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媒休”熊景明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ilkona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海外中国研究的著作,致谢里大多会提到同一个地方——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其中不少又都会同时提到一个人——熊景明,或是Ms. Jean Hung。
  在中国研究学术界,她被称作“学术媒人”。常言道,“不做媒人不做保,一生无烦恼”,但是熊景明在中心担任助理主任20年,媒介中西学者、学术,不仅不觉得是烦恼,反而乐此不疲,乃至退休已有数年,依然活跃其间。
  熊景明的办公室在中心图书馆的一角。那是她退休后为中心的“民间历史”项目工作的地方。一间只有五六平方米的小办公室里,堆满了各种图书和资料。工作台上,摆着她母亲、女儿和祖父的照片。
  记者如约到达时,她正在回复电邮,“一家瑞典电视台要做关于中国的节目,准备派一个Team(小组)来中国采访。他们想了解‘民间历史网’和我的书。‘王婆’需要推销自己的瓜,只得答应。”熊景明的云南口音柔和却不失刚强,富有感染力,再加上她“天生乐观”的性格,很容易让人产生信任感和亲近感。
  人民文学出版社去年出版了熊景明的回忆录《家在云之南》。书中记述了曾祖父因担任丽江知府迁往云南而开始的家族史。她的曾祖辈和祖父辈都直接卷入了清末到民国期间的那段动荡历史,而父辈们更将革命时代的纷争带入了家门院墙,自己和父母则在1949年后过着坎坷曲折的日子。这段家族史就像是时代史的缩影。
  生于斯,长于斯,家族史和成长经历既给了熊景明独特的历史感,也如林达所说,在她的内心种下了“一豆自由之火”。“民间历史”收到的很多回忆录都会在前言后语中写下类似的话:“我知道这辈子为什么要受这么多苦,因为上天要我做历史的见证人,把这些东西写下来。”
  拿到这些书,让她觉得沉甸甸的,或许正是因为她也曾身在其中。无法忍受那时内地环境的压抑感,熊景明1979年就离开了云南,“来到香港这个无需用谎言护身之地”。这使她获得了“巨大的解放”,也使她有机会在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工作,一干20年,成了一名“学术媒人”。
  
  “一本书都不能少”
   1963年,一批特立独行的美国学者,在当时麦卡锡主义横行的情况下,既不满美国国内对中国资料的片面摘取,又无奈于大陆的封闭,于是申请了私人基金,来到香港开办了“大学服务中心”,收集来自大陆的各种研究资料,为全球的中国研究者提供服务。1988年中心移交香港中文大学,并改名为中国研究服务中心。也就是在这一年,熊景明受聘为中心的助理主任,一做就是20年。
  熊景明1988年接手时中心的图书收藏只有1万多册。等她2007年退休的时候,中心已有馆藏10多万册,报纸200多种,杂志2000种,几乎期期不漏。与其他综合图书馆相比,中心的藏书规模并不算大,但这里收藏着最好最齐全的研究现代中国的资料。
  她的几位前任都有各自的研究领域,因此除了打理中心以外,他们还利用中心资料进行自己的研究。熊景明在报名应聘中心主任职位的时候,心里忐忑不安,因为她当时只有本科文凭,在大学读的是俄国文学专业,很难和其他候选人竞争。直到面试前一天,她才突然想通了:“其他人都希望来利用这里的资料,而我是要来建设它,也知道如何建设。”甘当“学术媒人”的念头就是在这个时候埋下的。
  也许正因为这个理念,她才获得了招聘委员会的认同,在众多资历比她高很多的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当时负责招聘的委员之一,中国文化研究所的所长陈方正教授在熊景明荣休晚会的致词中透露,当年正是她的实干精神说服了大家。
  所谓“媒人的嘴,兔子的腿”,熊景明这个“学术媒人”上任后并没有撒腿到处跑,四处游说,而是在中心“筑巢引凤”,吸引不同地方的研究者齐聚这里,在研究资料和研究者之间牵线搭桥。有一次中心整理出一批珍贵的历史文件,熊景明读了旅美著名作家林达的书后,觉得她很适合用这批资料,就主动联系,请她根据这些资料写一本书。她们也因此结识了,现在合作主持“民间口述历史”的项目。
