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礼器的经世致用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36岁的褚红轩从事博物馆工作的第10年,至今他接触的文物数不胜数。但让他从接触过的文物中,挑选出最让自己怦然心动的,那就是这套清雍正年间的黄地彩绘缠枝牡丹纹铜胎画珐琅五供(以下简称“黄地画珐琅五供”)。
  2018年11月,新建成的孔子博物馆即将试运行,在做“大哉孔子基本陈列展”時,工作人员需要将这套黄地画珐琅五供从原孔府文物档案馆运来。褚红轩和其他几个同事一起负责这项工作。虽然以前也见过这套文物,但真正用手触摸到它,那一刻仿佛一道电流穿过心脏,真有一种一见钟情的感觉。现在提起这个时刻,褚红轩的眼睛依然亮闪闪的。
  流光溢彩,灼灼其华
  “它那么大,那么沉,那么辉煌灿烂!华美绝伦!你都想象不到原来有这么沉!”褚红轩说。虽然这套五供的尺寸他早已铭记在心(香炉口径36厘米,通高70厘米;尊口径23.7厘米,底径27.3厘米,通高70.5 厘米;烛台底径29.3厘米,通高73厘米),但用手摸到它的那一刻,褚红轩还是十分惊叹。
  这套黄地画珐琅五供颁赐于雍正十年(1732)的三月,并于同年五月由第六十九代衍圣公孔广棨恭迎回孔庙。《孔府档案》载:“雍正十年三月十八日赍送钦颁匾对供器等件,五月初五日至济宁州。袭封衍圣公孔广棨率庙庭执事官及各博士赴济宁州舟次恭迎,于十一日进庙。大成殿匾一面……珐琅香炉一件、珐琅烛台二件、珐琅花瓶二件、珐琅松竹梅花二树、珐琅香盒一件、退光金漆香几五件。”
  “这是国内已知现存最大的黄地画珐琅五供。”褚红轩查询了相关文献,并于2020年发表了论文《孔子博物馆藏清代御赐祭孔礼乐器初探》。“黄地画珐琅”体现了巍巍皇权,而雍正将如此至高规格的礼器赐给孔庙,也代表了当时封建帝王对于孔子的至高推崇。
  制作程序复杂、技艺高超也是这套黄地画珐琅五供的特色之一。因为体量巨大、造型复杂,所以需要分体制作然后再组合而成。分体制作需要先根据设计做好铜胎,然后在铜胎上施白色釉料,入窑烧结磨光后,再根据画样施黄色地并以彩色珐琅绘制缠枝牡丹纹。绘制完成后再次入窑烧制并磨光、鎏金,最终呈现出流光溢彩的视觉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孔子博物馆馆藏的珐琅祭孔礼器中,只有这一套上面是牡丹纹。
  “辉煌灿烂”是任何见到这套文物的人都会从内心发出的感慨。虽然它的鎏金已有些斑驳,但是依然难掩它的风采。
  台湾知名学者陈芳妹曾经专程来看这套黄地画珐琅五供。而为了详细了解,来之前,她还先去北京的第一历史档案馆查阅了相关资料。
  而这套黄地画珐琅五供也被孔子博物馆格外小心翼翼地珍藏,自新馆建成后,只在2019年底于国家博物馆举行的“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时外借过一次。
  在儒生心中点亮了一盏明灯
  在展陈面积达1.7万平方米的孔子博物馆,这套黄地画珐琅五供被放在“孔子与中华文明”展厅。与它并列在一起的就是赫赫有名的“商周十供”,即1771年,由乾隆皇帝御赐给孔庙的十件商周时代的礼器。乾隆一生曾8次前往曲阜祭孔,其中第5次拜谒孔子的时候,认为现有的礼器不能匹配圣人的德行,于是从故宫旧藏中挑选了这十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精品颁赐给孔庙。
  孔子是最讲究礼的,礼的内涵就包括“礼仪和规制”。在《论语·为政》中有如下记载:“殷因于夏礼,所指益可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八佾》中有记载:“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中华文明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自孔子以后,礼仪制度开始日益规范并严格。从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祭祀孔子的礼器规格也越来越高。
  孔子逝世后,历代帝王屡上尊号,地位尊崇,因此孔庙祭祀器服除了本庙自造、地方助造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朝廷的颁赐。据褚红轩考证,自汉章帝至清乾隆帝,对孔庙有明确记载的朝廷颁赐行为共17次,其中清代颁赐次数最多,共8次,所颁赐的器服品级也最高。而商周十供和黄地画珐琅五供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
  礼器放在孔庙中,就像是在儒生心中点亮了一盏明灯。指引、督导着儒生恪守信念,这正是礼器的经世致用。
  初春的三月,阳光明媚有微风。站在由两院院士吴良镛设计的孔子博物馆前的宽阔广场上,面对着的正是7.2米高的孔子塑像,再往前看就是整个曲阜城中轴线。仿佛一股雄儒之风历经千年,直抵心间。可以说,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这里,离孔子如此之近。
  雍正皇帝用一套礼器来祭祀孔子,指导儒生恪守信念。而在今日时空下,对于褚红轩来说,儒家文化对他的指导就是,“将内心都净化了。虽然外面的世事纷杂喧嚣,但是当我开始从事日复一日整理文物的工作时,整个内心都是纯净的。”从他清亮的眼神中,我们明白了他所言不虚。
其他文献
“把这些树照看好俺就心满意足了。”刘吉传站在家门口的两棵樱桃树下,脸上洋溢着淡淡的笑容,眼角处的皱纹挤在一起。金色的阳光下,粉紫色的樱桃花挂满了枝头,在风中摇曳。刘吉传是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红花镇谢圩子村的一名普通党员。2006年,他在红花镇马陵山上承包了1000多亩地。那时,山上光秃秃的,到处是裸露的石头。但是刘吉传决定把这片荒山变成青山。  初春的一个早晨,记者在马陵山上的一片树林里见到了刘吉传
期刊
