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之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模式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pa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地理学科新课改的素质教育要求下,初中地理的课堂在不断变化并进步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俨然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要求。面对新课改的新要求,教师应该把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作为教学重点,通过合作、互动、探究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实践与尝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改变;能力;新课改;实践;提高]
  新课改的素质教育大环境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教育需要。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的地理课堂,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的主体性,其次要求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能够体现出学生之间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进而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那么,地理教师该如何科学合理的设计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模式呢?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着手。
  一、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
  备课是讲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初中地理教师应高度重视备课环节,不仅要认真钻研地理教学大纲,根据教学纲要总结和设计教学活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还要尽量丰富教学内容,尽可能多的去搜集相关的地理教学素材和资料,如视频影片、图文详解、风貌画册、优秀课例及文史资料等,并对所有搜集到的内容认真研究,充分合理的应用在自己的课堂上;除了上述两点以外,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还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做到一切教学活动不仅要符合教学要求,还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特点,解决好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设计出符合学生学情、难易结合、重点明确的教学方案。
  二、结合实际,优化教学内容
  地理课本上有一些重要但却抽象、不易理解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纳、迁移,把这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带入到实际生活中去,比如关于环境保护,学生知道要保护环境但是不知道环境破坏的现状以及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一些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的图片、视频、文字数据等内容,通过多媒体把这些内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在无节制开发下的地球,所面临的资源枯竭、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严重失衡、环境不断恶化等现象,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更加直观深刻的去感知和理解关于环保的知识,让学生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和资源保护意识。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大胆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地理课堂中强调的死记硬背和机械强化训练的教学手段,勇于创新教学,引导学生钻研探究,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社会调查或者参观访问等新颖的学习形式导入性学习,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创造机会充分的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有所用的成就感,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引导合作,提高探究能力
  “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合作探究,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本着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的原则,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能引发共鸣的探索问题,引导学生就此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不同观点的交锋,形成锐意创新、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状态。
  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自主性,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适时指导和组织学生对这些教学问题展开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来制定学习计划,合作学习活动中相互交流、探究,启发思想、积极探索,使学生学会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习地理,在能动的参与和探究中自主获取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还可以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四、沟通感情,建立师生情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教师要善于运用不同的方式与学生之间联络感情。正确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初中地理知识相对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有足够的耐心,要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去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在学生出现错误理解的情况下,接受学生的错误,耐心的进行指导和讲解,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個体差异,用积极的话语和态度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进而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教育心理学认为,打造优质课堂的首要条件是摆正师生之间的关系,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在教学中学会与学生进行沟通,用真挚的态度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相信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与学生建立和谐、友好、平等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营造出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真正地爱上地理这门学科。
  参考文献
  [1]丁武营,李元平,叶回玉.初中地理教学关键问题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李家清,雷鸣.初中地理有效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学科能力标准与教学指南:初中地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陆芷茗.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王民.初中地理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的主要活动内容就是游戏。而各种游戏的开展,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认识得到了国内外幼儿专家的广泛认同。可是,实际开展幼儿教育工作时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作用,这便使得开展幼儿游戏时需要面对很多的问题和阻力,有时甚至无法很好的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力。我深入的分析了幼儿园游戏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大概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
阐述了《稀土矿物及加工》课程的教学现状,针对目前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结合稀土资源的地域特色,从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
统计过程控制是利用统计技术来控制生产过程。本文对HATLAB实现SPCX—R图作了介绍。并基于MATLAB对控制图中各种失控情况的判定方面进行了探讨。针对统计过程中的‘周期性’
近年来,计算机应用技术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高校可以开设计算机综合实践课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常用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利用软件创作有实际应用价值作品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葛德光)近期,"我是镇长我代言"砀山县电商扶贫网络直播乡村活动在该县良梨镇崔庄村举行启动仪式,拉开了全县网络直播销售水果等农产品的序幕,活动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