  2004年,在中心成立40周年的庆典上,哈佛大学教授、著名中国研究学者傅高义说:“没有这个中心的话,当代中国研究当何以进行?”中心能够获得这么高的赞誉,与熊景明在收集资料上奉行“一本都不能少”的原则有关。中心的骄傲之一是收藏了全世界最齐全的中国地方志和专业志。内地某县县志出版时仅印刷了20册,中心想收藏时,只有4册存世了,但中心最终还是通过各种途径,想办法获得了此县志。
  除了四处收集,熊景明也采用“守株待兔”的策略,对访问学者“雁过拔毛”。她在中心门口放了一个表格,请大家推荐图书,上面写着:“请别只赞美这里的资料齐全,请告诉我们还缺哪一本书,哪一份期刊。”目前在美国南加州大学任教的Stanley Rosen当年几乎每个暑假都到内地访问,然后都到中心停留,他研究的领域包括青少年、电影等。根据他提供的信息,中心收藏了相关领域的几乎所有刊物。
  熊景明孜孜不倦收集资料的热忱也许源自她的历史危机感。经历了那段混乱闭塞的时代之后,她更明白资料的宝贵性。从内地初到香港,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各种文学名著买全了,担心时代又有什么变化,以后女儿读不到这些好书。
   “红娘牵线,成人之美”。很多学者因为中心优秀的馆藏而获益颇丰。有一位来自内地西部地区的学者,多年后回忆说,到中心访问的经历是她整个研究生涯的转折点。而早在80年代以前,就已有200多本中国研究的著作在中心资料的基础上写成。这些著作都成了中国研究学者的必读经典书目。现今海外成就最高的中国研究学者,无一未曾与中心结缘。有人说,如果把到访过中心的学者名录收集起来,就是一部最齐全的当代中国研究者大典。
  
  “社会科学界的黄埔军校”
   虽然中心最吸引学者的是独特且全面的馆藏,但和一般的图书馆不同,它兼具服务中心、资料中心、交流中心和研究中心的功能。在1988年之前,中心主要是面向海外学者。外国学者成立中心的主要目的也是为海外中国研究者建立学术基地。当时内地的社会学科研究才刚刚起步,很少学者知道中心的存在。80年代末期,随着中国的开放,海外学者不再像以往那样依赖中心资料,而内地学者出境也更便利了。这种情况下,熊景明认为,中心这些宝贵的资料,最大的用处应该是提供给内地学者使用。
  有了这个想法后,她和中心主任关信基教授就到处筹集资金,专门为内地设立了访问学者计划,资助他们到中心来做学术研究。这个项目的效果出奇地好。以往都是海外学者通过中心走向内地,现在是内地学者通过中心走向海外了。
  国内著名学者于建嵘走向国际学术界,他说“就是从中心开始的”。他2002年来到中心的时候,海外几位著名学者正在闭门讨论。熊景明非常认同他的中国农村研究,于是想介绍他参加这几位学者的讨论。但当时于建嵘的研究默默无闻,有学者起初觉得不以为然。她相信自己的眼光,还是带着于建嵘一起参加讨论。此后来自美国的裴敏欣教授很欣赏他的研究,请他到美国访问。在此期间,他又结识了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主任、美国亚洲学会会长裴宜理教授。
  类似的故事在中心常常发生。
  学者接触多了,熊景明发现,由于起步较晚,内地学者在学养、研究方法和问题意识上往往不如海外学者。她说:“做研究就像烹调一样,要先吃先尝别人的作品,等具备品评的能力后,才可能做出满意的菜来。学者总说要站在别人的肩上,但问题在于怎么爬上去。”因此她在中心启动了两个计划,一个是研究方法训练营,聘请国内外的优秀学者,在中心培训内地的年轻老师;二是国际研究生“当代中国”研讨会,邀请世界各地正在从事中国研究的博士研究生同台竞技。
  除这两项计划外,中外学者直接交锋的场合是在中心颇有特色的“午餐研讨会”上。熊景明主持中心后,将原来海外学者在中心常组织的“午餐研讨会”常规化,邀请每位访问学者都讲一场。边吃边听,待讲完吃完后,再一起讨论。高峰期,中心每周都有一两场这样的研讨会。午餐会上听众虽然不多,常只有十几数十人,但大部分是相似领域的学者,或者是富有经验的“挑刺者”,因此常常让讲者如坐针芒。熊景明每场必到,有时亲自主持,有时则做一个“挑刺”的听众。
  熊景明希望中心是一个包容、中立和多元化的学术交流场所。有容乃大,几十年间,中心聚集了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研究者。中国农村问题研究的著名学者李连江教授认为,如果把中心称作“社会科学界的黄埔军校”,一点都不过誉。
  
  学术研究应从事实出发
