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梅雨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de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自画
  姓徐名斌,热爱文学、书法、阅读,钟爱深度思考。
  常记下一些日常心得和生活所感,也挤出时间在自己热爱的文学路上耕耘。“君子之交淡如水”,与文学邂逅、与灵魂对话,我便是这样淡然自若着。文学启迪我思考,让我清醒着迎接每一天的生活。
  生活中,我则开朗又热情。学习之余,常和朋友一起打篮球、弹吉他、谈心事。
  追求自由呼吸的生活氛围,选择忙碌充实的生活节奏,世间一切美好都值得我去认真拥抱。
  一
  你能想象,诡变的风如何拟仿美的规律蚀刻出万千岩石?你肯相信,迷离的冷雨是云翳惹上的情种,几纪风月衷诉情怨?那死去多少年的梅雨,在年年循蹈着以精魂化成的泪雨祭祀一方。只有洞庭的梅雨不同。
  洞庭的梅雨是传诵情诗的。
  身至洞庭湖泽,我能闻到梅雨多情的味道,触碰轻敲东南海滨纤手的脂肤,尝到雨的呼唤、雨的缄默。这是她难得的藕断丝连。
  她是游行的吟者,是踽踽独行的路人,是满腹牢骚的妇女。她把怨与爱潺潺地默读给被封锁的云,她苦吟到大地不寒而栗。
  就这么吟着!可会是细水长流般几个月乃至半年,又可会是隔三岔五一半个月——她似乎有脾气的呀!然而她年年至、年年诉说,从不缺席。如此规律,与民生祭祀相仿——她似乎又是没有脾气的。
  为什么似傀儡又似骑士般常守这洞庭,诉说着无人感、无人解的诗语?
  洞庭梅雨,让人捉摸不透。有如梵·高的星夜,有如“蒙娜丽莎的微笑”。散落纷纷的雾霭,更是为她轻罩了一层白玉面纱,看不清她在微笑还是红了眼。
  然而时节既至,她多情莅临的时日里,我有机会在洞庭拜尝她的泪,我才终于读懂她的诉说,读懂她的诗语。
  二
  上旬,大脑终于可以休整了。
  慵懒着开始计划一些活动。原本打算去登山,然而一连几日漫天的阴沉不见晴,软塌的绵雨着实有些黏得人心慌。有人提议去洞庭一带游水钓鱼,引来一阵附和。我们匆匆备足了钓具鱼饵,跟着朋友的父亲驱车便来到洞庭支流的河道。不过我又不喜好钓鱼,倒是宁愿去赏景,大伙正在兴头上没有跟我的,宁肯闷闷坐着打磨时间。
  于是,一个人打着伞在不宽的小道上行走,朝着我不知道的远方。
  走几里了居然看不见我想象中的那种湖光山色,人由扫兴开始烦心,觉得雨怕是加重了冲撞。伞柄吱嘎作响,没有多少雨润入我的皮肤,而我的脸却似冒珠蒸腾,我的眼开始模糊而涩痛,我的耳里轰隆隆响。
  “洞庭御境,是不愿我这个外人打扰?”
  开始升起来白雾了。我发现这一片天空似有若无的云,竟如此洁净,却依旧沾雨欲滴。那几页云,像伊甸园的毒蛇般诱惑我的脑,我忘了到底要去哪儿,只是随着本能向更清朗处前进。
  我冒失地侵扰了百年的雾境,层层的不可知的茫然是摄人魂魄的,前进的路让人恍然间发现自己似乎在上坡。
  没有走出白雾,却遇见一个亭子。
  “那么也只能等出太阳了。”
  三
  我被白墙笼罩,与雨一起。
  人一直在焦头烂额地寻路,却没有发现背已湿透、雨在低吟。
  坐在亭中歇息,目光所及,只有赤柱与瓷雾,恍若仙境。
  轻轻拾起长眠在木椅上的支离破碎的断枯树片,伸手去接下一些雨滴,她们很轻很滑,她们噫呢啊喏念起梵语,她们用“绸带”责杖万物,丹柱清响、白石踏印、松古避枝,那些痛和舒畅便如此显现。
  再拜山水,我立起望见穹庐旷空。云川聚尽,墨污欲滴。从凤旋的中心倒翻出一壺脏水,似要刺破宣纸的轻纱兜。泪若狂雨,白龙吐息化作利刀猛地袭来,磨金有砺、挫骨铿铿,如琵琶四弦裂帛、银瓶乍破。
  我仿佛有些站不稳。
  然而如此惊奇——风一挥过境、霎时间止,默然几秒后,白雨倾盆银蛇舞,倒在地谷上怒放乖张,淘涌万物。
  死一般压抑的墨浑,如泄闸洪水般释放,轰击一方山水林客的每一个毛孔。但是风也因此强劲而生,雾也因此散远几分。
  我看到长眠于谷的湖了,珀蓝至臻。惊奇这蓝绿之汇——鱼虾蟹鳝,该有多少年幸福!
