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提高林木种苗质量的有效措施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epair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林木种苗是林业发展的关键,更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提升林木种苗的质量,以此确保林业种苗能够健康发展。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林业的需要量也在不断增加,而林木的生长还需要从幼苗开始培养,使其能够确保林木种苗的质量,提升种苗的成活率,促进林业的发展。
  关键词:林木种苗;质量研究;提升措施
  林业种植种苗是林业发展的根本,也是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而林业发展是以种植业为主,为此需要确保种苗的质量。目前,林木种苗的建设逐渐由数量向质量、效益转变,种植规模扩大,逐渐向市场化、产业化及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木种苗的质量,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林木种苗的质量。
  1   提高林木种苗的意义
  林木种苗是发展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种苗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森林质量。改革开放后,我国一直重点发展工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森林资源匮乏,而且有的商家为了利益乱砍滥伐,造成大量的林业资源消失,导致城市空气质量变差、土地沙漠化和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难题。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实现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应从源头做起,进一步提升林木种苗的质量,使其能够在同等种植条件下,不断提升林木种苗的存活率,促进林业发展和建设[1]。
  2   提高林木种苗质量的有效措施
  2.1   加强林木种苗质量控制的意识
  从多年的种植经验可知,林木种苗的质量是成活的关键。但因在实际种植中缺乏对林木种苗质量控制的意识,导致很多林木种苗出现大量死亡,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由此可知,在种植过程中,不仅需要提升林木种苗的质量,还要增强种植者的控制意识,使其能够认识到林木种苗质量的重要性。另外还可以设定一些鼓励制度,给相关工作人员一些积极的鼓励,同时还要积极宣传林木种苗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使其能够正确认识种苗的重要性,以此来确保林木种苗的成活率[2]。
  2.2   因地制宜发展树木品种
  经济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林业应该从原来的单一化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以此能够适应市场发展,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气候特征以及土壤等,合理选择林木种苗,同时还要大大提升栽种技术,使其能够确保种苗的成活率。并且,若是想要引进外来树种,那么对经济和生态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对其进行科学化引进,并且通过试验种植来检测树种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只有达到合格标准后才可以引进[3]。
  2.3   完善信息化生产管理體系
  在信息时代,林木种苗的种植和管理应积极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和建设,以此来实现林木种苗智能化管理、全方面监管控制等。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来实现对林木种苗的实时监测和管理,使其能够及时了解林木种苗的生长状态,定制优质的培育方案,不断提升林木种苗的生长、生产质量。林业相关部门还可以建设信息化经营管理档案管理体系,使其能够充分显示林木种苗的来源、数量、产地及销售去向等,确保各项经营能够源头可溯。通过信息化管理能够及时发现林木种苗在生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其能够实现林木种苗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提升林木种苗的质量与产量。
  2.4   构建林木种苗技术的标准体系
  林业各级部门要制定品质选育标准、种苗生产标准、检验检疫标准及种植技术标准等,积极鼓励企业内部制定良好的质量管理标准和技术准则,使其能够不断加强种苗的建设体系,为种苗质量管理做好技术性工作的支持,提升林业生产建设的标准,以此能够真正做到各项标准实施和严格验收。并且,在经营和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还要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使其能确保各项经营活动能够规范化、制度化。
  2.5   提高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
  在实际建设中,要坚持科技兴种,同时还要建立以科学创新和科学为支撑的保障,使其能够坚持科研、生产与管理进行紧密的结合,能够培育优良的培育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增长,林木种苗培育的科技含量在不断增加,而且育苗方式也逐渐从大田育苗逐渐向着工厂化育苗以及容器育苗发展,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培育和优化种苗,促使林木种苗的生产逐渐朝着订单化生产。因此,相关部门在实际应用中要先从选种、设施、水肥管理以及光照等关键环节开始,逐渐建立完整的技术核心体系,同时还要将现代生物技术、施肥灌溉技术、环境调控环节以及信息化管理等全部应用到林木种苗生产的全过程,使其能够有效提升林木种苗的质量。
  综上所述,林木种苗是林业发展的关键,更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只有林木种苗质量高,林业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和建设。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好林木种苗的质量管理工作,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使其能够提高林木种苗的管理质量,促进林业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 1 ] 杨志勇.提高林木种苗产业经济效益的几点建议[J].新农业,2019(17):54.
  [ 2 ] 王铁军.2019第六届京津冀林木种苗交易会将在雄安新区举办[J].河北林业,2019(7):40.
  [ 3 ] 齐飞.林木种苗的培育及管护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24):173.
  (收稿日期:2019-10-13)
其他文献
从管理不当、施肥浇水不够、病虫害频发、自然灾害影响等造成速生杨成片干枯死亡的原因入手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相对应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够有效解决速生杨成片干枯死亡的问题。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其增产问题一直是农业界主要的研究内容,尤其是青海西宁地区一直在积极使用覆膜技术。研究证实,使用覆膜技术可以促进马铃薯的快速生长,且增大了其
竹笛花舌音技巧最初广泛应用于梆子戏和其他地方戏曲的伴奏中,新中国成立之后竹笛花舌音技巧在笛曲创作、演奏中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基于此,本文对竹笛花舌音演奏技巧以及应
通过设置水力自控翻板闸蓄水,建设岸边生态滤床和生态护岸,辅以人工复氧和投加微生物制剂等技术措施,修复深圳市大沙河坪山桥段水质。结果表明,在污水间歇性流量约为50m3/d的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2-0129-01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志码: A  摘 要:重点分析和探讨了数字化林业内涵以及数字化林业的建设现状,并提出构建数字林业体系的构想。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林业;建设;数字化;现状  数字林业是在“数字化”理念的基础上于2001年由国家林业局提出的,它的含义为“融合、分析与数字信息维持管理的科学和技术”。通过
玉米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科学的种植方式是玉米高产增收的保障。强化玉米种植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玉米种植的培育水平,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给予充分的光照与适宜的温度,是玉米
德育教育的关注度随着国内教育事业的日益发展而不断提高,尤其是人文教育与德育融合成为当前德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将德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属于新型的教育方法。人
阐述了冲击碾压技术的工作原理与性能特点,对其在黄土地区的应用——地基处理和路堤冲压补强做了介绍,同时对其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部分总结,指出冲击碾压技
民族器乐是西北地区民族音乐的重要资源与组成部分。加强西北地区民族器乐各个方面的研究与开发,有利于民族器乐艺术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从生活在西北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入手,
小号是现代音乐中的一个重要乐器,其在音乐发展中有着突出的作用,尤其是在交响乐中。随着交响乐中小号的频繁运用,其演奏艺术也在不断提高。小号是独奏、重奏、合奏中的理想