箐口村哈尼族女童教育调查研究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angsong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云南省元阳县新街镇箐口村的哈尼族女童为个案研究对象,运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借助口述资料、学校统计和文献资料,试图客观地呈现该地区哈尼族女童教育现状,揭示影响哈尼族女童教育的历史、社会、文化等原因,进而提出完善哈尼族女童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 新街镇 箐口村 哈尼族 女童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0-0127-03
  历史上的哈尼族没有形成学校教育的方式,其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在实际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及耳濡目染来完成,因此,其传统的教育形式主要是家庭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外来事物嵌入哈尼族村落社区中。关于哈尼族教育的研究多数关注点为该民族的宗教礼仪教育、家庭教育。近期,笔者来到云南省元阳县箐口村哈尼族调查点,对该村女童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
  一、在校女童比例偏低
  (一)新街镇女童在校比例
  新街镇位于元阳县中部,境内世代居住着哈尼、彝、汉、傣、壮五个民族。
  清代和民国时期,统治者对元阳地区采取“宜土不宜流”的政策,造成土司世袭统治。在漫长的岁月里,各族人民只有服劳役、交苛税的义务,却无读书识字的权利。据《元阳县教育志》记载,1949—1952年,元阳县(新街镇没有相关数据记载)的学校里没有女孩。1952—1964年,元阳县小学在校生男女比例在4:1~12:1之间。1965—1985年,新街镇小学在校生男女比例在2:1~4:1之间。1985—2010年相关数据缺失。2010年,新街镇所有小学的在校生男女比例为1.65:1。
  (二)箐口村哈尼族女童在校比例
  箐口村是一个哈尼族村寨,全村900多口人几乎是哈尼族。该村女童主要(个别孩子随父母去外地或在县城读书)是在箐口中信希望小学、土锅寨小学、水卜龙希望小学(新街镇的中心小学)3所学校接受小学教育。箐口中信希望小学只有一、二两个年级,土锅寨小学只有三、四、五三个年级,水卜龙希望小学有1~6共六个年级。箐口村哈尼族女童一、二年级在箐口中信希望小学就读,然后三至五年级到土锅寨小学就读或三至六年级到水卜龙希望小学就读。
  笔者在对3所小学走访时,分别发现3所学校的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箐口中信希望小学的在校生总人数为50人,其中女生13人,在校生男女比例为2.85∶1;土锅寨小学在校生总人数为171人,其中女生59人,在校生男女生比例为1.9∶1;水卜龙希望小学在校生总人数为597人,其中女生219人,在校生男女比例为1.73∶1。
  二、原因调查
  从文献资料来看,新中国成立后,箐口村哈尼族乡村小学的女童教育逐渐得到重视,但是,从在校生性别比例来看,当地哈尼族女童的受教育状况尚不容乐观。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哈尼族女童的在校比例偏低呢?
  带着疑问,笔者于2010年7月访谈了箐口中信希望小学的卢老师和水卜龙希望小学的徐老师。
  笔者根据访谈结果了解到自从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以来,村中儿童到了入学年龄都入学读书,一是因为读书不用交钱;二是随着该村作为旅游村来开发和村民外出打工,村民逐渐认识到,孩子们到学校读书识字是必要的。那么,导致上述3所小学的男女生数量差异的原因是不是因为箐口村7~13岁男女童性别比例失调?
  笔者对村长提供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员及缴费登记表”中208户人口(经村长和莫批介绍,该村现有人口218户,有10户没有统计登记在该表中)进行了统计,该村7~13岁的人口共有126人,其中男孩96人,女孩30人。元阳县户籍管理统计显示:箐口村7~12岁(村里的孩子7岁开始入小学)人口总数为123人,其中男孩94人,女孩29人,男女比例为3.24:1。
  (一)传统思想影响
  民国时期土司只允许自己及统治阶层的子女接受教育,对广大人民群众则推行愚民政策。由于土司愚民政策的影响,群众中有“哈尼人生来是杀蛐蟮(蚯蚓)吃的,读书是汉人的事”、“女人不能入观音殿”等,重男轻女观念较为严重。女孩子不让读书,在校学生流动大,从入学到毕业流动率一般在70%~80%,遇到天灾,农业歉收,流动就更大了。动员学生入学、巩固入学率是民族学校最困难的工作。老师除做好校内工作外,大部分精力要花在家访、动员女童入学和流动的学生回校上课等方面。因此,新中国成立前,新街镇哈尼族女子能够到学校读书的很少,当地女童接受教育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
  笔者访谈了土锅寨小学的李老师。李老师回忆到:“1960年以前,来学校读书的女孩子很少,只有地主、富农的子女意识到上学的好处,他们的子女才上学,一般家庭的女孩能上学的寥寥无几。后来,上学的女孩子逐渐多了,但是,由于当地重男轻女现象严重,女孩子读书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箐口村哈尼族的家族遗传是男性单传,这就使一个家庭至少要生一个男孩来实现家族遗传。按照传统观念,如果女人没有生儿子,那么,她是不算正式结婚的。一个哈尼族媳妇如果没有生育儿子,则很有可能遭到夫家的蔑视甚至虐待。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制约下,现在当地村民形成了这样的生育观念:一般一个家庭要两个孩子,孩子多了也养不起,最好是一男一女,无论如何,家里一定得要一个男孩。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当地村民出现了抛弃女婴的现象(箐口村老路的路口用哈尼语写着这样的宣传标语,大致意思是“严禁抛弃婴儿”),这种歧视女童的传统思想导致近年来的男女童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因此,虽然箐口村几乎是全童入学,但性别比失调使学校中的哈尼族女生仍然比男生少很多。
