴自然的审美情趣,及敬天礼地、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是最能体现我们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之一。  然而华夏经历几千年的传承演变,汉服已逐渐被许多国人遗忘,更有甚者以为那是奇装异服,是拍戏的“古装”。在人们
期刊
对于画家王少伦,他的老师姜宝林说“少伦人好”,另一位老师尚涛说“少伦真诚”,一位与他相交20多年的收藏家说:“少伦质朴。”朋友们说的“人好”有几个意思:一是他受家庭熏染,尚书识礼,崇儒重道;二是他个性质朴,丰厚而不淡薄,深沉而不流滑,三是他画画极为真诚,真诚传达到画面,自然动人,还有就是他画画纯粹,从不把市场放在心里。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國艺术市场起步。或被时代裹挟,或众人皆醉我独醒,每个人
期刊
但凡遇到些徘徊在收藏门外迟迟不敢入门的爱好者,之所以犹豫也就不外乎两个问题:现在入门还来得及吗?凭现在的收入可以收藏吗?  其实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一句话解决——只要你想,随时都是收藏的最好时机。  这绝不是一个忽悠的答案。  记得上一期请到的业内人士刘越,就把收藏的人分为玩家、行家、藏家三类,也是一个进步中的过程。在中国几乎没有世家和贵族的现在,公众视野里那些过亿级藏家们大多没有传家的家底,毕竟
期刊
这位曾经极爱繁华的少年,好精舍美婢,好娈童鲜衣,好美食骏马,好华灯烟火,好梨园鼓吹,好古董花乌,在笔记《陶庵梦忆》里还写过篇小文字《方物》。所谓“方物”,乃是各地名产。张岱笔下的“方物”,有北京的苹婆果、山东的羊肚菜、福建的福桔、苏州的山楂糕与松子糖,杭州的鸡豆子、花下藕、塘栖蜜枯等,不可胜数。让我们可以窥当时晚明繁盛的物质文化景观。  明代文人确实特别热哀于对日常风物的记录与描述。  以文征明之
期刊
明代制茶工艺和饮茶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茶文化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明代的文人雅士,继承了唐宋以来注重饮茶的传统,爱茶嗜茶,组织茶会,编写茶书,积极参与茶事活动,茶具有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时代风尚。而明人所选择和装饰的品茗环境,则体现了明代茶文化的本质是追求休闲和轻松,通过茶体悟自然的美好,对抗浮世的喧嚣。  由团茶改为散茶,趋于简单  中国历代的品茗方式是随茶制的演进而改变的。目前的研究认为,茶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