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孙通“起朝仪”的礼乐之制与皇帝制度的重塑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wang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衣将相的汉初帝国,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这一乱象令高帝“患之”。探究高帝之“患”,一方面在于其时君臣尊卑的无序,另一方面则是由布衣集团逐鹿而来的西汉政权传统合法性的缺失。叔孙通以“起朝仪”为核心的礼乐之制,不仅重正皇帝名号与君尊臣卑的政治统治秩序,且让凭“力”而胜的西汉政权在“礼乐”这一神圣传统中获得合法性论证,并由此建立起与暴秦相区隔的统治传统,这对于汉初社会的整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文艺座谈会是现代中国文学生产中的重要现象。全面抗战以来的文艺座谈会可将重要性作为量度进行阶段划分,各阶段的起承转合与政治话语的介入密切关联。大后方文艺座谈会的阶
校园标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持续的,而又相对稳定的教育因素和文化现象,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观念和行为。一所学校一旦拥有高尚优雅的校园标语文化,必将赋予学校勃勃的生命力,同时,会折射出这所学校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底蕴,也会提升全校师生的人文素养。反之,一些格调不高的“冷标语”的出现,所起的效果就值得商榷。  “开学第一课”一结束,我便信步走走,毕竟到了新学校嘛,处处透着个新鲜——花美、树翠、草肥,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