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生园地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vide2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本刊编辑部经常收到来自基层医院儿科医生的来信,他们对儿科临床诊治过程中的某些基本问题存在模糊认识,希望得到专家的解答.本刊从2009年第3期起将不定期开辟基层医生园地栏目,针对基层医生提出的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请有关权威专家给予答复.也希望各级儿科医生给予关注,展开讨论.本期刊登湖北省阳新县人民医院儿科陈绪文来信原文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魏克伦教授就此信所做的答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儿童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至7月间18例EV71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结果 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为主(89%),外地移居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本地儿童.所有患儿均出现发热及皮疹(100%),合并肺炎5例(28%),肺水肿并肺出血2例(11%),心肌炎5例(28%),病毒性脑炎4例(22%).治愈13例,好转2例,自动出院1例,死
目的 探讨近足月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出生后的疾病构成、呼吸管理方式和转归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从本院新生儿科出院的出生胎龄在34~37周的近足月儿的临床资料,对其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出生后疾病构成、有无机械通气史和孕母年龄、胎产次、孕期合并症、分娩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 近足月儿发生的原因受多因素影响,其中由于非医学适应证的选择性剖宫产虽不是主要原因,但此种患儿
目的 分析小儿心内直视手术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素及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 以2001年1月至2008年10月间连续1 408例施行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术后ARDS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发生ARDS 32例,发生率为2.27%.术后ARDS患儿病死率为46.9%.单因素分析显示:紫绀型先心病、体外循环时同、主动
患儿,男,23 d,因"腹胀10 d"入院.查体:精神反应好,全腹高度膨隆,有张力,左中腹可触及约16 cm×18 cm×18 cm大小肿物,质中等偏硬,固定,无压痛,表面光滑,边界不清,叩诊为实音,肠鸣音较活跃.腹部CT检查示:左侧腹腔巨大混杂密度肿块影,呈囊实状,可见钙化影,肿块推移肠道向右下移位.腹部彩超示:腹腔内蜂窝状不匀质包块,上界起于剑突下,下界达耻骨联合上,左右达两侧腹壁,后部紧贴脊
期刊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尿液巨细胞病毒(CMV)在儿科CMV感染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FQ-PCR方法检测婴儿尿液CMV DNA量.结果 (1)280例疑似CMV感染儿有126例尿液中CMVDNA呈阳性,阳性率是45.0%,为症状性CMV感染儿;同年龄组的70例健康儿童尿液中CMV DNA阳性5例,阳性率是7.1%,为无症状性CMV感染儿.症状性感染儿尿液中CMVD
目的 了解机械通气在早产儿肺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63例肺出血早产儿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例肺出血早产儿中存活36例(57.1%),死亡16例(25.4%),放弃治疗后死亡11例(17.4%).存活者至肺出血停止时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68.2 h(最长125 h).结论 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早产儿肺出血的主要治疗措施。
期刊
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以急性发热或高热较为多见.急性发热是指突然起病的短期发热,在儿童大部分症状轻微,预后良好,少部分重症疾病进展迅速,预后凶险,值得临床医生重视。
期刊
目的 观察多索茶碱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符合诊断标准的90例支气管哮喘儿童随机分为多索茶碱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静脉滴注多索茶碱5 mg/(kg·d);对照组静脉滴注氨茶碱3~5 mg/(kg·d),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2%,对照组为73.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患儿,女,1岁9个月,因"发热、皮疹3d,呕吐2d,易惊1d"人院.3 d前患儿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7~37.9℃,伴手心、足心皮肤散在皮疹,入院前2 d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每日呕吐数次,近1 d出现易惊、肢体抖动,伴精神差,就诊于当地医院,经输液治疗后无好转而转入我院(手足口病定点医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