亲爱的读者:  您阅读在手的《山东画报》,是今年最后一期。我们,见“报”如面,向您说点年终想说的知心话。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风云突变。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面对的一次严峻考验。举国上下,凝聚起共同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我们在另一条战线默默战斗,为那些逆势前行、冲破至暗时刻的人呐喊。“铭记坚韧力量,聚焦大爱无疆”,我们呼告真切、发声响亮,面向全国发出
期刊
近日,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向社会发布了2020年“诚信之星”,此次发布的“诚信之星”包括3个集体和9名个人,山东康力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山东康力)秉承“诚信为本、品质至上”的企业精神,不计成本保证防疫物资供应,为全国疫情防控做出突出贡献,成为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作為国内较大的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生产企业之一,从最初的乡镇企业发展成为一家高科技医疗器械企业,山东康力走过
期刊
“我还摸过它呢。那是我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在莒州博物馆刻有图案的大口尊旁,年轻漂亮的莒州博物馆文博馆员王媛媛眼神中满含自豪。  2016年10月,王媛媛与莒州博物馆研究员刘云涛为大口尊做拓片,一起将它从展柜里拿出来,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毡垫。  “当时紧张吗?”  “紧张也不能松手!”  虽然已经在莒州博物馆里工作了近12年,但每次来到这口大口尊面前,她还是满怀深情地看着它,如同看着一个好朋友。
期刊
《为了新中国》 定价:48元  学习时报编辑部 编  出版日期:2020年10月  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为了新中国——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敬读》是中宣部 2020 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以碑文敬读的方式讲述党史,图文并茂,用全新视角展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随书附赠《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习字帖》,是给青少年和党员干部看的讲好党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的生动读本。  本书收录30篇碑文敬读文章。一座
期刊
“党旗耀城投,党建促城建”,近年来,山东济宁城投控股集团党委拓展党建品牌内涵,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把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有机结合,提出了“把支部建在项目上”的工作思路,引领推动重点项目“加速跑”。  “在工地一线居然也能找到‘家’。项目团队建起了临时党支部,我们心里暖洋洋的,干事的劲头更足了。”这句话说出了项目建设中广大一线党员的心声。结合项目点多面广、驻地分散的特点,济宁城投党委先后成立了济宁市文化
期刊
图书信息  《爱的川流不息》  作者:张炜  定价:39.8元  2021年4月 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网络时代的人太匆忙了,好像越是受惠于现代科技,就越是没有了时间,也丧失了更多的空间。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自然与心灵的自由,到底还剩下多少?传统的情感,日常的趣味,真挚的交流,都变得平淡以至于消失。  于是人们越来越多地求助其他,依赖另一种生命,比如开始寻求猫和狗这一类所谓的“宠物”。它们绝非可有可
期刊
2021年春节,烟台市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齐亮相,朱耷《柯石双禽图》、清高宗御制鞔金桃皮鞘腰刀、明永乐青花什錦纹地绶带耳扁壶、清乾隆雕蟠龙御题玉瓶、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品重醴泉”……每一件都精美绝伦,让人赞叹不已。  在距离这场国宝联欢盛会不远的山海古韵展厅,热闹被时间与空间隔开,一颗毫不起眼、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的稻粒,却吸引着来自国内外学者的目光。这颗稻粒,因机缘巧合被嵌进了先辈为盖房子而烧制
期刊
瓷器,曾为中国这个善于创造并深赋美感的国度所独有,它对中国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不然,瓷器和中国的英文为何都是“china”?作为中国文化的标志性元素、中华民族传承千载的文化生态,瓷器承载了国人独有的精神气质、诗意情韵,也在国人心中植下了根深蒂固的地位和情结。  在历史长河中,很多朝代都设有由官府烧造、专供宫廷使用的瓷器的窑场——官窑。中国瓷器也由此烙下深深的“皇家”印记。明清时期的官窑更是将中国瓷
期刊
新发药业年产9000吨新醛项目606车间正在进行设备调试,新生产车间主体建设基本完工;石大胜华年产5000吨电解液添加剂项目完成全部工程,近日开始试生产;依蒙科技智能终端项目一期车间及办公室装修完毕,机器也基本安装,月底将进行试生产……如火如荼的多个施工场面无不让人感受到垦利经济开发区项目建设的蓬勃脉动。  今年以来,垦利经济开发区聚焦主责主业,抢抓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重要机遇,认真落实省委、市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