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班级管理中实施情感管理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yilang7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情感教育在学生的发展中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和最终落实者。可以说,班主任的言谈举止与喜怒哀乐所流露和体现出的情感,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班级管理 情感教育 作用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和最终落实者。每个小学生都是一块没有雕琢的美玉,一块尚未开垦的土地。可以说,班主任的言谈举止与喜怒哀乐所流露和体现出的情感,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在工作中注意和学生打成一片,实现心灵互动,建立起一种互相理解,真诚相待.共同进步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师生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加上教师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和恰到好处的工作方法,使优秀的班集体更优秀。
  一、多听听学生的心声,实现心灵的互动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教书育人。在教学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要教育好学生,就必须对学生倾注满腔热忱,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多听听学生的心声,设身处地的从学生角度考虑,批评要恰当,表杨更应讲究艺术。要做到恰到好处的批评与表扬,就要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的作好学生工作,使他们能健康成长。在班级管理中实行“交心”作业,每周按排一些题目,学生针对题目尽情发挥,不拘体裁。
  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做老师的讲惯了师道尊严,面对学生,很容易感觉良好,过分“自信”于自已的眼睛和推理,在所谓的“事实”面前往往咄咄逼人,本来学生在老师面前有点拘束。在这样的情形下,学生更是有苦不愿说,有理不愿辩,对老师产生怨恨心理,而更加不愿与老师沟通。事实上,再高明的老师也会存在马失前蹄的时候,作为老师这样的长者,即使是很生气、很恼火的情况下,也不要丢失老师的身分,压压自己的火气,多给学生审辩的机会。我在处理一些恼火的问题时,原则就是给学生一分钟,其实,别小看这一分钟,有时能化解一场误会,收获一份欣喜,相反,缺少这一分钟.有时老师和学生用再长的时间也可能无法弥补,其实,这短短的一分钟背后,凸现出老师的宽容、信任和期待,学生会更加尊重你,信任你。
  三、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善待学生的错误
  班级工作中有很多事是学生明摆着的错误,怎样批评也不为过。但是换种方式,试着用爱的春风去吹拂,无论怎样的荆棘都会被吹出浓浓的绿茵来。要知道,严也是爱,宽也是爱,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我们应该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不能因为有一时冲动而失态,给学生造成心灵的创伤。我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那次正在上课,当我在黑板上板书时,发现黑板上有小镜反射来的光,瞬问即逝,当我回过头来,所有同学都正襟危座,若无其事的样子,我懂得反射原理,能用小镜反射光,肯定是座在窗边有光的地方的同学,我大体了解到哪几位同学可能性最大,当即就可查出这位同学把他赶出教室。可转念想,如果把他赶出教室,他这样顽皮,自尊心又很强的学生,可能造成他心灵上的创伤,还会影响授课的进度和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想到这儿,我定了定神,转头问大家:刚才的行为,不论是谁,出于何种目的,他这样做对吗?“不对”.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接着我便讲起课来。我的这一举动,令同学很意外,继而我发现这位同学脸红了起来,但和其他同学一样坐得端端正正的,认真的听起课来。下课时,我告诉同学们,今天的事可能事出有因,希望这位同学好好想一想,找个适当的机会跟老师谈淡。几天过去了,这位同学一直没有找我谈,我当作没事似的,照常上课,可我发现这位同学听课比以前认真了许多
  四、从“点滴”做起,做到“润物细无声”
  班级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基层组织,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怍用.而班主任的心理状态和人格对所任班级的班风、学生的精神面貌有密切的关系。
  在班级管理中,我的原则是,真心爱学生,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从这些”点滴”小事做起,让学生感到温暖,做到“润物细尤声。”
  人本身就生活在一个矛盾的群体中,学生之间往往因个性差异而存在着矛盾,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我班有一个农村来的女同学,善良、淳朴,做事的原则是力求完美。而她的这追求完美、怕伤害别人却给自己带来了许多困惑和心理!伤害我通过多次谈话渐渐地排除了她这种困惑,使她生活的无忧无虑,克服了自己的不足,发扬了自己的优点。
  点滴的小事,无不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在这种人格感召下的班内学生围着老师转,很多问题学生都替老师着想,工作上积极肯干,有问题主动找老师,师生间达成了“和谐”的默契,实现了心灵的互动。老师即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难得的益友。
  在日常工作中,为了把理解学生的工作做得更深入、更具体,我常常寻找各种方式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心灵。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我总是先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考虑整个过程,将心比心,体会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学生的困难与困惑,并把自己的良好精神状态带到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之中,从而达到师生间情感和言行上的通融性和一致性,形成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之,真诚、尊重、理解是增强师生之间情感的纽带,是沟通师生间心灵的桥梁,是构筑良好师生关系的保证。作为班主任,只有充分挖掘情感教育的资源,发挥情感教育的力量,才能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让情感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突显出更大的育人功能!