  湖只有浅数半里,但看见这极简约的点染画,却梗塞于喉,说不出赞美的话,心境怎么也装不下这份清淡。
  湖那边缀有白顶红瓦屋,我突然很遗憾,这里本不应被打扰的,应是“独钓寒江雪”的,然而入侵的不止我一个。想想这份博大的美却又被其他同行瓜分,我更遗憾了。
  如何的地方、如何的置身才遇一次撼人心魄的美?我在水墨画中被隐去棱角,这份静谧的美倒在告诫我不要打扰酣眠。我拼命遏制自己想在此地洒脱的贪念,开始神游,开始超然。严肃来说,我不得沾染这画作。我得死拽住思想野马的缰绳,我的灵魂是白莲上的黑虫。我就如此成了画中一幡。
  就这样缩于一亭,心怀畏惧却又向往恩泽。如朝圣者,摇曳般若的经筒、磕长头于山路,渴望接受圣洁的洗礼,却又担忧平生的罪过惹怒了仙子。
  然而做与不做,都是令人惭愧的。如千年的国画被点上污渍,遗憾又无奈。洞庭的梅雨如此无情,撕开了我的皮囊,猝不及防地让我冷眼检视自己的灵魂,我感激地接受了。
  过往常常被自己困扰,却从未有过一次机会正视自己的人生。一些戾气和陋习,本就应该被抹杀,却没有冲得像这样干净,被梅雨轻柔地刷净。
  汲饮这份甘泉,又不触痛洞庭的梅雨还有她的爱人。我安心接受了梅雨的馈赠。
  于世无愧,己之愧亦无。
  我便不再有如此遗憾了。
  四
  养育家乡人的雨永远不辜负游子、诗人、野农的渴望。
  远走的孩子,闻到洞庭梅雨,不由得落泪。诗人游侠,看见洞庭的容颜,赋下“白银盘里一青螺”。野农愁着庄稼,看到漫空的炎热绝不像看见几缕洞庭的波纹那样愉悦,胡子拉碴的脸可以挤出更多的皱纹。   我細细一想,便生回味无尽的感动。
  洞庭的湖呵,心脏挟着楚南大地,把输血的脉扎结于这一方贫瘠之地,才把石头刻为瑰宝,把苦难编织成奇观。一代又一代的人,一件又一件的事,一个又一个的碑,都是洞庭骄傲的子女。那些俯身掬饮的人们,也可在舌尖解味那份温热呵。
  我静静凝望着她,多少绝美玉石沉淀此疆即成她的肤脂。那不歇息的歌声、话声、嘡声、叹声,是隔绝千年的回音,把一份不可磨灭的精金,碎粉遍撒,无休止地警醒、忠告世人。
  我悄然忆起屈原氏,躯殒汨罗,精魂亦眠于湖心。他是这两千年的洞庭使者,或者说,洞庭是他的母亲,他又回到怀抱,却依旧磨不去、舍不得那份热与苦。
  洞庭之声,总是如此的愤慨。不公的世道给苍生烙下最深的痛苦。
  不过,愿君且睁眼看看当世之光景吧!
  当世之景,仅可亲自凝望。雾气蒙蒙的外衣,可微掩这尚未沾染过多俗尘的仙境,但庭外之景,亦是宽慰,亦是光华。馈给南蛮楚地清泉和米棉的洞庭,与铭于忠信无畏之柱的志士者,谅鄙客扰乱酣眠,只为洞庭哺育的故乡正名,正名洞庭的孩子!
  霎时的伟大仿佛撕裂了我的思考。我凭借自己浅薄之学猜测梅雨的心:云不愿散去,因为这里有值得守护的;雨常来祭祀,因为这里有值得膜拜的。存在了几千年的湖泽和英魂,已然是我的家乡湖南的名片。家乡自然与人文造化的奇峰皆源于此、汇聚于此。看遍山河,还是洞庭的美如此富有家乡味。味在山水,味在嘶吼。因为味,云如何不驻足守望,雨如何不常成泪眼!
