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心理复原力,做生命的发光者--提升中学生心理复原力的系列心理辅导课程实践探索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myu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复原力”要素的分析,构建了以“归属感、乐观感、效能感”三要素为关键词的提升中学生心理复原力的心理辅导系列课程,并进行了课程实践,同时对课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与展望。
其他文献
摘 要:文化认同的核心是身处其中的人们所拥有的并得以共享的共同历史与集体记忆。共同历史记忆以宏大叙事为主要叙述形式。由此,建构宏大叙事成为促进文化认同的有效手段。建构宏大叙事,要以唯物史观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平衡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四史教育是宏大叙事在具体时空的表现之一,能够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因此,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开展四史教育有利于新一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关键词:文化认同
摘 要:中国具有动物保护的文化传统、价值理念和实际行动。中国的动物保护,源于先人对自然的敬畏,既是传统仁爱观念的体现,也是当代生态文明价值观的要求。加强青少年动物保护教育,建议从动物保护的历史文化教育、知识理念教育和实践体验教育三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动物保护;思想与文化;青少年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502(2021)02-0025-05  作者简介
摘 要:民族器乐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美育和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然而,目前校外民乐教育中普遍缺乏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民乐的文化浸润价值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本文结合教学经验,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融合两个维度,较为系统地梳理了民族器乐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以便将儿童的民乐学习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和艺术等内容联结起来。在具体实施上,教师应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探索情境体验、关联想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