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LPL基因组织表达及其突变与乳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gruby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牦牛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及其突变位点,评估基因突变对甘南牦牛乳质性状的影响,丰富牦牛乳质性状分子遗传数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甘南牦牛LPL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技术检测LPL基因在青海牦牛、天祝白牦牛、甘南牦牛、西藏牦牛及野血牦牛5个群体中的突变,应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基因突变与甘南牦
其他文献
新疆库木库里盆地砂(砾)岩型铜矿位于东昆仑造山带西段,含矿地层为古近系渐新统石马沟组、新近系中新统石壁梁组与上新统红石梁组.铜矿带东西长约170 km,南北宽10~60 km.已发
评价断裂封闭性是油气勘探、开发和储层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正逐步把断裂疏导-封闭性的评价向半定量化一定量化发展,并结合断裂封闭演化史进行断裂多维封闭性
铜(川)-韩(城)铝土矿带位于陕西中部,已发现铝土矿床(点)数十处,探获铝土矿资源量1000多万t。笔者论述了矿带中主要矿区和矿体的地质特征,从控矿因素和成矿条件等方面分析了铝土矿成矿
介绍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反射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此技术手段对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西侧地区40条岩石野外光谱曲线数据进行了定量处理,总结并分析了蛇绿岩套中常见典
通过对区内发育完好并保留下来的白垩纪-始新世地层的研究,海相白垩纪日喀则群自下而上可划分为昂仁组、帕达那组、曲贝亚组;古新世-始新世错江顶群包括下部曲下组和上部加拉
西北地区是我国油页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不仅在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额济纳旗一银根等大型沉积盆地广泛分布,而且在大青山、阴山地区的海流图、固阳、石拐沟
济阳坳陷新构造运动的构造形迹主要表现为断裂和背斜构造,特别是复活性大断裂及其裂缝,在济阳坳陷油气成藏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经研究认为,新构造运动诱发和推动油气以断裂系
【目的】研究朝鲜鹌鹑MHC class Ⅰ基因第1,2和3外显子的多态性,并与新城疫病毒抗性进行关联分析。【方法】采用胸肌注射的方法对14日龄朝鲜鹌鹑进行新城疫 La Sota弱毒株攻毒,
[目的]探讨羽毛粉部分替代鱼粉外加角蛋白酶DP100 (DP100)对异育银鲫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配制7组饲料,Ⅰ组(对照组)以鱼粉为蛋白源(蛋白水平为317.9 g/kg),Ⅱ~Ⅶ组
【目的】建立鉴别禽流感病毒(AIV)、新城疫病毒(NDV)和安卡拉病毒(FAV-4)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已登录的AIV的M基因、NDV的F基因和FAV-4的Hexon基因序列,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