  我无法言过多,哲者、智者、国者、穆者,纯净的奉献之礼不能染于愚钝之息。
  我深深地被震撼了,被这不起眼的、最常见的事物,那蕴含的哲理与教诲深深震撼了。
  我望见亭柱,忽生一联:
  虔饮生身水,默拜洞庭亭。
  洞庭的梅雨是这样吟唱情诗的。锁喉禁锢四百纪,罹难刻下红烙印。时雨济济,停云霭霭。对隔荣枯几载,不倦盘桓低语。情之趋向,问道何者,洞庭梅雨,心守难离。
  天人合一,亦成洞庭湖镜。观镜鉴吾身,旦又晓禅道,终识故乡。
  ……
  我终于从迷眠中清醒,浓烈的太阳味钻入我的神经。早已经是天晴雾散。
  我记不起何日何时到过那界雾境,甚至不记得哪座山、哪畔湖有过一个亭子。回来了,我淋雨受潮昏沉了几天,等痊愈了,看着窗外,心情比任何一次郊游都舒畅。
  朋友问我去哪儿了,我说不清楚,大概是个湖吧,后来也从未再回想清楚。
  我只愿坚信,亭子与雾的有无,只是洞庭的梅雨愿挽留住难有的听客罢了。
  她的故事与情话如何妖艳,说给文人骚客、说给樵夫行者,还是向天向月?没人知晓。
  她的哀怨与血泪,穿肠钩肚。她无常地诉说,无常地期待。几百年、几千年,如此吟诵,熟背的词,期待对的云解读。或终是没有,那便终守下去。
  洞庭的梅雨与云雾是动人的,洞庭的梅雨与云雾是模糊的。
  微卷的发,羞笼秀巧的耳,不让俗客轻敲心门。
  但是,洞庭,请你听我微声呼唤。
  饱纳韵味的皮卷,轻易不得翻阅,多少亘古的话,刻着,我真的、真的……
  洞庭,请你听我低吟呼唤。
  ……
  时雨眷恋停云,而相守难离。且看万水泛舟,千鸟嘶空,雾凇沆砀,青城显熠。耀烛立宣中景画,倚柱凭栏缓数峰。洗目而止,濯心勿华,虔诚而默。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后记
  (指导老师:何文魁)
  创作思路:
  执笔著成此文,应是一次对自我心境的洗涤和对洞庭的怀恋。
  早几年到过洞庭湖岸,在那阴湿的?雨中迷糊记下了她的面容。回过来这几年倒没有对她心生情愫。然而成长中的浮躁和烦恼搅得生活有些许不顺,进而忆起童年往事,就想起了洞庭。对洞庭的感觉,却像洞庭的雾般缥缈难定,让人难言。
  偶然默读?余秋雨先生的《都江堰》一文,竟发觉如此似同我对洞庭的情感,灵感就此迸发。以那湿热的往日始,到湿热的今朝结,都是一个“有常而无常”贯注在文里。
  老师点评
  绝美的洞庭景色,丰厚的文化底蕴,哲理的人生启示,浓厚的家乡风味,使文章洋溢浓浓韵味。作者以自己一人独自赏洞庭一景、品洞庭梅雨的经历作为主线展开。把洞庭梅雨里的人生禅道娓娓道来,令人耳目一新。语言优美,辞藻精练而华美,又不失家乡特色。那份凸显的家乡之情怀亦像洞庭梅雨一般久久不散,回味有甘。
  “洞庭梅雨”里的九个场景:
  淋雨:梅雨时节,默受雨之泽馈。
  行路:道中雨蒙人伞立,寻路去是何处晴。
  坐亭:雨中坐亭,纳于白雾围墙。
  听雨:静默等雨张言,如轻诵梵经?。
  见云:墨如欲刺,沉云下垂。
  看雨:千丝滔野,雨在漫空自舞?。
  见湖:青蓝成盒,装一池幽梦。
  忆事:祭奠屈子,见禅理明德。
  读书谈:
  愚以为读书当是读书中之人生,应是思考着阅读。
  对于一本书,无论是文科理科?、闲文名著,还是科普拓展,都应该带着自我启发性和批判性思考。一本好书,需要个人有选择有目的地拣出琼浆玉液,而又因此基础创造属于自己的精髓。
  一股脑地胡吃海塞,不仅耗时耗力效率低,还会导致“营养不良”?,动摇自我独立思维构系的根基。
  思考读书,无非思考做事、思考做人。少去道听途说、听风是雨,多留“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处变不惊。读佳句而赞默,读人生而自省。素养与情怀,如此修成。
  学无涯,功利者?把书读死,而自得者把书读活。人生所接受的道理无溃竭坍塌之态,却有阻塞困顿之境。而唯有用心思考,才可柳暗花明,见禅明性。
其他文献
老父亲最近嘴里总唠叨着,我仔细听像是说照片两字.自打老父亲从医院回来后,就总这般唠叨.我说爸,您说的是照片?老父亲点了点头.看来他老人家头脑还算清醒.年届耄耋的老人最怕
期刊
一rn2月13日(星期四),夜,雪.rn夜不能寐.rn我默默地伫立窗前,忘却了疲惫,心里默默地高喊了一声:武汉,我来了 !rn窗外,白雪皑皑,街道空空荡荡,唯有大门前猎猎有声的国旗和军旗
期刊
  本研究主要以代工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理论研究为基础,通过对武汉本土代工企业--祥龙机械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成功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研究,并设计科学的研究方案,深入了解该企
  This paper,employing both Cobb-Douglas and CES production functions,estimates the energy rebound effects for Beijing and Shanghai in the period of 1990-2011
会议
村头的小卖铺招牌,一直写成“小卖部”,好像是什么权威机关的分支机构似的.店主邱三胖,笑口常开,嘴甜.rn小卖铺周边,通常是约定俗成的村民聚会场所.rn夏日,周末,八九点钟,达
期刊
  本文首先构建城市金融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福建各城市金融竞争力指数,进而采用威尔逊模型和断裂点理论分析中心城市金融辐射的有效半径。
  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深化,世界各国对发展低碳经济已基本达成共识,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对各国的发展进程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从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论证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生态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模式是兼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应做到制度约束、规划引导、
  受全球生产网络的深刻影响,中国沿海地区形成了众多的外贸加工集群。在这些集群中,跨国公司和供应商之间的网络权力关系不对等情况显著,并且跨国公司影响下的产业集群转移成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