   1988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熊景明开始以农村社会学者的身份参加内地一些扶贫援助项目。她“看到农民负担如此之重,简直不可想象”。此后,中心就开始推动大陆的农村研究。熊景明更坚信,“学术研究不能只是站在岸边指着对岸说,过河后要做什么,而要首先在河这边找到下水点,先想办法把桥架起来,学术研究应该以事实为出发点。”她认为,这也是目前大陆的中国研究学术界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自己还是衣衫褴褛,却对模特身上的衣服指指点点。”
  熊景明认为,中国百废待兴,对学者来说是难得的机会,但是她说:“我孤陋寡闻,至今没有看到任何一派出现令人信服的,完整而全面的理论,如何一步步达致目标,建立合理的制度。”原因除了“许多聪明博学的人没有时间长夜思索,苦苦笔耕”以外,就是学者们往往没有把研究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没有抱着建设性的态度,“首先找出共识在哪里,而不是去争论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对熊景明来说,要找出共识,就要认准事实,找出在河的此岸下水和架桥的地方,建设性的态度就是架桥的态度。在以往内地还比较封闭的时候,很多著作主要依赖中心的资料写成,但是现在内地已经非常开放,“只靠中心就写出一本书,那就说不过去了”。熊景明虽然有些担忧中心地位的下降,但更为乐见中国内地的开放化和中国社会科学渐成气候。
  尽管如此,中心依然可以凭借香港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保持独特优势。近年,大陆很多人开始写回忆录,并想找到一个长期保存的地方,于是就有了目前熊景明和林达共同主持的“民间历史”项目。民间口述历史不同于中心以往的官方叙事资料,能够从个人角度反映出历史的真实面貌。很多个体的视角聚集在一起,就能够拼凑出一张完整的历史图景。按照林达的说法,“就像拼图一样”。对于研究者来说,这些也是很重要的材料。目前这个项目已经收集到2000多册个人回忆录,反响颇为不错。
  2003年,中心40周年庆典的时候,贺信雪片般飞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撰文幽默地说:“每封信在我看来,都可以在景明死的时候做悼词用。”2007年,熊景明退休的时候,她的好友,中国文化研究所前所长陈方正教授致词称,对香港中文大学而言,她“不仅仅是一位卓越忠诚的员工,更是一位有风骨、有担当的朋友”。
  然而,面对诸多赞誉,熊景明觉得很不安,“大家将我写得那么光荣正确,完全不符合我的形象。我不过是拿着薪水,乖乖地打好这份工。我热衷于当‘学术媒人’倒是真的,但没有什么伟大的动机和动力,大概只是和云南人的八卦性格有关。我喜欢将中心访客的日子弄得热闹,也只是因为我自己是一个贪玩的人。”
  熊景明周末的时候喜欢带着学者一起去登山。她常去登山的地方,峰回路转,暗藏美景。“每一次,我都赶在大家前面,小跑几步,站在路端,等着同行者一个个来到。谁都会被眼前的美景怔住,大叫一声‘哇’。我最享受这个时刻!正如我喜欢看到学者们找到他们遍寻不见的资料,遇到他们久仰的同行时的那一份惊喜。”
其他文献
土地是地方政府融资需求不断得以满足的一个根,只紧银根,不紧地根,地方政府总能通过土地融资。  音乐停了,舞还在跳,只是舞伴变了。  为了原来上马的项目资金链不断裂,地方政府正在饮鸩止渴,到处借钱。在银行渠道收紧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后,政信合作正成为一条重要的融资渠道。  中国信托业协会8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我国信托资产规模达到9.45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融资的政信合作业务规模增
经济全球化的“短板”  从中东变局到伦敦之夏,全球金融市场今年先后经历了日本特大地震、中东、北非国家动乱蔓延、欧债危机、美债危机、标普降级美债以及伦敦动乱、全球股市暴跌。这些事件似乎没有关联性,但用经济学的词典可以合并同类项,即:经济衰退,青年人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扩大,政客对选票的关心程度远远超过全球经济。  当我们感觉到全球经济出问题的时候,最直接的感受是全球股市暴跌,但却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
