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急诊,不再手忙脚乱

来源 :家家乐·中优宝贝(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w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宝生病了,身为父母的家长会焦急万分,一边不停地在脑海里假设着各种“最坏可能”,一边开始计划在接下来的日子该如何穿梭于医院与公司之间,同时还要应付因照顾生病的宝宝彻夜未眠而带来的筋疲力尽和内心的纠结。毫无疑问,宝宝生病对于所有家庭来说都是一件令人紧张的事件。不过,在接下来的文字中,我们会告诉家长何时该送宝宝去挂急诊,以及在急诊室该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急诊”预备战
  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随着育儿经验的累积,即使遭遇突发情况,多数家长也能冷静应对。可一旦出现以下情况,最好立即带宝宝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
  1.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哭闹与平时哭闹不同、并伴有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四肢无力等;
  2.剧烈呕吐导致无法正常进食、呈喷射性呕吐或吐出咖啡样或血样物质,同时伴有头痛、嗜睡、发热等;
  3.肚子摸上去僵硬、拒绝按压腹部,并伴有剧烈疼痛;
  4.尿液为红色或者便便中有大量血丝;
  5.出现呼吸障碍,如呼吸困难、嘴唇青紫等;
  6.心跳超过每分钟100次,2岁以下的宝宝每分钟超过140次;
  7.骨头或关节受伤、肿胀、局部变形、活动时疼痛加剧;
  8.脸部、手脚、生殖器被烧伤;
  9.溺水超过几秒钟;
  10.身上出现深的、大的裂口,或伤口在脸、手、生殖器等部位且出血不止;
  11.存在可能的中毒迹象,或是已知宝宝吞咽下某种有毒物质;
  12.头部受伤后出现昏迷。
  “急诊”路上的准备工作
  一旦决定送宝宝去挂急诊,下面这些工作需要家长提前计划好:
  充分了解家、公司附近的医院情况,包括急救站电话、急诊科电话、线路图等,遇到意外,可以第一时间赶往医院。
  将宝宝的健康档案手册保存完整,方便医生尽快得知宝宝以往的健康状况,如怀疑误食应带上误食食品的包装和残留物、呕吐物。
  急诊室须知
  弄清急诊室的各项流程,可以减少在各种“排队大军”中焦急等待。
  24小时急诊专线
  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都配有24小时急诊专线,是否要送宝宝去往醫院,不妨咨询一下相关医护人员,将宝宝的症状尽可能详细地告知对方,请他们帮助判断有无挂急诊的必要性;若宝宝情况特别严重,可请医院做好相应的接诊准备,同时联系去医院的交通工具。
  各项检查的必经流程
  为了进一步判断宝宝的患病情况,医生会安排例行检查以帮助快速确诊。验血、验尿是其中最为常见的,而家长最担心的是要拍摄X线片,因为辐射有可能会对尚在发育中的宝宝造成伤害,不过放射科医生会根据宝宝的体重及器官发育情况来调整X线的辐射量和照射时间,所以家长无需太过担忧。
  等级不同,设备不同
  对于一些特殊疾病,急诊无法处理时,会进行“转院”。这是由于宝宝的疾病需要设备更齐全的检验仪器,甚至专科专家的会诊,医院会做好相应的转科、转院安排。
  医生提示:
  如果宝宝的病症比较棘手或特殊,建议家长还是带宝宝直接去儿童专科医院或者设有儿科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急诊医生的综合服务
  急诊室设立的初衷就是在最短时间内帮助患者消除或减轻痛楚,给出相应的治疗措施。急诊医生一般具备最基本的抢救专业知识,遇到比较棘手的案例,若无法给出明确判断,会转由儿科医生跟踪治疗。
  急诊室就医指南
  医生给宝宝做检查时会询问相关信息,如宝宝发病时的时间、症状,近期出入场所、接触人群、动物等。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并信任医生,将已知信息如实相告,如果无需进一步的检查,即可带宝宝离开。但在离院之前,务必确认以下问题:
  宝宝的生病原因,比如细菌性感冒还是病毒性感冒;
  接下来可能会遇到哪些症状,回家后家长需要做哪些事情;
  此次治疗何时会生效以及是否需要复诊;
  病症具有传染性时,隔离期多久;
  今后宝宝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服药注意事项
  医生在确诊之后,会开出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家长在拿到药物后,首先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可参考以下问题与医生再次沟通:
  如果服药后仍不见效,需等多久再次到医院就诊;
  药物能否与食物(例如奶粉)一同服下?如果不可以的话,建议饭前饭后多久服药;
  如果宝宝在服药后呕吐了,是否需要再补服一剂;
  就医必备小物件
  医保卡、现金、手机、银行卡,婴幼儿健康手册(病历),以往各项检查的结果;
  如宝宝因腹泻来院就诊,最好带一份新鲜大便(1小时内的)来,以缩短等待就诊的时间;
  保暖用品,比如毯子、小外套和换洗衣物2~3套,以备呕吐、腹泻及时更换;
  清洁用品,比如纱布、毛巾、湿纸巾和面巾纸;
  宝宝玩具,比如抱抱熊等,可以转移宝宝注意力;
  带一瓶温的白开水,以备临时服药或随时补充水分之需。
  温馨提示