其他文献
所谓串联学习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  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授历史;
期刊
绿色化学是当今国际化学科学研究的前沿,在国内,绿色化学的发展也如火如荼。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绿色化学教育是21世纪化学学习与教学的挑战,而化学教学迎接绿色化学教育新挑战的重要对策之一,就是研究绿色化学方面的实验。  目前高中化学实验中还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还有一定数量的有毒物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如氯气的性质和制备实验,二氧化硫的制备和性质实验,硫酸、硝酸的性质实验,有机物的制备和性质实验…)
期刊
如今的美术教育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人们也清楚地认识到美术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有关搞好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在不断地更新发展。所以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摆脱以技法传授、技能训练为主线的传统美术教学,而适应现代的素质教育要求。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艺术素质、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思维为主。充分发挥美术的审美、认识、教育三者的功能。  一、适应现代的素质教育  内容上注
期刊
内容摘要:学生答题错误的原因很多,不能笼统地归结为粗心,必须对错误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寻找错误的真正原因;要避免重复同样的错误,不仅要细心,更需要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措施。本文结合教学中的实例,从观念引导,方法指导,实践练习等角度阐述了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错误原因,并找到可行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错误 正确归因 办法    每当试卷或作业中出现错误,不少学生就会不加深思地把错误原因归结为粗心。如果我
期刊
教师教育观念是否更新、教学行为是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否转变,关系到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否真正的张扬和提升。怎样才能构建出适应新课程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变“教”为“导”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只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强调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过于强调教师作为传教者的地位和作用,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完全处
期刊
古诗词教学一直是一个令老师感到比较头疼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在的年青人对古诗词兴趣不大,感到诗歌特别是中国古典诗词越来越遥远,越来越陌生。然而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精华的诗词,又绝不可因此废弃,所谓“无古不成今”。我在多年的教学中感觉到,只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做到推陈出新,赋予古诗词以新的含义,那么教学是可以取得成效的。  一、了解作者及背景  古诗词教学与现代诗歌一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小学数学练习题的最优化,充分发挥习题的功效,开拓思维,培养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精选习题,示范讲解  例题不仅有助于理顺解题思路,复习巩固知识和明确解题规范,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多方面的能力,但由于课堂时空有限,习题类型繁多,不可能面面俱到。为此,教师必须对例题进行筛选,精选典型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习题作范题,从步骤着眼,从解题思路入手
期刊
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语言的优劣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好坏,制约着教学效率的高低。语文教师是更直接地同语言打交道的,因此,对其语言的要求也应更严格。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在准确鲜明、简洁明了的基础上力求做到风趣幽默。幽默是语言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正确使用会大大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教学幽默语言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实情,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的一种含蓄精练、诙谐有趣、意味深长、富有哲理,能给人
期刊
在生物新课改中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点做法。   一、诱发动机,创设情境  所谓动机是指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大脑思考必须要有动机,没有动机的思考只能是本能的重复和再现。一般地说,思维动机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如何借助外因促使内因起作用,提高思维兴趣和动机,这正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地方。 例如
期刊
21世纪我国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全民素质,培养民族创新能力的问题。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培养创新意识  建国几十年了,我国怎么没有培养出一个诺贝尔获奖者,美国建国到现在也只有二百多年,有了那么多诺贝尔获奖者,这是为什么?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美国的学生善于思考,崇尚标新立异,也敢于向老师甚至于专家挑战;中国的学生大多是死读书,读死书,墨守成规,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