  (二)社会性质与分工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谈到中国的乡土社会是阿波罗式的,现代社会是浮士德式的。阿波罗式的文化认定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整的秩序,这个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人不过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维持它。浮士德式的文化把冲突看成是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把前途看成是无尽的创造过程,不断地变。   箐口村村寨坐落于半山腰,与外界交通非常不便。截至调查结束,箐口村通向外界唯一的村路还不能通车,村民出村购物主要靠的是人背,农作物劳作还是人牛耕作(梯田)的传统方式。这样相对封闭的村寨,其乡土社会是靠传统经验持续的,其教育是发生在生活和礼仪中的,其社会性质是乡土的、阿波罗式的、稳定的。现代文明的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外来事物,显得与当地生活格格不入。另外,其社会是有劳动分工的,在一个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内的劳动分工使女性不需要多少文化知识、靠长辈的经验传递就可以完成家庭劳动分工。以应试为导向的学校教育学脱离了当地的生产实际和女童生活实际的需求,因此,到学校读书并没有引起当地哈尼族村寨居民的重视,更不要说送女童入学受教育了。
  本次调查恰逢暑期放假,见到村中的孩子或是在做家务,或是给笔者引路找人,或是在村道上玩乐,没有一次见到村寨中孩子学习的场景。一日傍晚,笔者和该村李某、卢某闲聊得知,村寨中的女孩子大多读到初中毕业就不再继续读书了(到目前为止,村寨中只有一个在读的女大学生)。
  三、对策
  (一)加大法律政策干预力度,坚决杜绝弃婴现象
  政府必须加强当地法律、法规的宣传,努力提高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认识,把严格执法和大力宣传结合起来,坚决杜绝弃婴现象。
  (二)改变家长观念
  阿尔及利亚的叫巴迪斯曾作过这样一个论断:“培养一个男孩,只是培养了一个人,而培养一个女孩,则关系到一个民族。”女童是未来的母亲。母亲是孩子第一个最直接、最具体、最深刻的老师,不仅影响孩子的一生,而且可能影响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前途。
  因此,一是要利用各种现代化传播工具,大力宣传,塑造健康的女性形象。二是树立典型,提高成功女性的社会影响力和妇女地位。三是要优化女童成长环境,提高母亲的素质。
  (三)选择合适的教育发展模式,调整教育内容
  箐口村大部分家庭还处于原始的农耕和手工作坊的经济条件下,对教育需求不高。家长文化水平低下,重男轻女、舍女保男的世俗观念和早婚早育的习俗,使他们对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体会。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是普及文化的教育。从教学内容分析,以普及文化知识为主,高考升学是它的主要目的。因此,当地女童在中学毕业后,考不上高中,就会学无所用,缺少一技之长,没有谋生的手段。这种教育脱离实际需要的现象不受当地哈尼族群众的欢迎,也成为当地女童对学校教育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为克服这一困难,要充分考虑到女童和妇女是家庭中的基本劳动力,可以考虑增加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艺训练方面的职业技术教育,激发女童上学的积极性。
  哈尼族女童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且是社会发展变革中出现的一个教育现象。我们必须认识到影响该地区哈尼族女童教育的复杂原因和解决该问题任务的艰巨性,解决它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甚至是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注]:在水卜龙希望小学徐老师提供的《新街镇中心小学‘两免一补’名册》(新街镇共22所学校的所有学生均在该表中)中,笔者对新街镇共22所小学人数及每个学校的男女生人数进行了统计,结果为:新街镇25所小学共有学生2078人,其中,男生1292人,女生786人,在校生的男女比例为1.65∶1。
  [ 参 考 文 献 ]
  [1] 马翀炜.云海梯田里的寨子——云南省元阳县箐口村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49.
  [2] 张兴.少数民族女童——一个不容忽视的受教育群体——对新疆少数民族女童教育的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6,(39):97-98.
  [3] 高鑫.云南少数民族女童教育问题及对策探析[J].文山学院学报,2010,(4):134.
  [4]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
  [责任编辑:雷 艳]
其他文献
城市化是指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落后的农业经济和农业人口向以工商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经济和城市人口转变的自然历史进程。从城市化的历史进程来看,首先是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城
磷矿作为工农业重要的矿产资源,随着资源开采量的不断增加,相应的固体废弃物也随之增长,文章以福泉磷矿小坝磷矿山为例,对当前固废物资源利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科学有效的措
目的探讨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对缺氧大鼠红细胞增多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平原组、慢性缺氧组、高剂量TP(20mg/kg)+慢性缺氧组、低剂量TP(10mg/kg)+
<正>连政办发[2018]37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连云港市资源利用上线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8年3月13日连
《材料力学》课程中杆件内力的正负问题不易理解及掌握,计算后在绘制内力图时常常出现错误。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掌握及应用的教学方法,即用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