冬天,甘肃省会兰州的空气污染两倍于首都北京。兰州盆地的形状就像一口大锅,“锅内”常年风速平均只有0.94米/秒,阻止了城市内污染空气的稀释扩散。  于是,人们想出了一个“削山引风”的办法,计划将兰州市区东部的大青山削平,以便空气流通到兰州市区。这项耗费巨大的工程从1995年提出到现在,几经波折,效果不彰,当地政府却百折不挠,又在去年9月发布的《兰州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中提了出来。  过去的1
默克尔本人的受支持率比她所在政党的民众支持度要高。  9月22日大选迫近,德国全境的草坪、街牌以及其他公共场所早已展开一场海报大战。执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贴出9000张大幅海报和约30万张小海报,展现“民众幸福色调”,力挺默克尔角逐第三个总理任期。最大在野党社会民主党则采取了负面竞选的策略,海报多为嘲弄默克尔及其现任政府等,展示“民众不幸福”场景。  对基民盟而言,总理默克尔就是本党的杀手锏。社民党
1 中国收购欧洲?    新年伊始,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欧洲之行备受外界关注,这是中国又一次开展的金融外交策略行动。李克强的这一旅程甚至被一些外媒夸大为“收购欧洲”。  1月6日,李克强结束了在西班牙的访问,除了与西班牙签订了75亿美元协议合同之外,据西班牙《国家报》报道,中国还承诺将购买60亿欧元的西班牙国债。  事实上,早在2010年7月西班牙出售10年期公债时,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立即认购
总理温家宝访问欧洲,对西方学者提出“中美共管全球”的概念公开回绝,予以驳斥,并重申中国属于一个多极世界。  世界由中美两国来共管?听来天方夜谭,其实学术有据。“中美帝国”(Chimerica)这个字眼,是英国新进历史学家费格森首先提出的。费格森是英国右翼思潮的一位代表,曾著述《帝国论》(The Empire),为19世纪英帝国对现代文化的贡献,着墨甚浓。费格森也信奉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他的著作出版
直布罗陀半岛人口约3万(不包括英国驻军),其中英国人约5000。  10月31日拂晓,在距离直布罗陀海港不远处,一艘英国皇家海军的补给舰正接受直布罗陀海岸警卫队的几艘补给船的补充给养。突然,西班牙海岸警卫队的一艘巡逻艇闯入警戒线,在英方数次喊话无效后,双方枪炮相对,引起不小的外交风波。两国在直布罗陀主权归属问题上的斗争,其激烈程度可见一斑。但总体而言,由于双方及欧盟的危机管控机制比较成熟,这种偶发
4月的天,孩子的脸,乌云环绕着新界的群山,水泥森林的边缘,有人在念诗。香港中文大学郑裕彤楼一号演讲厅,是美国诗人盖瑞·施耐德的诗歌朗诵会。  盖瑞有名作《斧子把》,他提到公元4世纪的陆机,用英文念:“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台下有人会意地笑。  “而我明白了:庞德是斧子  陈是斧子,我是斧子  而我的儿子是斧子把,很快  会被塑造一新,模型  和工具,文化的技艺,  我们就这样延续”  而这
01 曼德拉逝世  2013年12月11日,南非开普敦,民众在音乐会上高举画像,悼念前总统曼德拉。02 超强台风“海燕”  2013年11月18日,菲律宾托洛萨,台风幸存者参加宗教游行。超强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确认至少造成6000人死亡,另1779人失踪。03 查韦斯病逝  2013年3月5日,委内瑞拉时任总统查韦斯因癌症去世,数百万民众从各地前往首都加拉加斯,参加查韦斯的悼念仪式。04 孟加
彗星的科学、宗教与政治  彗星在古代被认为是灾异动乱的凶兆,这可能是因为常见天象固定不变,或遵循一定规律,彗星则出没无常,不能预测,一旦出现,又巨大光耀,形状多变,持续相当时日,因此很容易被和无从预测、破坏社会秩序的灾难动乱联系起来。然而,它其实也早已成为科学探索的一部分。在这个历程中,它和宗教、政治,乃至科学的政治纠缠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形成很有兴味的一段历史。    古代的两种观念  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