  如果在就医过程中,宝宝因为身体不适而变得烦躁、哭闹、拒绝配合。家长可以通过简单的解释来安慰宝宝。切记焦躁不安的情绪会影响宝宝,建议平日抽出一些时间对儿童常见病多做了解,一旦宝宝患病能从容应对。另外,就医时最好由两位家属陪伴左右,以便有一位可始终全程陪护宝宝使宝宝有安全感,避免过度紧张影响诊断。
其他文献
前言:妊娠是妇女一个特殊的生理阶段,这个阶段的口腔保健也有其相应的特点。做好孕妇这一特殊群体的口腔保健工作,对保持孕妇的口腔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口腔健康与全身系统健康密切相关  一些研究结果显示:不良口腔健康会使其患上心血管疾病,增加糖尿病的风险。牙槽骨吸收严重者致死性冠心病和心脏骤停发生率分别是正常人群的2~3倍。牙周炎、牙龈炎患者患中风的概率高出3倍。而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
期刊
12月份以来,随着气温下降,儿科急诊患者明显增多。这些小患者中,多数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经医师检查,原来是患了流行性感冒。儿童是流感的高发人群,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一旦感染,病情就会发展得比较迅速和严重,不得不防。  流感?感冒?如何区分  流感与普通感冒都有发热、咳嗽症状,到底什么是流感?它与普通感冒在症状上有什么区别呢?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流感比普通感冒症状更严重,病情发展更快,危害性更大,父
期刊
小宝出生后,雯姐来我们家里探望,进门就啧啧赞叹我们家的干净整洁,当时的我只以为这些是雯姐客气寒暄,未放在心上,可是中秋期间我们抱着小宝到雯姐家串门,眼前的一幕却让我惊呆了:且不说满沙发的脏衣服、随处堆放的玩具让人无立足之地,单说木地板上斑驳的尿迹、屋里弥漫的异味就足以让人退避。  我说2岁的宝贝可以进行如厕训练,开始使用婴童坐便器了,雯姐传授起她的育儿经:“专家说了要静待花开,顺应每个孩子的个性,
期刊
我人生中经历过最严重的两次脱发,一次是高考前,压力巨大,配合着例假也不太正常。当然,在过渡到大学的那一个悠长假期,吃吃玩玩很快就恢复了。  另一次就是生宝宝之后了。发现很多妈妈在产后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有身体原本状态不错的,也是说大把大把地掉,薄了几层。像是另外原本身体就虚弱一些的妈妈,感觉严重到要秃了的有没有!  产后3个月至半年是一个恢复阶段。这期间的妈妈们由于生产时巨大的体能量消耗、产后带娃
期刊
口腔不仅与孕妇自身相关,还与胎儿的生长发育息息相关。  妊娠期口腔疾病产生的疼痛和不适,轻者会影响孕妇进食,造成饮养不良。重者口腔炎症扩散全身波及胎儿,引起早产或难产,甚至导致胎儿畸形。为此,口腔预防保健科副主任建议,孕检时最好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  每年接收上百例牙病孕妇“我们这里每年都会接收上百名,在怀孕期间出现口腔问题的孕妇。”牙科主任分析,很多孕妇在怀孕之前,牙齿就存在某些疾病,但又没有表
期刊
有句老话叫做生一个孩子掉一颗牙齿,这句话有科学道理,但也不完全正确。怀孕的时候孕妇接收的钙质先被小宝宝抢去,孕妇自己身体所需的钙质要通过额外补充才得以维持。钙质和其他营养跟不上,口腔里的细菌没了敌人,就对牙齿发动袭击,牙齿比平时更容易长蛀牙,如果长了蛀牙又不去看牙医,拖的时间长了,整个牙连根坏掉,自然要拔除了,倒不是生小孩就一定会掉牙齿的。成年人的牙齿掉一颗少一颗,不会再生。虽然现在牙科技术发达,
期刊
前言:宫颈癌疫苗的迟到,只是中国新药审批效率低下的一个缩影。其他在国外普遍上市的新药,在中国通不过审批更是数不胜数。  宫颈癌疫苗受关注,原因至少有两个:一、它是世界上第一种能预防癌症的疫苗;二、它到中国晚了整整10年,很多人已经错过了适宜打疫苗的阶段。  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基本信息。宫颈癌疫苗是通俗叫法,准确地说,应该叫HPV疫苗,99.7%的宫颈癌与HPV感染有关,因此对HPV免疫,也就可以预防
期刊
1.在我们印象中,张涵是个特别好的男人——在顶尖咨询公司工作,工作体面收入高,为人温文尔雅,从不发火,关键对太太还言听计从。  但是张涵的太太却是个“悍妇”,认识他们夫妻的人都说他是“妻管严”。张涵太太挺胖的,常常气呼呼的脸让她看上去特别“凶恶”。很多人私下替张涵抱不平,甚至有人说如果张涵找个小三踹了太太,大家只会为他鼓掌,不会替他太太伸冤。  据说张涵和太太是大学同学,年轻时太太长得也很美,是系
期刊
乳腺癌发展现状  谈及这个观点时,真的不是在危言耸听。目前从世界范围来说,乳腺癌也位居女性癌症发病之首。2016年CSCO协会发布的乳腺癌数据调查显示:  目前,乳腺癌已成为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  位居癌症死亡原因排行榜第6名。  每年中国乳腺癌新发数量和死亡数量  分别占全世界的 12.2% 和 9.6%。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5年年报显示,我国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37.86/1
期刊
在北京,我们几个好朋友一起聚会。在分开时,菲儿说:“小米,你很幸运。”我明白她的意思,不是说我事业上的幸运,而是我早早把感情定下来,结婚了。年底了,大家似乎都透着一丝伤感,因为年龄又长了一岁,而感情还没有着落。在交流时,我反问了一句,“我们一直坚持的条件,是不是对的呢?我们是不是把婚姻想得太理想了?”  在我眼中,婚姻生活真的是一地鸡毛;对我而言,生活也是一地鸡毛,永远有处理不完的问题。年龄越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