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计问题 提高教学质量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ong4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去设计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重点给出了四种设计问题的思路:结合教学中的概念、结合新课程中的探究式学习方式、结合教材中的实验、结合知识的前后联系去设计问题。设计问题的思路对于丰富和发展高中生物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设计问题
  
  课堂提问既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又是一门教学艺术,有着其他教学方式无法取代的功效。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设计高质量的问题的重要性,那么教师怎样设计问题呢?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将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设计问题总结如下。
  1.结合教学中的概念去设计问题
  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中有很多重要的概念,概念的理解是基础,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围绕生物学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去设计问题。
  1.1围绕概念中的核心词去设问。一个概念的内涵中,必然有核心词、关键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能够根据核心词进行设问。如: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在这个概念中是核心词,我们可以围绕它设问“中枢神经系统是指什么?”、“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中枢有什么区别?”等等。
  1.2围绕概念的外延去设问。概念的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如:自养生物的概念是指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自身的有机物的生物,这样我们可以从概念的外延的角度设问“自养型的生物有哪些?”。
  1.3围绕概念的例证去设问。某一概念必然有对应的例子,而与概念相关的例子包括正例、特例和反例。概念的正例指的是包含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具体事物;概念的特例指的是特殊的例子,属于概念的外延这一集合;反例指的是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具体事物,它不在某一概念的外延中。根据上述理论,我们可以从某一概念的不同类别的例子考虑设计有关问题,如: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比较简单,一般要借助于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类微小生物的总称。从正例的角度可以设问“微生物通常包括哪些类别的生物?”,从特例的角度可以设问“蘑菇、银耳、黑木耳等生物是否属于微生物?”
  2.结合新课程中的探究式学习去设计问题
  高中生物新课程中有好多生物学知识是通过学生的探究学习获得的,那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设问是非常关键的。如:在“基因分离定律”的教学过程中,关于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孟德尔用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表现为高茎。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比例为3∶1,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F1都表现出显性性状?”“为什么F2代会发生性状分离?”“为什么F2代性状分离比接近3∶1?”。随后,孟德尔提出假设进行解释,孟德尔假设的关键点是杂合子中的等位基因相互独立、互不沾染,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产生两种相等的配子。据此教师可以设问“如何证明孟德尔的假设?”“具体的证明方法都有什么?”于是学生提出可以用测交法或者是F1高茎豌豆自交进行验证。此时我们可以设问“根据假设,测交及自交的实验结果出现什么情况,可以证明假设成立?”。
  3.结合教材中的实验去设计问题
  新课程下必修模块中的实验内容主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及材料、实验步骤、实验原则等等。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节进行设问,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对于实验过程的反思。如“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围绕实验原理设问“叶绿体中的色素可用什么化学试剂提取?为什么?”,围绕实验材料我们可以设问“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分离实验的材料如何选取,为什么?”,围绕实验过程可以设问“画滤液细线时用毛细吸管,你还能找出什么更好的替代实验用具?”围绕实验结果设问“滤纸条上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分别是什么色素?你得到的实验结果与此一致吗,为什么?”,从实验拓展的角度设问“如果把色素提取液放在自然光和三棱镜之间,从棱镜的另一侧观察光谱中明显变暗的区域是哪个区域?”,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设问“为了使光合作用达到最好的效果,在大棚蔬菜生产中,应选用哪种透明的玻璃罩?”。围绕实验各环节问题的设置,强化了学生对于实验的理解、回顾和反思。
  4.结合知识的前后联系去设计问题
  生物学中有很多知识和概念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我们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把前后关联的知识给学生挖掘出来。在讲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时候,由生态水平的稳态我们可以联系个体水平的稳态,于是可以设问“人体稳态都包括哪些内容?”。
  素质教育反对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倡导启发式教学,倡导教师运用启发性的语言促使学生思考、探索,“任何教材内容都可以用一个个问题呈现出来”,②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从多角度进行问题的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相信只要我们有践行新课程理念的意识,在教学中勤于动脑,我们就一定能不断创新和发展,给学生设计出更好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洪成.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303.
  [2]董远骞.教育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0.
  
其他文献
【摘要】化学实验探究的目的不仅仅是验证规律、培训实验技能,而是要使学生通过实验在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上获得深刻体会。因此,化学实验探究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探究,实验教学,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要“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探究学习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
期刊
【摘要】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运动正在中华大地如火如荼地开展,本次课程改革的宗旨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涉及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  【关键词】高中政治,以人为本    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无论是从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还是评价机制来看,无不贯彻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1.从培养目标看,高中政治新课程着眼
期刊
【摘要】传统的思想政治课重视课堂教学,重视课本知识的传授,忽视社会实践、创造能力的培养,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从教学方法上大力加强“活动”课教学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强调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运用,在活动中感悟。这就迫切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设计适合于学生的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作为一名教师掌握和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已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首先要改变思想观念,那种“一支粉笔,满堂灌”的教学思想模式已经不符合当代学生的认知规律。作为一名教师,教学中必须掌握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搞活双边关系,节省一些不必要的讲解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直观性,视听结
期刊
【摘要】创造性思维是现代高素质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数学教学必须突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本文阐述了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提出了培养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数学,创造性,思维,特征,培养方法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成为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数学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必须高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本文仅对此谈两点粗浅的认识。  1.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
期刊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学任务应是向幼儿进行体、德、智、美全面发展教育,使其身心活泼健康地成长。”由可此见,体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是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的。激发与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根据幼儿的身体特点和活动兴趣,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是促进幼儿身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体育教育强调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在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强调幼儿体质
期刊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较高要求,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本文仅是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就教于广大教师,以便在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完善。  【关键词】教学质量,提高,学习兴趣,思维能力,自学能力    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新课改的核心任务,如何有效地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呢?自己在实践中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1.要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
期刊
【摘要】学生对数学学科兴趣的强弱决定了学生数学质量的高低。兴趣对传授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增效减负,学习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学教师的精心培养和细心呵护,只要我们每堂数学课都能精心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挖掘出一些数学趣味因素,从而使数学课堂高潮迭起,妙趣横生,我们能从根本上改善数学学科的繁难,枯燥乏味的负面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其乐融融,从而达到“有趣的数学”,“快乐的
期刊
【摘要】教师的任务不是只为教会单词而教,而是在教单词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目前许多初中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缺乏对英语词汇的有效学习,作为教师应该对此问题高度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对词汇教学进行有效性策略的研究探索,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形成良好的学习技能,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词汇,词汇教学,有效性
期刊
新教材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也给我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牢固树立有效的教学理念:有趣、有用、有效,使得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能更有意义。“有效”是指教师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较好地达到三维目标,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趣”是指如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有用”是指学习材料使学生感到有价值,它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重视学生感受到所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