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GD多肽功能化的微流控芯片识别/捕获肿瘤细胞的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si_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RGD多肽功能化后的微流控芯片系统识别/捕获肿瘤细胞的效果。方法 采用化学共价连接的方法固定RGD多肽,建立南流体控制系统、免疫反应系统构成的细胞识别芯片系统,用于细胞的筛选/捕获;选用不同密度的细胞进行进样试验,考察不同细胞密度对通道内细胞数量的影响,并讨论不同的孵育时间对细胞捕获的影响。结果 随着进样细胞密度的增加,进入通道内的细胞明显增多;此功能化后的芯片系统在15min内对A549的捕获率为90%,在20min内可完全将细胞捕获于管壁。结论 经RGD多肽修饰的微流控芯片系统可在短时间内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仿生脉冲电磁场(bionic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BEMF)对Wistar大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不同时间点的预防性治疗作用。方法本实验取32只3月龄雌性Wistar大鼠,分成4组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引起痛经、不孕、月经不调等,多发生于盆腔,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腹壁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有上升的趋势。2004—04—2008
许多研究显示,焦虑症的发生与病前人格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过去的文献中,人们更多用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来研究焦虑症与人格的关系,而不是用人格特质来研究焦虑症与人格的关
目的 探索负载吲哚美辛的载药共聚物纳米胶束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方法 以大鼠叉菜胶型关节炎为模型,经关节腔内给药,评价载药纳米胶束的治疗效果。结果 载药纳米胶束能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治疗弓上假性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对7例弓上假性动脉瘤患者进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